新华社报道,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公开谴责美国大幅削减对外援助的决定,称其“对全球最弱势群体造成破坏性后果”,并直言此举“违背美国自身全球利益”。
美国政府近期宣布将国际援助资金削减90%,冻结约600亿美元资金,导致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和国务院下属的5800个项目面临终止。这些项目覆盖全球公共卫生、反恐、粮食安全等关键领域,例如阿富汗、叙利亚、乌克兰和南苏丹的人道主义援助计划首当其冲。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警告,若资金缺口持续,2025至2029年间的艾滋病死亡人数可能激增400%——相当于每年新增400万生命被吞噬。
美元资料图
具体案例触目惊心:埃塞俄比亚5000名公共卫生工作者因资金断供失业,当地艾滋病检测与治疗网络濒临崩溃。古特雷斯直言,美国的决定让世界“变得更不健康、更不安全、更不繁荣”。
美国长期拖欠联合国会费的争议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截至2025年2月,美国未缴纳的常规预算摊款达15亿美元,加上维和与法庭预算欠款,总额飙升至28亿美元。联合国规定,若会员国欠费超过前两年应缴总额,将自动丧失联大投票权。目前美国仅需再拖欠8.2亿美元即可触发这一条款。
讽刺的是,特朗普政府一边拖欠会费,一边批评联合国“管理混乱”,甚至威胁“退群”。分析指出,美国试图通过“欠费施压”迫使联合国改革,例如降低自身会费比例,但这一策略被多国视为“裹挟国际组织的霸权行径”。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的双重行为正在侵蚀其国际领导力。一方面,削减外援削弱了其在全球事务中的道德话语权;另一方面,拖欠会费让盟友与对手 alike质疑其“多边合作承诺”。俄罗斯、伊朗等国已提议将联合国总部迁离美国,直言“美国不配做东道主”。
中国作为联合国第二大出资国,以按时缴费和推动多边合作形成鲜明对比。2025年中美会费分摊比例仅差2%,但中国始终履行义务,并在安理会提出构建“公正合理全球治理体系”的主张。这种反差凸显美国“既要霸权,又不担责”的矛盾立场。
特朗普政府声称削减外援是为“消除机构浪费”,但实际后果远超预期。例如,美国冻结的44亿美元国务院援助资金直接导致非洲反恐项目停摆,恐为极端组织扩张提供温床。此外,退出世卫组织、《巴黎协定》等“退群”行为已引发以色列、阿根廷等国效仿,国际治理体系加速碎片化。
特朗普资料图
专家警告,美国的孤立主义或将催生权力真空,中国、欧盟等力量正迅速填补。例如,中国促成沙特与伊朗和解、推动《北京宣言》,展现替代性领导力。若美国继续“自毁长城”,其霸权地位恐难维系。
联合国是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石,美国的“双重标准”不仅威胁弱势群体的生存,更动摇多边主义根基。当政治博弈凌驾于生命权之上,人类共同价值的底线便岌岌可危。正如古特雷斯所言:“没有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美国的抉择,终将定义其在历史长河中的角色——是引领者,还是弃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