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一个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局面,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根据马克思主义“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的要求,确立了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这一发展观不仅顺应了当时国际冷战格局下的国家发展需要,也体现了中国人民迫切希望改变落后状况的强烈愿望。从1949年至1978年,这一发展观在实践过程中,经历了几个重要的战略阶段。
一、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工业化战略(1949—1957)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国民经济恢复阶段(1949—1952年),中国共产党遵循七届二中全会和《共同纲领》确定的发展观,进行了经济体制建设和国民经济的恢复。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观,主要体现在实现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以及通过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合作、内外交流”的政策,不断壮大和发展国营经济和合作经济。
1953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标志着工业化战略的正式启动。这一战略的核心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同时,为了配合工业化进程,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为工业化提供制度保障。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虽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工业化战略取得了初步成效,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
二、“赶英超美”的赶超战略(1958—1966)进入20世纪50年代末,面对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工业化取得的初步成果,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赶英超美”的赶超战略。这一战略的核心是加快经济增长速度,通过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等方式,试图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的飞跃。然而,这一战略在实践中遇到了严重的问题,如经济结构畸形、资源浪费、生产效率低下等。特别是“大跃进”运动,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尽管如此,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观仍然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经济增长的强烈渴望和对国家现代化的追求。在赶超战略的指导下,中国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如钢铁、煤炭、电力等重工业领域,为后续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分“两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1966—1978)进入20世纪60年代中期,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变化,中国共产党对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虽然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干扰和破坏,但中国共产党仍然提出了分“两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第一步是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是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中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这一战略构想虽然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诸多困难和挑战,但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长期规划和坚定决心。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这一战略构想为中国后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工业化战略引言自近代以来,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摆脱落后与苦难,一直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宏愿。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将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战略目标。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并非易事,它需要在特定的制度框架下,通过一系列的战略规划与政策措施来推进。其中,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工业化战略,是新中国初期经济发展的重要篇章。
一、战略提出的背景国际环境:二战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苏联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工业化,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新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资本主义阵营的衰败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兴起,使得新中国领导人更倾向于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以实现国家的快速工业化。
国内条件: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新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初步发展,国家政权得以巩固。然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公私矛盾也日益突出。为了消除剥削、实现平等,新中国领导人认为有必要提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推进工业化进程。
二、战略的主要内容工业化性质:明确提出的工业化是社会主义工业化,旨在建立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与发展。
工业化标志:通过发展重工业,实现现代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绝对优势地位,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战略步骤与方针:从1953年开始,通过三个五年计划或更长时间,完成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同时完成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战略重点:以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环节,同时注重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形成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三、战略的实施与成效实施过程:在“一五”计划期间,新中国集中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同时,通过农业合作化、手工业合作化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任务。
成效分析:
经济总量增长:全国社会总产值、农业产值和工业产值均实现了显著增长,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尤为突出。
经济结构变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工业比重上升,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初步改变了新中国经济以农为主的局面。
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为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制度保障,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四、战略的局限与反思缺乏全面规划:总路线过于注重经济方面的内容,缺乏对上层建筑与精神文化方面的全面规划,导致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平衡发展。
发展模式局限:未能摆脱早发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模式,过于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忽视了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改造偏重:在实践中,过于强调社会主义改造的进度,而忽视了工业化建设的实际进展,导致工业化进程相对于社会主义改造严重滞后。
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工业化战略自近代以来,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摆脱落后与苦难,一直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将这一宏愿转化为具体的国家发展战略,致力于将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战略,成为了新中国初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一、战略背景与转变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曾设想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下实现工业化,即所谓的“先后战略”。这一战略认为,应先经过相当长时期的新民主主义建设,待国家经济和文化事业大为兴盛后,再采取社会主义步骤,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然而,随着三年经济恢复时期的结束,毛泽东的看法发生了显著变化,他开始倾向于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
1953年,毛泽东明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战略被称为“并举战略”,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工业化进程中,将社会主义改造与工业化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发展道路。
二、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战略内容工业化建设: 目标: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以实现国家的经济独立和国防安全。 手段: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
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通过农业合作化,将个体农业经济转变为集体农业经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手工业: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手工业合作社,实现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 资本主义工商业:通过赎买、公私合营等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逐步将其纳入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三、战略实施与成效在“并举战略”的指导下,新中国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经济建设: 工业化进程加速,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粮食产量增加,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如铁路、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合作化的成功实施,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手工业合作社的建立,实现了手工业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改造,避免了社会动荡和经济损失,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四、战略意义与局限“并举战略”的实施,对于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它实现了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的有机结合,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然而,这一战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急于求成:在工业化进程中,由于急于求成,对农业、轻工业的发展重视不够,导致经济结构失衡。
改造方式: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虽然采取了赎买、公私合营等和平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资本家对改造的抵触情绪等。
与改造并举工业化战略提出的原因探析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需求,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与改造并举的工业化战略,这一战略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路径,也为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将从国际与国内两个维度,探讨这一战略提出的深刻原因。
国际背景:社会主义阵营的示范效应与苏联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格局。资本主义阵营在战后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衰败,而社会主义阵营则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尤其是苏联,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成功实现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不仅创造了落后国家工业化的奇迹,还在反击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苏联的成就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近代以来一直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的中国,领导人深刻认识到,没有现代工业和现代国防,国家就无法真正独立和富强。因此,中国领导人自然希望借鉴苏联的经验,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现有的物质条件,尽快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增强综合国力。
此外,苏联对中国实行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政策也持有不同看法。在刘少奇、周恩来访问苏联期间,苏联领导人表达了希望中国尽快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愿望,并在一定程度上将此作为全面援助中国的前提条件。这一外部压力也促使中国领导人重新考虑国家的发展道路和战略选择。
国内环境:经济恢复与发展的迫切需求与矛盾凸显到1952年,新中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有效恢复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国家政权初步巩固。在这一时期,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显著上升,社会主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也迅速增长,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绝对优势。这些变化为中国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然而,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一些社会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公私矛盾日益突出。在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尚未建立、相应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的条件下,这些矛盾给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挑战。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打击资产阶级的违法活动成为必要之举。
同时,农村土改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此后也出现了一些值得警觉的问题。贫富两极分化、雇佣劳动、债务剥削等现象重新出现,这与中国共产党实现平等、消除剥削的奋斗目标是相悖的。这些问题使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意识到,提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已经具备了相应的客观环境。
新中国工业化战略的主要内容及其深远影响1953年底,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工业化战略,这一战略不仅明确了工业化的性质、标志、步骤与方针,还确定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战略重点,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工业化的性质:社会主义工业化新中国工业化战略的首要特点是其社会主义性质。这意味着,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不同,新中国的工业化是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下进行的,旨在建立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工业化国家。这一性质决定了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分配、生产关系以及发展目标都与社会主义制度紧密相连。
二、工业化的标志:强大的重工业体系新中国工业化战略提出了明确的标志,即建立一个强大的重工业体系。这一体系不仅要求能够自主制造各种必要的工业装备,还要使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据绝对优势,成为国家经济的核心力量。这一标志的提出,反映了新中国对工业化深度和广度的双重追求,既要实现工业技术的自主化,又要确保工业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三、工业化的步骤与方针:过渡时期总路线工业化战略的实施遵循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导。从1953年开始,经过三个五年计划或更长的时间,新中国将完成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同时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方针体现了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步进行,既强调了工业化的重要性,又兼顾了社会制度的变革。
四、工业化的战略重点:重工业为中心在工业化战略中,重工业被确立为中心环节。毛泽东在研究了早发工业化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以重工业为重点,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方针。这一战略重点的确定,为新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续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五、工业化过程中的关系处理:农业与轻工业的支持在工业化过程中,如何处理重工业、轻工业与农业的关系是一个关键问题。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方针,强调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要注重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用多发展些农业和轻工业的办法来支持重工业的发展。这一方针体现了新中国工业化战略的全面性和协调性,既保证了重工业的快速发展,又避免了农业和轻工业的滞后。
六、理论深度与实践意义毛泽东关于工业化的观点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和实践意义。他不仅借鉴了早发工业化国家的经验,还结合了中国国情,提出了符合实际的发展方针。这一战略不仅推动了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工业化战略的评析:成就与局限新中国工业化战略作为党和国家在历史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决策,其实施过程与结果无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一战略不仅推动了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也为后续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任何战略在实施过程中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工业化战略同样存在其局限性。
一、工业化战略的巨大成就新中国工业化战略的成功实施,首先体现在经济数据的显著增长上。从1952年至1957年,“一五”计划期间,全国社会总产值实现了70.9%的增长,其中工业产值的增长更是达到了1倍多,所占比重从30%左右上升到43.8%。这一增长不仅改变了新中国经济以农为主的局面,也凸显了重点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成效。重工业产值的快速增长,为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续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此外,工业化战略的成功还体现在国家经济结构的优化上。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而工业的比重则不断上升。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国家经济结构的优化,也体现了工业化战略对于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作用。
二、工业化战略的局限性尽管工业化战略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其局限性也不容忽视。首先,总路线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过于注重经济方面的内容,而忽视了上层建筑与精神文化方面的规定。现代化不仅仅是工业化,它应包括政治民主、文化发达、道德高尚等内容的社会文明的全面发展。因此,工业化战略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其次,工业化战略没有摆脱早发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模式,过于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而忽视了经济效益。这种粗放的经营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工业化的进程,但也带来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在未来的工业化进程中,需要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工业化战略偏重于社会主义改造,而忽视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在工业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各级党委的主要精力过于集中在社会主义改造上,而忽视了工业化建设本身。这导致工业化进程相对于社会主义改造严重滞后,也影响了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因此,在未来的工业化进程中,需要更加注重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确保工业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超英赶美”赶超战略评析一、赶超战略提出的背景与原因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贫弱的国家现状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党和国家领导人深感压力巨大。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驱使着他们希望尽快改变这一局面,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同时,国际共运中的赶超热潮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提前完成,为赶超战略提供了思想基础和实践依据。
具体来说,赶超战略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新中国经济实力薄弱,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差距巨大;二是国际共运中普遍存在的赶超现象激励了各社会主义国家;三是社会主义改造的提前完成,使党和国家领导人主观地认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可以加快。
二、赶超战略的形成与实施过程赶超战略酝酿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最初的设想是分两步用50-7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然而,在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提出和平竞赛、赶超美国的口号后,毛泽东受到启发,对原定战略进行了调整。他提出中国要在15年左右的时间内,在钢铁等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的目标,并进而提出在20年到30年时间内赶上并超过美国。
随着赶超目标的不断缩短,赶超战略开始脱离中国实际,主观性逐渐占主导地位。1958年,毛泽东在《介绍一个合作社》中指出,中国在工农业生产方面赶上资本主义大国的时间可能比预想的要短。此后,他又一再缩短赶超的时间,提出了“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的口号。这种急于求成的思想导致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急于过渡和盲目赶超现象。
三、赶超战略的评析赶超战略的合理性
赶超战略本身无可厚非。作为现代化的后来者,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必然是一个赶超过程。如果总是亦步亦趋地跟在别人后面爬行,就无法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也无法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因此,赶超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和追求更高目标的决心。
赶超战略的可能性
从某种程度上说,赶超战略并非异想天开。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能够更好更快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倾心奋斗也是实现赶超目标的重要动力。如果引导得当、精密组织、科学管理,并坚持速度和效益并重的原则,实现赶超英美的目标是有可能的。
赶超战略的失败原因
然而,赶超战略最终失败的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将战争年代的成功经验简单用于经济建设,导致失误。其次,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使指标、速度与国力不相适应,事情走向反面。再次,忽视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大搞群众运动而忽视科学技术的应用,导致现代化建设受阻。
分“两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探析一、现代化目标的提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发展目标主要集中在工业化上,旨在通过工业化提升国家实力。然而,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发展的需要,毛泽东等领导人逐渐认识到,仅仅实现工业化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向更全面的现代化迈进。20世纪50年代后期,毛泽东开始构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战略目标的转变,从单一的工业化向包括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在内的四个现代化转变。
1964年,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政府开始明确并系统地规划国家的发展蓝图。四个现代化的提出,不仅丰富了现代化的内涵,也体现了共产党人对现代化理解的深化,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
二、实现现代化的步骤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毛泽东等领导人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不能急于求成,必须采取稳步前进的策略。经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毛泽东重新回到了客观的起点上,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设想。
第一步,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用15年时间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一步骤旨在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为后续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这一步骤则是对第一步的深化和拓展,旨在通过全面的现代化发展,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毛泽东等领导人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设想,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对经济建设的长期性认识不足,以及对政治因素对经济建设的过度影响,导致这一战略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挫折。
三、分“两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评析毛泽东关于两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考,对后来我们党提出“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然而,这一战略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毛泽东对我国经济的落后现状以及改变这种现状的艰巨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他过于看重政治方面的某些优势,低估了经济文化的落后现状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制约作用,夸大了人的主观意志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急于求成、忽视客观规律的现象。
其次,在实现这一战略的时间规划方面,二十几年的时间似乎过于短促。这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和困难,如资源分配不均、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化的进程和效果。
此外,在具体的实施方面,过分强调了自力更生原则,忽视对外开放。这种封闭式的建设方式,使我国在国际上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无法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先进技术来推动现代化建设。这不仅限制了我国的发展空间,也影响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几点评说:新中国初期的发展观与实践1. 高度重视经济增长: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实践体现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一穷二白”的国情,中国共产党坚定地将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特别是强调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这一理念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即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最终原因,发展经济、增加生产力总量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同时,受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西方发展理论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将经济增长视为国家发展的核心,GDP的增长成为衡量发展的重要标尺。这一时期的发展观,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也顺应了当时国际社会对经济增长的普遍追求。
2. 传统发展观的局限:“大跃进”与粗放型经济增长“大跃进”运动作为新中国初期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其背后的驱动力量是对经济增长的过度追求。然而,这一运动主要依赖资源投入,忽视了科学和经济规律,导致经济增长效率低下。同时,“大跃进”和四个现代化战略均未明确提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这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悖。这一时期的发展观总体上属于传统型发展模式,即粗放型经济增长观。这种发展模式的形成,既受苏联模式的影响,也反映了当时中国迫切希望迅速赶超发达国家的国情。
3. 生产关系变革的误区:过分强调反作用而忽视基础作用在处理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关系上,新中国初期的发展观存在误区。毛泽东过分强调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忽视了生产力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在实践中,这表现为不顾生产力发展的具体要求,盲目推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例如,人民公社体制的迅速推广和城市手工业合作社的“升级过渡”,都是这种错误观念的体现。同时,过分强调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将阶级斗争视为推动经济建设的手段,进一步加剧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总结与反思新中国初期的发展观与实践,既体现了对经济增长的高度重视,也暴露了传统发展观的局限性和生产关系变革的误区。这些经验和教训对我们今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一方面,我们应该继续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不断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传统发展观的局限性,避免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同时,在处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上,我们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生产力发展的具体要求来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避免重蹈覆辙。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只有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才能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先进技术,推动本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