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中东战争是二战后当地规模最大的战争,以色列遭到国际孤立

史海撷英 2024-12-08 17:49:27

对于阿拉伯国家的战争意图,以色列虽早有觉察,但它不以为然,一直陶醉在自己制造的不可战胜的气氛之中,确信阿拉伯国家不敢贸然对其发动进攻。对战争前夕,埃、叙军队的演习和调动,以色列情报部门和军事指挥机构均判定为“防御性行动”。直至战争爆发的当天,以军依然戒备松懈、许多官兵在家里或教堂里参加赎罪日的宗教仪式。留在前线阵地上的士兵有的在祈祷,有的洗澡洗衣和搞娱乐活动。

凌厉迅猛的攻势

1973年10月6日下午开罗时间2时,埃及蛙人在前一天夜间埋在运河东岸以色列防御工事沙垒中的两个炸药包爆炸。随后,埃叙军队从西、北两线同时向以色列发起进攻,第四次中东战争打响。

此时,以军才如梦初醒,仓皇应战。

在西线,埃及投入了10个师、20个旅、32.5万人的兵力。埃军首先集中2000门火炮猛烈轰击运河东岸以军“巴列夫防线”的前沿工事和后方目标,同时出动200架飞机轰炸以军西奈前线指挥部、兵营、机场和通讯枢纽。

埃及海军在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的支持下,控制了蒂朗海峡和曼德海峡,封锁了亚喀巴湾和红海出口。在运河西岸,埃及还使用了几种型号的萨姆导弹和多种口径的高炮组成了严密的防空体系,阻止以色列空军轰炸渡河部队。

在陆、空炮火的掩护下,8000余人组成的突击队,乘橡皮舟和两栖装甲车强渡运河,潜水员破坏了以军设在水下的输油管道,使其不能在河面制造火障。

突击队登上运河东岸的沙堤后,扩大突破口,掩护后续部队架桥渡河。战斗打响后24小时,埃军一举突破了“巴列夫防线”,攻占了以军15个据点。至9日,登上运河东岸的埃军有6个师,控制了10至15公里的地区。面对埃军的强大攻势,以军一面组织前沿兵力顽抗,一面紧急调兵增援,企图夺回前沿阵地,但未能奏效。

埃军击退了以军装甲部队三次大规模反扑,全歼以军第190装甲旅,旅长被俘。

在北线,叙利亚部署了3个机械化步兵师、2个装甲师、1000多辆坦克。

约旦、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向叙利亚前线派遣了陆军3个师、4个旅、空军4个中队,兵力约5.6万人。另有在叙黎边境集结的巴勒斯坦武装力量1万人。

6日下午2时,叙军地面部队在100架飞机和20个地空导弹营的配合下,分3路向戈兰高地以军阵地发起进攻,开辟了第二战场,使以色列处于西、北两线首尾不能兼顾的被动状态。

为阻止叙军进展,以色列抽调重兵增援,驻守戈兰高地的以军由5至6个旅增至22个旅,约10万人。开战后的三天内,叙以军队激战数场,叙军虽付出了很大代价,但仍全线击溃以军,收复了戈兰高地的部分领土,取得了初战的胜利。

埃叙军队在战争初期的辉煌胜利,大灭了以色列以往骄横跋扈不可一世的威风,大长了阿拉伯人民的信心和志气。

萨达特的操作

10月9日,当战争进行到最紧张的阶段,以色列总理梅厄要求基辛格安排其亲自访美,呼吁尼克松总统对以提供紧急武器援助。

被称为阿以战争中“英雄”的以色列国防部长达扬也一反常态,公开表露悲观失望情绪。他认为,以色列人并不比埃及人强大,以色列不可战胜和阿拉伯人战则必败的观点站不住脚了。

在6日晚10时举行的内阁会议上,达扬称埃及军队非1967年可比,他们“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有着高昂士气”。

在阿拉伯世界则是一片欢腾气氛,阿拉伯人民扬眉吐气,充满了击败侵略者、雪耻报仇的喜悦。叙利亚总统老阿萨德说:“这次战争的第一号胜利在于我们能够摆脱恐惧。我们阿拉伯人既有勇气进攻,又有勇气固守。”

正当埃叙军队获得战争优势、军心民心振之际,埃及领导人突然在10月10日下令埃军“停止进政、巩固战果”,从而使西线出现了“战斗间隙”。以色列趁机调整部署,组织反击,使战局逐渐朝着不利于阿拉伯国家的方向发展。

埃及之所以主动停止向西奈纵深发展,除了后勤保障出现困难、武器弹药急需补充、在运河东岸未能及时建立防空体系,对地面部队实施有效保护等原因外,关键原因是埃及领导人认为已经达到了“有限战争”的目的。

从一开始萨达特就没有持久作战的思想和全部收复失地的决心,埃及的整个作战计划及其实施过程都体现了“有限战争”的思想。所以,当埃及初战获胜后,萨达特拒绝接受一些高级军官要求在以军防线被突破、以军阵脚大乱时乘胜进攻,并集中兵力迂回敌后的主张,同时也不顾叙利亚领导人的强烈反对,下令部队变进攻为防守。

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

萨达特此举的目的是:希望联合国的一些大国在“战斗间隙”期间出面调停,促使阿以举行政治谈判,埃及便可利用其所获战果增加在谈判中的分量并取得满意结果。

然而,后来的事态表明,正是萨达特这种片面而又目光短浅的追求及其停止进攻的命令,使埃及丧失了决定性的战机,给了以色列喘息时机,使它很快从措手不及的混乱状态中恢复过来,获得了进行反攻的有利条件。

以色列的反攻

10月10日,以色列根据埃军的动向制定了集中兵力、先北后西、对埃叙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并立即实施。

当天,以军15个旅和1000辆坦克在飞机的掩护下,突破北线叙军防御阵地后,又采取正面突击与迂回包围相结合的战术,分三路向叙军展开大规模反击。叙军为了保存实力,主动后撤到筑有坚固工事的原出发地带。至12日,以军不仅重新占领了戈兰高地,而且还越过1967年叙以停火线,进入叙利亚境内30公里左右,距大马士革只有30公里。在此紧急关头,老阿萨德总统号召全国军民紧急动员保卫首都。

13日,叙军重新集结,伊拉克、约旦、摩洛哥、沙特阿拉伯等国的援军也投入战斗;萨达特应老阿萨德之请,在运河东岸出动坦克向前推进,这些行动减轻了以色列对北线的压力。

16日后,叙以战线基本上处于对峙胶着状态,叙利亚等国军队虽然对以军发起了几次进攻,但均因准备仓促而受挫,被迫又放弃了几个据点。

以军在北线掌握主动权后,迅速将作战重点西移,抽调大批兵力增援埃以战线,在该战线开始由防御转为进攻。

13日,埃军为抗击以军的反扑,又向纵深推进了7到8公里。同时萨达特为了保持埃叙联盟,减轻叙军在北线的压力,并为获得在西奈对以军坦克数量的优势(当时埃方在此地有坦克780辆,以军有900辆),下令从运河西岸调遣500辆预备队坦克至西奈,从而使预备队的坦克只剩下100到200辆,造成后方兵力空虚,为日后以军打入提供了便利。

14日,埃及投入坦克1000辆,以色列投入800辆,展开一场战争史规模空前的坦克大会战。

由于埃军坦克大批用于正面进攻,缺乏协调,背水作战,战场狭小,只能采取密集的战斗队形,因而受到以军多种空对地导弹和反坦克导弹的攻击,损失惨重。在推进了12到15公里后被迫收兵,退回出发地点。以色列虽然获胜,但也未敢乘胜向埃军阵地进逼。在这次坦克大战中,以色列称它损失坦克和其他车辆各60辆,埃军损失坦克250辆,但埃及自称其仅损失100辆。

16日,以军在西线投入了新的兵力后主动出击,埃以双方在运河东岸的中段和南段再次进行激烈的坦克战和炮战。同时,以军派出一支装甲先遣分队在装甲师长沙龙的率领下伪装成埃军,越过埃军第二、三军团结合部的防守薄弱环节,突入运河西岸,建立了桥头堡。

17日下午,以军在运河上架起了浮桥,使大批后续部队进入河西。到19日晚,运河西岸的以军已达到4个坦克旅、1个机械化旅和1个伞兵旅。这些部队切断了运河东岸埃军的退路,并在西岸破坏埃军的交通和通讯设施,摧毁了埃军的一些防空导弹发射场、雷达站、炮兵阵地和防空系统,掌握了这一地区的制空权和公路干线,形成了对埃军的分割包围之势。

至此,以色列已确立了它在西线的优势地位。

美苏代理人战争

十月战争一举打破了维持六年之久的中东“不战不和”局面,使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大为震惊。在战争中它们重演既争夺又勾结的丑剧,首先是通过大量军援谋求各自的战略优势,尔后又在战局对以色列有利的情况下向联合国联合提交了“就地停火”议案。

战争爆发后,苏联既怕埃叙再次战败,从而削弱它作为阿拉伯国家主要武器供应者的地位和影响,又怕自己被拖入战争,导致在中东与美国迎头相撞。所以战争一开始,它就积极策划停火。

10月6日,苏联驻埃及大使紧急会见萨达特总统,诱迫埃及停火,被拒绝后便突然停止向埃及运送武器。随后,苏联看到阿拉伯军队进展迅速,便改变策略,摆出积极支持阿拉伯国家的姿态。

10月9日,勃列日涅夫致函阿尔及利亚领导人,要求阿拉伯国家利用它们拥有的一切手段,采取一切必要的行动,支持叙利亚和埃及对以色列侵略者进行艰苦斗争。苏联还敦促约旦参战,答应苏联将对约旦在政治上予以全力支持。10月10日,苏联开始对埃叙实施空运计划,海路运输也同时进行。在整个战争期间,苏联共向埃叙运送物资900余种,计12万吨之多,包括飞机、追克、地空导弹等。仅担任空运任务的飞机就达近千架。此外,苏联在战争中还分别向埃及派遣了1000名和向叙利亚派遣了2000名“技术人员”。

对美国来说,埃叙敢于发动对以战争完全出乎意料之外。

看到以色列在战争初期处境危急,美国更加震惊,要求苏联向埃施加压力,促成停战。美国的第六舰队也同时在地中海进行武力示威,向阿拉伯国家施压。

9日,尼克松批准了以色列开具的除激光导弹之外的整个武器清单,并答应补足以色列损失的全部飞机和坦克。12日,因以色列当时库存的弹药仅够4天用,梅厄总理呼吁尼克松提供紧急援助。尼克松和基辛格也意识到,如果美国不采取紧急行动,以色列将战败,而作为阿拉伯国家武器供应者的苏联,将“成为阿拉伯世界的主宰”,从而危及美国在中东的地位和根本利益。

10月13日,美国决定使用C一5A巨型军用运输机和其他飞机对以色列进行大规模空运。空运持续了一个月,到11月14日才告结束。其间,美国向以色列运送各种军用物资670余种,价值22亿美元,全部军援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超过苏联给予阿拉伯国家的援助。有不少美国运输机还直接把军火送往西奈以军前线阵地。

苏美双方在向阿以大量输送军火的同时,也担心战争发展到失控的地步而损害各自的战略利益。所以都在不同时机力促阿以停火。最初,美国胁迫埃及首先停止进攻,军队撤回苏伊士运河东岸,“恢复战前状态”。在遭到埃及的拒绝后,美国就在联合国安理会活动,阻止其他国家提出的公正解决方案付诸表决。

13日,基辛格根据以色列总理梅厄的要求,让英国出面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就地停火的决议草案,而放弃了原先的“恢复战前状态”要求。同时,美国还试探苏联对“就地停火”议案的态度。当时,埃叙军队在战场上仍处于优势,苏联害怕附和这项提案会得罪阿拉伯国家而予否定。

被利用的安理会决议

在以色列的反扑开始奏效后,苏联看到阿方逐渐失利,故迫切希望双方就地停火。

10月12到14日,苏共中央政治局连续三天开会研究中东形势。会后,派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秘密访问开罗,竭力向萨达特说明“就地停火”对阿拉伯国家的好处,并说由美苏对停火承担保证。

萨达特最后十分勉强地赞同了停火主张。但此时,美国却以“没有必要过分仓促行事”为由搁置了苏联提出的“就地停火”方案,从而为以色列组织反扑争取时间。直到10月20日以色列反扑成功时,尼克松才应苏联的紧急要求,派基辛格到莫斯科与勃列日涅夫会谈。

21日,在会谈中苏联接受了美国提出的停火方案,该方案要求把实现就地停火与阿以直接谈判联系起来,希望有关方面在联合国安理会242号决议的基础上,讨论解决中东问题。而关于以色列从1967年“六・五”战争后,所占阿拉伯领土上撤走的问题,方案只字不提。

当晚,安理会应美苏的紧急要求,开始讨论它们联合提交的关于解决中东问题的决议草案。22日凌晨,安理会在未经各成员国充分协商的情况下匆忙通过该草案,成为第338号决议。其内容是:(1)要求现有战斗的各方,不迟于本决定通过后12小时,在他们目前占领的地点,立即停止一切射击并终止所有的军事活动;(2)要求各有关方面于停火后,立即开始执行安全理事会第242号决议的所有部分;(3)决定由各有关方面于停火的同时,立即在适当方面主持下开始进行谈判,建立中东的公正和持久的和平。

在338号决议通过的当天,埃军由于处在被以色列分割包围的状态,即宣布接受该决议。以色列虽然也于同日表示接受,但它并无诚意执行。

22日晚间,以色列趁埃军按决议规定停止战斗之机,在运河东岸展开了一场名为“拉直战线”的攻势,切断了从开罗到苏伊士城的主要公路线,收紧了对埃及第三军团的包围圈。24日一整天,以军大举进攻苏伊士城,企图将其占领,被守城的埃及军民击退。在北线,以色列也是在338号决议生效后一再向叙军发起新攻势,重占了叙军一些阵地。24日,叙利亚宣布停火,接受338号决议。25日,以色列在埃以战线真正停火,十月战争结束。

此战的意义

十月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地区历次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现代化战争。参战的国家多达12个(除埃、叙、以三国外,另有9个阿拉伯国家程度不同地介入),比1967年的“六・五”战争多5个。一大批美苏新研制的尖端武器,如苏制萨姆-6、萨姆-7防空导弹、T-62型坦克、美制M-60型坦克、“小牛”式空对地导弹、激光制导炸弹等,都通过阿以应用于实战。埃、叙、以三国作战物资的消耗和损失都在50亿美元左右,平均每天损失3亿美元,每小时耗费1000余万美元。

在为期17天的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共投入兵力50余万人,飞机1200余架、坦克与装甲车9000余辆。以色列投入兵力30余万人,飞机460余架、坦克和装甲车6000余辆。阿拉伯国家军队伤亡被俘人数3.6万,以军1.2万。阿拉伯国家损失飞机447架、坦克2500余辆,以色列损失飞机109架,坦克840辆。在停火时,埃及收复了运河东岸纵深10到15公里、南北长192公里的土地,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而以色列新占领了运河西岸1900多平方公里的埃及领土,并在重占戈兰高地之后又新占了叙利亚440平方公里的领土。

第四次中东战争示意图

从战争的结局来看,阿以双方互有胜负。以色列在军事上虽占优势,但阿拉伯国家在政治方面收获较多。通过这场战争,它们冲破了美苏的阻挠,一举打破了中东的“不战不和”局面和以色列“不可战胜”的神话,从而振奋了阿拉伯人民的民族精神,使阿拉伯世界表现出空前的团结一致。伊拉克、约旦、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突尼斯、摩洛哥、苏丹9国均规模不同地出兵配合埃叙作战。巴勒斯坦游击队则在以色列后方袭扰以军供应基地、交通干线和军事设施。阿拉伯产油国也及时发挥石油武器的作用,从经济战线配合埃叙的军事斗争。此外,战争期间有40余个第三世界国家发表声明,支持阿拉伯国家和谴责以色列,有20多个国家与以色列断交,使其在外交上更加孤立,国内矛盾也日趋尖锐。

这场战争还进一步导致国际社会对中东问题的关注,削弱了美苏控制中东局势的能力,迫使它们调整中东政策,从而促使中东局势出现新的变化。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