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在出现之后便很快的盛行了起来,之后它的超然地位便延续至今。京剧在民国时期的地位可以说是历史上最高的,当时许多满清的贵族因为食不果腹,最终都有许多人当了京剧演员。
而当时最有名的京剧演员自然就是梅兰芳,他不仅京剧唱功非常不俗,甚至就连其生活都能称得上是一句人生如戏。
而他的的得意门生顾正秋与之相比也是不逞多让,被称为台湾梅兰芳不说,更是有胆量拒绝蒋经国的求婚,要知道蒋经国在台湾的地位一向不低。
一、科班出身的京剧演员,后拜梅兰芳为师
顾正秋小的时候其实并不叫这个名字,而且这个名字也不是艺名。顾正秋年幼的时候她的父亲就去世了,之后顾正秋跟着干妈顾剑秋一起生活,也是这个时候顾正秋改成了这个名字。
当时顾正秋的干妈最爱去的地方就是戏园子,顾正秋无论是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只能陪同一起去,后来慢慢的顾正秋就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之后顾正秋跟着干妈的好友开始系统性的学习京剧,这也给她打下了一个夯实的基础。随后在上海戏剧学院招生的时候,顾正秋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
后来上海戏剧学院举办了一次公演,而梅兰芳就是当时的嘉宾之一。在公演后顾正秋作为学生代表和老师一起去拜访了梅兰芳。
让顾正秋没有想到的是梅兰芳对她的评价还不低,甚至许诺她以后一定会唱成“角”。后来便在校方的促就下,顾正秋成了梅兰芳的徒弟。
拜师之后,顾正秋虽说在上海戏剧学院的学籍依然保留,但却是要和梅兰芳一同回家,当时这类艺人收徒都是要带到家中培养的。
在梅府的这段日子也是顾正秋人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时间,毕竟当时梅兰芳对顾正秋绝对算得上是另眼相看,再加上当时顾正秋年龄不大,所以梅兰芳对她的宠溺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顾正秋自小便没有父亲,这也让顾正秋人生中第一次体会到了父爱的感觉。
二、学艺期间名声不显,前往台北名声大噪
顾正秋在学艺期间其实没有多大的名气,毕竟当时国内杰出的京剧演员数不胜数。而顾正秋有没有什么特点,则然也就泯然众人矣。
但是后来顾正秋受到了台北戏园的邀约,前往台北后顾正秋受欢迎的程度直线上升,甚至后来达到了座无缺席的程度。
那么为什么顾正秋前往台北后会突然暴红呢?其实这个原因非常简单,顾正秋本身的唱功就非常好,在大陆之所以不出名不是她不够优秀,而是比她优秀的大有人在。
甚至当时在大陆以顾正秋的唱功来说只能算是一个二流演员,但是台湾却不是这样。当时比较著名的京剧演员都没有去台湾,所以台湾的京剧演员非常少。
再加上许多迁往台湾的人思乡心切,所以京剧就成了当时台湾最受欢迎的消遣方式。这样一来人们就只能去听顾正秋的戏,毕竟她虽说名声不显,但唱功还算是不差。
随着顾正秋名声越来越大,好事者就给了顾正秋一个称号,那就是“台湾梅兰芳”。追她的戏迷也越来越多,而她的追求者中身分最高的自然就是蒋经国。
三、拒绝“太子”追求,放弃京剧归身农田
蒋经国对顾正秋的照顾虽说算不上是无微不至,但却也做到了言出必行的程度。第一次是顾正秋到台湾时带的一箱黄金被抢走了,虽说知道下手的人是谁,但顾正秋毕竟是不敢反抗。
后来蒋经国得知这件事后,不仅让人将黄金送了回来,更是让那人给顾正秋赔礼道歉。这已经不仅仅是追女孩那么简单了,而是冒着树立一个政敌的风险为其帮忙。
后来有一家报社说顾正秋母亲的牌位下有一个无线电台,这在那个敏感的时期绝对是枪决没商量,甚至还是宁可错杀一百的那种。
所以顾正秋此时可以说是必死无疑,蒋经国得知这件事之后先是将事件的影响压到了最小,随后那家报社也无声无息的消失了。
但是顾正秋对蒋经国终究是没有感情的,她喜欢的是任显群,虽说当时任显群已经有家事了。但顾正秋后来还是和他同居了,公然的出双入对。
也正是因为如此,有好事者便为了讨好蒋经国而诬陷任显群,最终将任显群关进了监狱。蒋经国本想这次顾正秋应该会同意自己的追求,却没想到顾正秋竟然等任显群出狱。
任显群出狱后,两人也知道想要好好活下去的话,就只能淡出蒋经国的视线,让他最终忘了这件事。
所以两人便前往金山办起了农场,虽说后来两人也算是双宿双飞,但任显群终究没有和原配离婚。所以说顾正秋到最后也只是一个小三的身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