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探索
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国有企业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石和政治根基,更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支柱和坚实依靠。他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确保国有企业正确发展方向、激发内在活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积极响应全面从严治党的号召,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与党中央的要求相比,部分国有企业在党建工作中仍存在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也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和持续创新。
为解决这些问题,国有企业迫切需要探索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党建管理模式。这一模式旨在将党组织独特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理论指导和价值追求。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应坚持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头脑,引导广大党员和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深入开展党性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活动,增强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确保企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健全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国有企业应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确保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同时,完善党建工作制度,明确各级党组织的职责和任务,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通过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价机制等,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深度融合,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互促共进。
三、严明组织纪律和优良作风。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应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和规矩,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通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同时,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引导广大党员和员工保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等优良品质,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国有企业党组织领导核心与政治核心地位的确立与实践
在国有企业中建立党组织,不仅是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培育社会主义劳动者队伍、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必然要求,也是强化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贯彻执行、践行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指导思想的关键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加强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重要性。
《公司法》作为规范企业行为的基本法律,明确规定:“在公司中,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公司应当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这一规定为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活动提供了坚实的法理基础。在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党委会与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并立,共同构成企业治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党委会的缺失,将直接导致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无法适应我国社会政治结构的要求。
确立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地位,构建能够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运行机制,是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显著特征和本质要求,也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政治优势。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和党委决策前置等机制,实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与党组织领导作用的有机结合,是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之所在。
在这一制度下,党的领导被全面融入公司治理的各个环节,企业党组织被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得以明确和落实。这一法定地位不仅要求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更强调其领导核心地位。在决策程序上,党组织研究讨论成为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确保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在党组织充分研究讨论后,再由董事会或经理层作出决定。这一机制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现代市场经济企业制度要求的有机结合,是对我国国有企业制度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国有企业党组织领导作用的发挥与企业领导体制密不可分。为确保党组织领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必须坚持将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保证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效运行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有机结合的原则,构建职责明确、有机融合、运转协调的新型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在这一过程中,国有企业董事会和经理层中的党员应依照党章及有关规定进入企业党委会,符合条件的董事长应兼任党委书记,并配备专职党委副书记。监事会中的党员符合条件的应进入企业纪委会。党委成员可通过法定程序分别进入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形成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的领导格局。同时,董事会和监事会中应有一定数量的职工代表参与决策和监督,以促进企业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而为了减少利益冲突和提高决策效率,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成员应尽量减少相互交叉任职。
探索以党委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新路径
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和成熟起来的公司法人制度,为社会资源在更广阔范围内实现有效配置创造了有利条件,并妥善处理和维护了企业内部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然而,这一制度在解决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国家利益一致性方面尚存局限。在此背景下,构建以党委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党委决策前置,作为这一制度的核心体现,旨在从制度层面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角度,确保党组织功能得到充分发挥。通过设置党委决策前置程序,党组织得以在公司重大经营事项决策过程中,由事后被动知情、匆忙参与转变为事前主动研究、科学决策,从而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更为积极、主动的作用。
为实现党委决策前置,国有企业需通过修改公司章程、明确党委会、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的职责权限,并重新制定“三重一大”制度实施办法。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还能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党委决策前置的贯彻落实,是提升国企党建工作水平的有力抓手。国企党建工作涵盖基层组织建设、思想政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纪律作风建设、领导班子建设等多个方面。党委决策前置作为班子建设的关键环节,是企业党建体系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导向。它确保了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在国有企业中得到贯彻执行,强化了党组织在国有企业选人用人方面的领导和把关作用,促进了国企监督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并加强了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确保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体现在哪里。
同时,党委决策前置的贯彻落实,也是推动国企健康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础。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始终是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实施党委决策前置,可以为企业健康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政治和组织基础,确保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强大的发展动力。
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
在深化国企改革的伟大进程中,确保国有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是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保障全体人民对国有资产切实拥有的关键所在。国有企业不仅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因此,在国企改革中,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是确保国企能够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时勇于奉献和牺牲的重要保障。
为实现这一目标,设置党委决策前置程序显得尤为重要。党委决策前置,意味着在国有企业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中,党组织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这一程序的设立,不仅体现了党的领导在国企改革中的核心地位,也确保了党的建设在国企改革中得到切实加强。
通过党委决策前置,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把握发展方向,确保改革始终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在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来指引方向、凝聚力量。党委决策前置正是这样一个领导核心,它能够在关键时刻为国有企业提供正确的决策和指导,确保改革不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同时,党委决策前置还能有效提升国企的制度优势和竞争优势。在党的领导下,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发挥制度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此外,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国有企业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组织力和执行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强化党的领导:防范国有资产流失与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二、加强监管,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国企改革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顽疾。这一问题的根源,往往在于党组织在企业发展、改革进程中的领导与监督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为了从源头上遏制国有资产流失,必须强化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落实党委决策前置,并进一步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
党委决策前置,意味着在企业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中,党组织要发挥核心领导作用,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规性。同时,纪委作为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要切实履行监督责任,对决策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决策过程的公正透明。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可以建立起一套严密的监管体系,从源头上堵塞国有资产流失的漏洞。
此外,为了进一步建立健全国企重大决策失误和失职、渎职责任追究倒查机制,还需要加强制度建设,明确责任追究的程序和标准。对于侵吞、贪污、输送、挥霍国有资产等腐败现象,要坚决予以查处,形成强大的震慑力。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构筑起企业领导人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为国有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激发党员干部积极性,推动企业长远发展
企业发展,关键在人。党员领导干部及广大党员作为职工队伍中的骨干和中坚力量,是企业发展的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实施党委决策前置,可以进一步催生党员领导干部的使命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激发他们的干事创业激情与智慧。
通过党委决策前置,党员领导干部能够更深入地参与到企业发展中来,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面临的困难,从而提出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这种参与和贡献,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决策质量和效率,还能激发党员领导干部的责任感和成就感,推动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企业发展中来。
同时,落实党委决策前置还可以进一步落实党管干部原则,强化党组织在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中的责任。
建强激活企业基层党组织:以提升组织力为核心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企业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战斗堡垒,其活力与效能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中的贯彻执行,以及企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在国有企业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不仅关乎党的执政基础,也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全面建强激活企业基层党组织,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一、精选组织者,夯实组织基础组织力的核心在于人,关键在于组织者。国有企业要提升党的组织力,首要任务是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这要求我们在选拔过程中,严格遵循“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标准,确保选出的党员干部既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又拥有出色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群众基础。通过这样的人才选拔机制,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理顺机制,强化组织衔接企业党建管理体制机制的顺畅与否,直接影响到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挥。为此,需加强与地方党组织的紧密联系,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应按照“四个有利于”的原则,即有利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有利于开展党的组织生活、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有利于密切联系群众,不断优化组织架构,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通过建立健全联席会议、信息共享等机制,实现与地方党组织的有效对接,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企业发展。
三、顶层设计,融合现代管理在新时代背景下,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融入基层党建工作,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精准化的有效途径。这要求我们从战略高度进行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党建工作布局,明确目标路径,细化任务措施。通过引入项目管理、绩效考核等现代管理工具,提升党建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精准对接企业发展需求,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促进企业发展与党的建设同步提升。
四、创新驱动,激发组织活力创新是基层党组织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要鼓励和支持基层党组织结合企业实际,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工作方法和活动形式,如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先锋岗创建、志愿服务等,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造智慧党建平台,拓宽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渠道,提高党建工作的时代性和实效性。
强化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以政治建设为核心
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须始终置于党的建设的首要位置。国有企业,作为党领导下的重要经济组织,同时也是政治组织,其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更应突出政治功能,这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思想教育:强化政治引领在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思想教育必须突出政治性。通过深化理论学习,强化党性教育,确保每位党员都能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不仅是对党员的基本要求,更是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集中体现。
二、组织生活:规范政治实践组织生活是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平台,也是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关键环节。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应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确保党员在政治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升,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遵规守纪:严守政治底线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在加强政治建设中,必须引导广大党员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遵守党章党规党纪。党章党规党纪是党员行为的准则,是自我约束的标尺,更是不可逾越的底线。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要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教育引导党员增强纪律观念,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确保党的政治建设在国有企业中得到有效落实。
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
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承担着教育、管理和监督党员的重大职责,是党的各项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成为基层党组织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关键抓手。
一、深化学习教育,提升党员素质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应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将其作为提升党员政治素养、增强党性观念的重要途径。通过定期组织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方针政策,以及党章党规党纪,引导党员不断深化对党的认识,提升政治觉悟,确保每位党员都能成为党的坚定拥护者和实践者。
二、创新管理方式,强化监督效能在党员管理上,基层党组织应积极探索符合时代特点、贴近党员实际的管理方式,确保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这包括建立健全党员日常管理制度,如党员积分制管理、党员先锋岗创建等,以及加强对流动党员、困难党员等特殊群体的关注和管理。同时,要强化党内监督,确保党员在党纪国法面前一律平等,对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维护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注重人文关怀,激发内在动力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基层党组织还应注重人文关怀,既要从严管理,又要以人为本,在教育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施教育管理。这要求基层党组织充分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关注党员的成长需求,通过开展党内激励帮扶关怀活动,帮助党员解决实际困难,畅通党员利益表达渠道,激发党员的向心力和归属感。同时,要鼓励党员在岗位上创先争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党的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强化服务群众宗旨: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使命
党的基层组织,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基层党组织,与群众保持着最直接、最经常、最紧密的联系,是党联系广大群众的坚实桥梁和纽带,也是洞察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基层党组织不仅承担着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重要职责,更肩负着通过这一桥梁和纽带向广大群众传递党的声音、倾听群众心声,进而组织、宣传、凝聚和服务群众的使命。
一、强化宗旨意识,践行群众路线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必须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群众利益置于首位,视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这要求我们从群众最关切的具体问题入手,从群众不满之处着手改进,确保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给予严肃认真的回应,对任何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坚决予以纠正。通过实际行动,展现党对群众的深情厚谊和坚定承诺。
二、密切联系群众,倾听基层声音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应充分利用工作之便,主动深入群众,开展团结群众的工作,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真诚接受群众的批评与监督,以此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通过与群众的亲密接触,我们能够更准确地把握群众需求,更有效地解决群众困难,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三、提升服务能力,创新群众工作面对新时代群众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要求,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必须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这要求我们深入研究新时代群众工作的规律,掌握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和技巧,确保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能够精准对接群众需求,高效解决群众问题。同时,要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建立线上服务平台、开展智慧党建等,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服务效率,让群众感受到更加便捷、贴心的服务。
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以推动改革发展为己任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支柱,其改革发展的步伐至关重要。国有企业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作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核心力量,必须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将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际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力和战斗力。
一、发挥优势,提供坚强保障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深深扎根于生产经营一线,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产业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这些优势是党组织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资源。基层党组织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切实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通过加强党的领导,确保企业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通过强化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深入群众工作,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共同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党建业务融合,共促发展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应认真落实“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的要求,秉承“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的理念,将党建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单元,应建设成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这要求基层党组织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各项任务开展党的建设,将党建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实现以党建促进发展,以发展助推党建的良性循环。通过党建工作引领和保障改革发展,切实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确保各项改革发展任务落实落地。
三、聚焦难点,彰显党建成效面对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应勇于担当,敢于作为。要将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通过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提升党建工作效能,确保党建工作能够精准对接企业发展需求,有效破解发展难题。同时,要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考核机制,将党建工作成效与改革发展成果挂钩,以实实在在的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力和战斗力。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应坚持以推动改革发展为己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聚焦改革发展难点,以党建引领和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