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去世后,中国农业科技界又出现了一位新的"稻田英雄"!
他就是钟章美,一位默默无闻的农业科研工作者,用4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一项不可能的任务——将竹子和水稻杂交,培育出了一种全新的作物:竹稻。
然而,这条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从最初的构想到最终的成功,钟章美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
又是什么支撑着他在这条艰难的道路上坚持了近半个世纪?
这看似辉煌的成就背后,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艰辛历程?
从突破到认可在农业科技的发展史上,竹稻的诞生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钟章美通过远缘杂交技术,成功培育出了"竹稻966"和"竹稻989"两个新品系。
钟章美的研究成果很快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2003年,他的母校梅州农业学校敏锐地意识到这项研究的重要性,随即成立了专门的竹子稻研究课题组,并将"竹子与水稻远缘杂交"列为重点科研项目。
这一决策不仅为竹稻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也大大推动了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成果的积累,钟章美的努力得到了多方面的认可。
2007年,他主持的《竹子与水稻远缘杂交研究》项目荣获梅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该市农业类首个科技进步一等奖。
与此同时,他的论文《竹子与水稻远缘杂交育种研究》也获得了梅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然而,竹稻的诞生并非一帆风顺。
竹稻杂交艰辛历程最初的五年里,钟章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竹子与水稻虽同属禾本科,但它们是超远缘关系的植物,亲和性极差。
要实现它们的杂交,无异于挑战一个世界级的科研难题。
花期不遇是钟章美遇到的第一个大障碍。
竹子和水稻的开花时间相差甚远,这就要求他必须精确掌握两种植物的开花规律。
为此,他常常夜以继日地守候在田间地头,甚至深夜里打着手电筒观察植物的开花特性。
寒冷的冬夜,炎热的夏日,他都坚持在田间观察,只为不错过任何可能的机会。
即便解决了花期问题,授粉授精的难度依然极大。
钟章美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授粉工作,这需要极高的技巧和耐心。
他尝试了数百种不同的稻种与竹子配对,却屡屡失败。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尝试,钟章美的努力终于在1971年有了回报。
他终于获得了三粒珍贵的竹稻杂交种子。
回忆竹稻的灵感那是1959年,刚从梅州农校毕业的钟章美被分配到汕头专区海丰县农科所工作。
作为一名年轻的农科工作者,他对农业生产中的各种现象都充满了好奇和思考。
一次偶然的机会,钟章美观察到了竹子开花的罕见现象。这一景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激发了他的灵感。
钟章美敏锐地注意到,竹子开花结果的过程与水稻的生长周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这个发现让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能将竹子的优良特性引入水稻中,会不会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更具优势的水稻品种呢?
竹子具有根系发达、抗旱耐寒、抗虫害能力强等诸多优点。
钟章美设想,如果能够通过杂交技术,将这些特性转移到水稻中,就有可能培育出一种更加抗逆、高产的新型水稻。
这种水稻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还能更好地抵抗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侵袭。
然而,钟章美的这一想法在当时看来无疑是异想天开。
竹子和水稻虽然都属于禾本科植物,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十分遥远。
在当时的农业科技水平下,实现这两种植物的杂交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正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许多人常常食不果腹。
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钟章美深感责任重大。
农业科技工作者身上的责任,驱使着钟章美开始了他长达数十年的竹稻研究之路。
竹稻的优势与未来竹稻的培育成功,不仅是一项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更是远缘杂交技术的里程碑。
它打破了植物间的生殖隔离,实现了两个亲缘关系遥远的物种的成功杂交。
这一成就为植物育种领域开启了新的视野,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创新思路。
竹稻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其优异的综合性状。
它继承了竹子的多项优良特性,同时保留了水稻的主要特征。高产、抗逆、营养丰富是竹稻的三大优势。
在产量方面,竹稻表现出色,有望大幅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其抗逆性能,包括抗旱、耐寒、抗病虫害等,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减少自然灾害和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此外,竹稻的营养价值也十分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组成更加均衡,这对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农业专家们指出,竹稻的意义并不仅限于其直接应用。
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水稻育种提供了全新的种质资源。
通过竹稻,科研人员可以将竹子的优良基因引入水稻,从而培育出更多具有特殊性状的新品种。
这种方法大大拓展了水稻育种的基因库,为未来的粮食作物改良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结论竹稻的研究成功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它不仅可能直接贡献于粮食增产,更重要的是为作物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竹稻终将从实验室走向广阔的田野,为人类的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环球网 通讯:钟章美成就竹子与水稻超远缘有性杂交
中国新闻网 竹稻农艺师四十余年的科研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