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奇事,闻所未闻,在江西境内存在着这样一座神奇的山,他就是铜拔山。
提到这个名字许多爱好文学的朋友可能对其并不是很熟悉,但是提到“封禁山”,相信许多爱好网络文学,尤其是一些志怪类文学的朋友一定对他不陌生。
这是网络文学中惯用的一个地名,他被封禁千年之久,是因为在其山林深处,潜藏着许多骇人听闻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一般都是那些志怪文学中主角们的历练之地。
而这一故事设定其实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实打实的存在的。
铜拔山
我国江西境内的铜拔山,现在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在当地明确的文献记载中,确实可以表明这座山就是被封禁千年之久的“封禁山”,
而历史的最开头,这座山的故事其实是与一个人有关,那就是黄巢。
而这座山最初被封禁的时间也是在唐朝的时候,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这座山历史的真实性。
这座山最初被封禁的原因是当地的知府不敢与黄巢的起义军正面对抗,因此选择了将这处山脉封锁,而阻隔起义军与当地农民的接触与交流。
黄巢起义
在黄巢起义失败后,许多当地接受过黄巢帮助的居民也是效仿着黄巢的样子在此地起义造反,这种情况屡禁不止,因此知府在上奏朝廷后便将此地彻底封禁了起来。
唐朝之后,这里被土匪占据,为祸乡民,因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于是在朝廷剿匪之后,便将此地的居民全部外迁,以此来杜绝匪患。
而后历代,这座山基本上是处于官方明令的封禁状态。
尤其是明朝的时候,将此地附近的山民再次迁出,但还是有许多山民因为生计或者思乡而跑回去在山上居住。
铜拔山
到清朝的时候,这座山上已经零星的散布着许多村落了。
虽然官方依据旧制将其封禁,但实际上却并没有什么威慑力,清朝的附近知府一直将铜拔山当做其避暑胜地,后来更是推荐给了皇上。
后在太平军起义之时,也是有官兵追查到了此地,因为有着太平军的前车之鉴,所以对于这些生活多年的山民采取顺应民意的举措,将此地正式解禁。
黄巢起义,县令抢亲在最初的时候,本地山民就是一个联合的村寨,十里八乡都是亲戚。
在传说中,深山的猎户有个女儿,生的十分漂亮,是十里八乡的男子都想娶的老婆。
有一天猎户外出打猎,回来时却找不见了自己的女儿,经过打听之后才知道是被上山来避暑的知县看到后抢走了,于是猎户就向知府讨要说法去了。
图片来自网络
哪料想连县衙门口都没进去就被赶出来了,气不过的他就打算动手,但却是双拳难敌四手,被知府的下属们打伤了。
被抬回家的老猎户越想越气,于是就想操起自己的狩猎工具与知府拼命,他刚走到门口就听到有人大喊官府来了,于是直接提着工具就冲了出去,看到最前面那个穿县衙服饰的人他直接就要动手,哪料想突然被一个人拦住了,原来是他失踪的女儿。
正当他惊讶自己的女儿怎么跟着官府的队伍回来时,女儿解释道自己是被这群起义军给救了,而为首的那个就是黄巢。
黄巢起义
黄巢的起义军一路南下,在附近村寨休息之时,听闻了知府强抢猎户女儿这件事,于是潜入到知府的府衙内将猎户的女儿救了出来。
在逃跑时为避免被府衙的打手发现,于是换上了官兵的衣服,这才造成了误会,猎户得知事情的原委后十分的感谢黄巢,并将其请到了家中做客。
在后来的交谈中,周围的村民也是知道了起义军的目的,他们也是早就不想再被知府欺压了,于是纷纷跟随着黄巢一起行动。
图片来自网络
不久之后,知府派人来抢回猎户的女儿,但在得知了黄巢的身份后,吓得跑来回去,并在临走时放下狠话,这些山民与黄巢勾结在一起,最后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为了避免知府的报复,于是村民们便与起义军一起在山上安营扎寨,防备官兵的攻入,但起义军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人,
待到猎户下山查看时,才发现这知府是真的啊,他知道自己打不过黄巢的起义军,也不想打,于是直接下令将附近的山给封禁了,不让外面的人进来,也不让里面的人出去。
图片来自网络
后来起义军得知此事后,也是替村民们高兴,因为起义军还要往南走,于是就告诫村民们不要离开山上,万一官兵们进来找麻烦,他们还能依靠着山势的险要来躲避追击。
就在起义军走后,官兵也是从别处得到了起义军的消息,于是开始进山搜寻看看山上还有没有留下起义军,几次下来也没找见后,便开始彻底封山了。
知府知道这山上的居民与起义军有过交流,但也不敢随意抓捕,深怕起义军这时候来个“回马枪”,于是知府向皇帝请令,将这座山彻底封禁了。
铜拔山
皇帝同意后,官兵以石头为界,要村民们在限期之内出山,否则限期到后,凡是在山林里发现人影,格杀勿论。
村民们没了起义军的帮助,也没有了反抗的勇气,于是纷纷迁移,将自己的家搬到了外面。
在此之后的唐朝时间内,附近的官兵总是会不定期的巡查封禁山,绝对不允许里面出现人影。
明朝匪寇作乱到明朝的时候,封禁山已经是属于长期没有人管理了,于是渐渐的他的地理优势就吸引来许多的匪寇。
这里由于被封禁多年,许多树木都是参天大树,十分利于遮蔽行径,不易被人察觉。
而且随着长时间的封闭,这座山的除了树木滋源外,草药资源与一些动物资源也是非常多的,这也就引起了周围居民的进山开荒。
图片来自网络
但这很快就引起了官府的注意,按照规定,铜拔山是承袭旧制,不允许有人进去的,所以这些村民很快便被赶了出来。
不是因为知府有多么严格遵守规定,而是周围的富商联合官府搞了这么一出,想的就是把村民们赶走,然后自己派人进山采摘狩猎,但很快的,村民们便得知了官府假公济私的这件事,于是联合起来闹到了官府,官府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于是同意了居民进山采摘,但是采摘到的东西要交给官府。
铜拔山
随着村民们进山的次数越来越多,十里八乡的居民也是知道了铜拔山是个发财的好地方。
于是渐渐的,铜拔山附近出现了山匪,他们抢夺村民们的东西,渐渐的随着这些被抢来的财物被转化为财务,山匪们也是越做越大,开始侵略周围的村寨,这就搞得官府很是头疼,在多次下旨缴费后,于是决定将整座山还是封禁。
铜拔山石壁上的拓文
期间也是有官方人员来此考察,发现此山中多有矿脉,但因为地势险要不适合开采,于是官府更加的禁止人们出入此山,避免有人为了造反而开矿铸兵。
在明朝末年的时候,有玉石商人意图劝说官府解开封禁,他们探查出此山多有玉石,可以产生许多金银财宝,但是被官府拒绝了,因为当时的匪患严重,一旦开山,那么迎来的首先就是匪患。
清朝解禁清朝初期,这个地方再次被朝廷所提及,但不是为了矿材玉石,而是为了树木。
毕竟这里经过多年的封禁,树木都很粗壮,于是为了建造宫殿,将木材的主意打到了此处。
但当地官员在考察后,给予了官方这样一条评价:山中虽然有着许多树,但却是没有栋梁之材,贸然开采的话,容易引发流民,有叛乱的风险。
铜拔山
基于此点,朝廷下令禁止开采,顺治皇帝明文批写:“采木有害无利,以后不许妄采”。
但随着清朝逐渐开始四处征战,无论是“三藩”还是其他,都导致清朝没有空余来管辖这个封禁,当地居民开始在山区建造棚屋,而这里也渐渐又成为了匪类的集聚地。
后来清朝的人口不断增多,为了铜拔山的矿产与木材草药资源,不少大臣们纷纷建议解禁开荒,但皇帝以旧制为由,不允许开荒,甚至派兵把守。
铜拔山
但上行下效,放着这么一块宝地不用的都是傻子,于是下级的官员们也是开始想办法,正巧商人们也是看上了这个地方,于是在互相商量之下,富商私自派人进山开采,或者就是雇佣乡民进山采摘。而奉命看守的官兵对于村民也就视而不见了,即使他们携带者小型的猎刀。
据记载,当时的整个铜拔山上都是采矿与采木的声音,每一个村民出来是都是大包小包的,附近再次成为了富庶之地。
后续的皇帝们也曾经派人严查,但都是没有成效,渐渐的有人开始在山上定居,附近也陆续被开垦出来种植的良田。
铜拔山
不得已之下,皇帝开始重新考虑对此处的封禁事宜。
清朝末年,农民起义再次爆发,太平天国运动之下,许多匪徒逃到了这里。
同样的历史,不同的命运,这次的农民没有选择帮助起义军,而是帮助了官兵,本来官兵对于这个封禁地方出现许多人居住而不知道怎么解决,但是乡民们的这一手是给力他们方向。
图片来自网络
有官员上奏皇帝,认为此地的乡民都是淳朴爱国的好乡民,应该给他们留下居住的地方,在加上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刚刚平定,这时候贸然将居住在此地的乡民赶走,搞不好又是一次农民起义。
因此再三思索下,皇帝决定顺应民意,解开封禁。
铜拔山
官兵们上山为每一个热发放户籍,登记在册,至此这里彻底摆脱了封禁的命运,到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了国家级别的森林公园,因为长期的封禁,所以这里的生态很好,非常适合人们来此避暑休闲。
而由于这里长期没有人类涉足,所以当地的自然资源的种类是极为丰富的,有活化石之库的称号。
这一切都仿佛是一个轮回,黄巢起义使得这里被封禁,而太平天国运动又使得这里被解禁。
有金矿!
不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