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安卓要闭源?”一则谷歌调整开发流程的消息引发全球震荡。3月29日,谷歌紧急辟谣称“继续开源”,但将安卓开发权收归“内部分支”。这波操作是技术升级还是变相垄断?30亿安卓设备用户和国产手机厂商该如何接招?

一、谷歌“内部分支”改革:开发者集体炸锅
“以后改代码得先找谷歌‘领通行证’?”谷歌最新通知显示,安卓开源项目(AOSP)的公共分支开发将逐步转移至谷歌独家掌控的内部分支,只有签署GMS协议(内置谷歌服务的厂商)才能参与核心开发。
尽管谷歌强调“所有代码仍会公开”,但开发者社区已炸锅:
开源贡献者锐减:过去全球超2万名开发者可自由提交代码,如今需经谷歌审核;
定制系统门槛飙升:小米HyperOS、OPPO潘塔纳尔等国产系统底层适配成本或增加30%;
安全补丁延迟:第三方厂商获取关键更新的周期可能从7天拉长至30天。
网友@代码狂人 吐槽:“说好的‘开源精神’呢?这波是既当裁判又当球员!”
二、国产手机厂商紧急预案:鸿蒙成“Plan B”
“小米、vivo工程师连夜飞深圳!”行业人士透露,国产厂商正密集与华为接洽,评估鸿蒙系统兼容性。数据显示:
鸿蒙生态设备数突破8亿,2024年新增1.2亿台非华为设备;
小米14 Ultra鸿蒙版测试机已下线,支持90%安卓APP;
OPPO折叠屏适配鸿蒙,系统流畅度提升40%。
华为内部人士透露:“鸿蒙开源社区GitStar代码贡献量同比暴涨200%,连谷歌工程师都来‘潜水’学习。”
三、专家解读:谷歌在打什么算盘?
“这就是一场成本控制战!”北京大学周明辉教授算了一笔账:
集中开发可缩减30%维护成本,年省超10亿美元;
GMS服务授权费隐形涨价,每台手机多收0.5-2美元;
掌控AI入口:Gemini大模型与安卓深度捆绑,对抗苹果iOS 18。
但风险同样明显:
欧盟反垄断罚款或追加50亿欧元;
印度拟强制要求手机厂商预装本土系统IndOS;
中国工信部加速推进开源鸿蒙纳入国家新基建。
四、网友热议:该不该转投鸿蒙?
@数码极客:“安卓卡脖子预警!支持鸿蒙才是硬道理。”
@谷歌铁粉:“杞人忧天!安卓生态20年积累,鸿蒙拿什么比?”
@理性派:“别站队!多元竞争才能让用户受益,坐等折叠屏降价。”
面对争议,小米CEO雷军发微博暗示:“技术自主是必修课,小米HyperOS已做好‘全生态适配’准备。”
【结语】
今日(2025年3月29日),当谷歌悄然收紧安卓“缰绳”,全球手机江湖再起波澜。这场“开源保卫战”背后,既是技术主导权的争夺,更是生态话语权的较量。正如网友所言:“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创新——谁能解决卡脖子,谁就是下一个时代的王者。”
我是你最爱的小编,你会为了系统自由放弃安卓吗?评论区见真章!
(本文素材取材于网络,若有不实之处,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