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福祸相倚,我们该何去何从?

斯威国学 2024-04-10 19:52:52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我们先来了解本章的字面意思。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闷的意思是沉默不出声或声音不响的样子。淳,有敦厚,朴实,质朴的意思。这句话怎么理解呢?为政者管理如果很正,不恣意妄为,民风就会很淳朴。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察,有明显,精明的意思。缺,原意是缺乏,短少,这里的缺缺指狡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为政者者如果什么都管,老百姓就会变得要乖张,奸诈。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祸的背后是福的存在,福的背后隐藏着祸。谁能知道其中的道理?没有正是看不清的。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正转变为邪,善转变为恶。人迷惑在其中,已经太久了。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因此,圣人的行为很方正,不会害人,正直而不伤人。圣人一直走在光明大道上,从不自以为是,肆意妄为,圣人带来光明,却从不会遮闭别人的光芒。 了解完字面意思,我们来深入探讨本章《道德经》有哪些深意,能给到我们哪些启示,提升我们哪些方面的认知,以及哪些方面可以让我们在实践中去运用。 本章还是接续上章,上一章是管理者的团队管理之道,叫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上。所以,怎样是其政闷闷?就是管理者无为,好静,无事,无欲,以无事取天下。怎样是其民淳淳?就是民自化,自正,自富,自朴。而管理者限制多,法令多,管理混乱,搞一些新奇特的东西,人民就会陷入贫穷,藏有利器,钻研奇怪的伎巧,而且为非作歹的盗贼也多了起来。所以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对于这样的混乱景象,老子总结为八个字,叫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为什么会这样呢?老子重申了自己一贯的阴阳的思维模式。在人的主观世界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福是一体的,可以相互转化。 看到这句话,大家都会想到塞翁失马的故事,这里再加深一下印象。这个故事讲的是在边界一带地势险要的地方,住着一个善于用占ト之法推测人事吉凶的人。有一次,他家的马竟然无缘无故越过边界,跑到胡人那里去了。遇到这样的不幸,人们都前来安慰他。这个善于占ト的老头却说:“这怎么就不能算是一件好事呢?” 过了几个月之后,他家的马带着胡人的一匹骏马跑了回来,于是人们都前来祝贺他们一家。可是这个老头却说:“这为什么就不能算是一件坏事呢?” 由于家里添了好马,老头的儿子又喜欢骑马,骑着骑着,结果从马上摔了下来,跌断了大腿。人们又都前来安慰他们一家。这个老头却又说:“这为什么就不能算是一件好事呢?” 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境一带,壮年男子都拿起武器去参加战斗。靠近边境一带的人,十有八九都在战斗中战死了。这个老头的儿子由于是个跛子,没有被召参军,免于征战,最终父子双双得以保全生命。 有人把这个故事理解为,祸之后就是福,福之后就是祸,要是这样的话,怎么着都不会开心。好事发生了,马上难过,因为坏事要来了。坏事发生了,好事虽然要来,但是好事过后又是坏事,没有哪一个人想要坏事发生。无论好事坏事发生,林妹妹怎么都快乐不起来。 其实,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什么意思?祸福相生,是一体的,可以相互转。这和老子前面讲到的一脉相承,前面讲过有无相生,这个世界有两种东西构成,加在一起就构成了三种形态,第一种叫无,第二种叫有,第三种是无和有加在一起的混合状态,老子还讲过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老子思想以及其他诸子百家思想的核心,阴阳思维模式,是最关键,也是最难理解的地方。 我们先从物这块入手。 近代有一个颠覆人思维的思想实验,薛定谔的猫。这是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的一个思想实验,是指将一只猫关在装有少量镭和氰化物的密闭容器里。镭的衰变存在几率,如果镭发生衰变,会触发机关打碎装有氰化物的瓶子,猫就会死;如果镭不发生衰变,猫就存活。根据量子力学理论,由于放射性的镭处于衰变和没有衰变两种状态的叠加,猫就理应处于死猫和活猫的叠加状态。这只既死又活的猫就是所谓的“薛定谔猫”。但是,不可能存在既死又活的猫,必须在打开容器后才知道结果。 薛定谔的猫虽然是思想实验,但是在现实中也一样。你没有观测猫的时候,猫的叠加状态,可以称为处于混沌状态,你观测到猫的时候,猫的叠加状态坍缩成一种确定状态,要么生,要么死。胎儿在母体里,你知道有一个婴儿即将诞生,他要么是男,要么是女,处于男和女的叠加状态,有的人通过做B超,知道是男孩还是女孩,但这还是在人的观测之下。没有做B超的,脱离母体之后,孩子的这种混沌状态就坍缩成一种确定的状态,男,或者女。孩子生下来之后,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也是混沌状态,各种可能性都有,然而,如果父母只把孩子限制在一种职业,比如当医生,当老板,这就把孩子限制死了。 其实,任何事情都是这样,你看到就是真实,看不到就是混沌状态。 你去看一个人的时候,你很清楚,你不去看那个人的时候,那个人就处于混沌状态,因为你不知道他下一步要干什么。你认为你所看到的都是真实的,其实你所有看到的,只是你看到的真实而已。 王阳明在《传习录·下》中说过一句有名的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表明的也是这个道理。但是,我之前学过的马哲,似乎把王阳明归为唯心主义,但是,现代量子力学更与他的理论相符。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任何一件事情,其中都有祸福、善恶、正奇、好坏等等因素交织在其中。就像薛定谔的猫,事情处于祸福,善恶、正奇、好坏叠加状态,事情发生了,你观察到了,你就知道是哪种状态。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其实是这样的,一件事情发生之后,我们是通过情境自主发生变化,再验证这件事情是好还是不好。马没丢之前,马处于丢与没丢的混沌状态,对于塞翁来说,处于祸福的混沌状态。马丢了,这是失去,失去对多数人来说,意味着祸。塞翁却说,这怎么能不是一件好事呢?在塞翁的思维当中,祸福是一体的。马丢了之后,依然是各种因素的混沌状态,自家的马回来,还带回另一匹马,混沌状态坍缩成一种确定状态,同时又是另一种混沌状态的开始。 有祸福相依的思维在大脑中很好,但是让情境自主发生变化,这就很被动。 要知道,人是万物之灵。双缝实验中,没有人类观测,光子会通过双缝,显示干涉图案,在人类的观测下,干涉图案会消失,这是物质的世界。 在人类世界中,我们可以做得更多。相对于我的主观世界而言,其他世界都是客观世界,既然客观世界处于混沌状态,一件事情发生,里面必然包括所有的意义。我们先不急于给这件事情贴标签,不赋予任何意义,也就是要做到价值中立,那么这件事情仍然处于混沌状态。 这样做是为什么呢?我们要成长,要让事情发生正向的变化。 这个时候怎么办?我们前面学了那么多道的规律,德的规律,符合道的规律的标签,也就是正向积极的标签可以贴。前面举过很多例子,比如领导骂我,你可以赋予领导的语言所有意义,你的大脑可能会思考以下方案,一、很生气!(情绪化)二、要打他一顿!(可能要进看守所)三、自认倒霉,骂就骂了吧!(无法成长)四、他是在帮助我(合理信念)五、快速分析老板与自己的目标、身份、角色,下次如何做能获得老板的支持,如果你的从动系统中存储进去的是第四、五种方案,那么,你就多了一项正向积极的经验。如果你贴的标签是负向的,是没有办法帮助你成长的。 一句话里面有好和坏的综合因素,所以,我们听任何一个人指责我们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好的那一面在哪里。如果我们要指责别人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坏的那一面在哪。 这世界明明祸福、正与奇、善恶一体,你的情境你做主,有正向不走,人们往往选择负面,停留在负面。有的男人在外面应酬,回来晚了,老婆是连环夺命call,为什么?老婆在家左思右想,想的都是负面的。孩子拿了家里的钱,有的父母就把孩子的行为定义为偷窃。孩子不干家务,家长就给孩子贴上一个标签,懒,孩子自然就会向懒这个方向发展。国外有两位大妈,因为一件小事,两个人互掐了二十年。一个人应对办法少的时候,会不断重复行为,这些行为会让自己痛苦,让他人痛苦,人们身陷其中,无法自拔。所以老子说,人之迷,其日固久。 对客观世界发生的事情,我们在观察过后要审慎贴标签,而在与客观世界互动时,我们向客观世界传达的信息要有多重意思,多重意思,就很活,只有一层意思,就死掉了。我们中国人说话,还行,还不错,这就很中庸,你怎么理解都行,很多人抓狂,他们想要确定的话。前面还讲过如何批评人。比如领导对下属说,某某今天做的事情是我没有想到的,稍微让我有一点点失望,失望在什么地方?你们任何人犯这个错误我都能认可,就你犯这个错误我不能认可!你是知道我对你的看法的,其他人都可以犯错,唯独你不能够犯错。 那么,领导到底是在表扬人还是在批评人?这句话就处于混沌状态,既是表扬也是在批评,这是在意识和潜意识两个方面去帮助人成长。对于听者来说,听的人很舒服,也愿意去改正。人才就是这样一步步培养起来的。如果领导讲,你这做的是什么玩意儿?老是犯错,下次再犯错,就不要再来了。领导的目标是下属自己改正错误,不要再有下次,但是对于多数听者来说,这句话很实,只有一种状态,是把自己推向黑暗,而不是光明。 依据祸福相依的混沌思维,我们还可以做到很多,避开灾祸,转换情境。我们站在方外看方内,比如知道有丢马这种可能性,把马厩固定好。砂锅买回来,你知道它可能会坏,具体什么时间会坏,不知道,那就先把它箍起来,能用几十年不会坏。在生活中,好事发展的不好了,有可能转化为坏事,就像一个球一样,滚过来,是好的,你看到了,再慢慢滚,滚成坏了。坏事也是慢慢滚,滚成好事。所以我们遇到坏事的时候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就是把事的因子消除掉,堵塞它,比方说,我跟谁关系不好了,我跟他去做和解,征得对方原谅,我们就和好了。还有一种是加速它的崩溃,重新建立情境。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过于清澈养不了鱼,如果做领导做父母的对下属,对孩子,什么都是自己是最聪明的,我一看你就知道你想干什么,其他人是培养不出来的。做领导的,做父母的自己混沌一点,下面的人会很淳朴。 人在看人,包括自己,也是要混沌一点,不能固化掉。比如说,我就是这样的人,他就是这样的人,这事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因此,圣人需要做到,方而不割,圣人行为方正,却让人很愿意接受。圣人者能够进入别人的内心却不会伤害到别人。管理行为正向积极,从不肆意妄为。圣人的思想影响别人,却不会干涉别人的思想。
0 阅读:25
评论列表
  • 2024-06-10 12:44

    以为你在讲道教,结果你把儒教的搞进来了,你自己都分不清边界,你还给人家来教。你自己都连世界都看不清,两眼昏花的。这境外的骗子水军为了搞渗透连伪装的力气都没了

  • 2024-05-27 17:14

    能量状态决定了福祸。

斯威国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