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的快速纵队到底是怎样的部队,为什么在战场上表现如此拉胯?

知兵堂深度军事 2023-07-21 10:21:49

老周

摘要: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曾经建立名为“快速纵队”的部队,那么快速纵队究竟是怎样的部队?为什么多兵种合成的摩托化部队,在当时来说绝对是很先进的,却在战场上表现拉胯?被认为是中看不中用?

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曾经建立名为“快速纵队”的部队,那么快速纵队究竟是怎样的部队?为什么多兵种合成的摩托化部队——在军事上,专业和准确的说法,采用轮式车辆进行机动称为摩托化,采用履带式车辆进行机动才能称为机械化,在当时来说绝对是很先进的,却在战场上表现拉胯?被认为是中看不中用?

“快速纵队”的“快速”,是指这支部队全部实现机械化和摩托化,所有部队都是在轮子上,所以机动性非常高。“纵队”是相当于军、师级别的编制,不过纵队只是战时设立的临时编制,而不是固定编制。

国军的快速纵队其实是多兵种合成的高机动性部队,包括摩托化步兵、炮兵、装甲兵和工兵组成,有点类似二战时德军机械化步兵师的意思,据说这还是曾经留学德国学习装甲兵战术的蒋介石二公子蒋纬国提议建立的。

国军先后成立过五支快速纵队:

第1快速纵队,1946年10月在徐州组建,由整编第28师80旅(辖238、239团),战车团第1营(前身为驻印军战车第1营),国防部直属的炮兵第4、5团(4个105毫米榴弹炮营)及工兵团、汽车团、搜索营、保养分队组成,总兵力约1万人,装备M3A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24辆,105毫米榴弹炮48门,汽车400多辆。被誉为“全美械机械化”,坦克兵、炮兵大都经过美军培训,可以称得上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不过这样一支非常先进的机械化部队第一次投入实战,就在1947年1月的鲁南战役(也叫峄枣战役)被华东野战军全歼。这一战,解放军缴获坦克24辆,包括48门榴弹炮在内各种火炮217门,各种汽车474辆。第1快读纵队的装备几乎全部成了解放军的战利品,华东野战军就以这些装备组建了特种兵纵队(当时特种兵不是现在意义的特种兵,而是指炮兵、装甲兵、工兵这些技术兵种)。

华野特种兵纵队的炮兵主要装备就是105毫米榴弹炮,这些大口径火炮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华野最重要的支援火力。1949年4月的“紫石英”号事件中,解放军与英国皇家海军的三次炮战,重创了英军“紫石英”号护航驱逐舰、击伤英军“伦敦”号巡洋舰、“伴侣”号驱逐舰、解放军没有对付军舰的穿甲弹,不然英军的损失还要大。而参与炮战的解放军炮兵,主要就是曾经在印度接受美国训练的第1快速纵队炮兵第4、5团官兵。

此后,国民党军又以整编第70师96旅(原第5军96师)为核心,配属1个战车营、1个汽车营等部队重建第1快读纵队,最后在淮海战役中被解放军歼灭。

第2快速纵队,1946年10月在郑州组建,以整编第49师49旅为核心,配属1个战车连、1个汽车营,总兵力约5000人,装备M3A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8辆。和第1快速纵队相比,第2快速纵队实在有些寒酸。

在1947年3月的豫北战役中,第2快速纵队被中原野战军三纵在大小胡营歼灭。

此后,国民党又很快重建第2快速纵队,以整编第47师125旅为核心,配属1个战车营、1个榴弹炮营、1个汽车营等组成。相比老的第2快速纵队,重建的新第2快速纵队要像样一些,虽然没有一辆坦克,配属的战车营装备的是美制M8“灰狗”轮式装甲车,但有榴弹炮,多兵种合成化程度更全。

重建的第2快速纵队在淮海战役时配属孙原良的第16兵团,最后在陈官庄被解放军歼灭。

第3快速纵队,,147年1月组建,以青年军207师第1旅为核心,配属战车第3团的一个营(日制坦克)和部分汽车兵和炮兵。由于日制坦克的性能比较落后,因此和美械的第1、第2快速纵队相比,整体战力要差一些。1947年5月改称东北保安司令部第2快速纵队,在1948年11月的辽沈战役中被东北野战军歼灭。

国民党军在老的第3快速纵队改隶东北保安司令部之后,又在1947年6月组建了新的第3快速纵队.由伞兵总队、战车第1团的2个连为基干,国防部直属汽车第26团组成。总兵力约8000人,装备M3A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20辆,105毫米榴弹炮4门,57毫米战防炮6门,吉普车60辆,汽车340辆。

这个第3快速纵队实力很强,和最强的第1快速纵队没差多少,但绝对是个大拼盆,组成部队来自三个系统,伞兵是隶属于空军的;汽车、辎重兵和炮兵是隶属于徐州陆军总司令部的;而战车部队在是隶属于装甲教导总队的。于是谁也不买账,最后只能三方各派出一名代表担任副参谋长来协调作战。令出三门,这仗还怎么打。

1948年6月豫东战役,第3快速纵队配属黄百韬兵团,增援被围的区寿年兵团。第3快速纵队竟然以行军队形一路推进,结果遭到解放军的迎头痛击,伞兵总队伤亡惨重,伞兵第1团损失过半,伞兵第2团团长阵亡,战车部队、炮兵四下溃散,纵队司令张绪滋只身逃回。黄百韬对指挥失当的张绪滋极为不满,甚至扬言:“就是不当这个兵团司令,也要枪毙了张绪滋!”

豫东战役结束后,第3快速纵队残部回到徐州后就于8月解散。

第4快速纵队,,1948年8月组建,隶属黄维第12兵团,由陈诚土木系王牌18军118师为核心,配属1个战车营、2个榴弹炮营、1个汽车团,由118师师长尹钟岳兼任司令。装备M3A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24辆,105毫米榴弹炮24门,汽车320辆。

黄维兵团在双堆集刚刚陷入解放军合围,黄维就计划了4个师,并以装备大量汽车的118师为中坚,准备齐头并进强行突围。当时包围黄维兵团的解放军中原野战军只有7个纵队约12万人,对黄维兵团并没有兵力优势,火力上更是完全处在劣势,加上合围刚刚形成,还很不严密,如果黄维兵团4个主力师并肩猛攻,确实很难阻挡。但当时担任国军85军110师师长的中共地下党员廖运周主动提议自己率110师为前锋,来为全兵团开路。黄维同意 廖运周的建议,没想到廖运周乘机率部起义。黄维兵团的第一次突围因此夭折。

双堆集之战中,第4快速纵队的坦克表现还是不错的。经常试探性冲击解放军防线,进行强力侦察,一旦发现解放军的薄弱之处,就立即引导步兵进行协同攻击。解放军缺乏反坦克武器,对坦克几乎是束手无策。后来解放军在阵地铺设干草等引燃物,发现国军坦克冲击,就点燃干草形成火障,由于“斯图亚特”坦克采用汽油发动机,底盘上会有汽油滴漏,所以不敢穿越火障,这样才遏制了国军的步坦协同攻击。

在黄维兵团完全陷入解放军包围后,汽车燃料也无法获得补给,黄维最后只得将全兵团包括第4快速纵队的汽车在内,总共约500辆全部装满,半埋在地下,组成“汽车防线”,作为在平原地区进行防御的依托。当然,这道“汽车防线”也无法阻挡解放军的攻势,最终黄维兵团包括第4快速纵队全军覆没。

在最后关头,黄维和兵团副司令胡琏、吴绍周三人分乘三辆M3A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突围。结果,黄维的坦克在半路上抛锚,成为解放军俘虏。吴绍周的坦克因为前面黄维和胡琏的坦克过一条无名小河时压垮了浮桥,无法过河也成为解放军俘虏,只有胡琏的坦克冲出重围。后来胡琏担任重建的第12兵团司令,并在金门战役中击败了解放军的登陆。

第5快速纵队,1948年11月在北平组建,由战车第1团和战车第3团的余部为基干扩编而成。但成立没多久,就在天津战役中被解放军东北野战军歼灭。

另外,华北国军还将300多辆美制卡车集中配属傅作义的王牌第35军,使得35军能够全军实现摩托化,成为当时国军唯一的摩托化军。但最终35军1948年12月在新保安被解放军全歼,300多辆美式大卡车也都成了解决的战利品。

国军的快速纵队,先后有过第1到第5的五个番号,其中第1、2、3快速纵队都有重建,实际上先后组建过八支快速纵队,虽然看起来装备先进,而且还是多兵种合成的摩托化部队,但是缺乏统一指挥和多兵种协同训练,在实战中表现比较糟糕,完全成了中看不中用的摆设。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国军对快速纵队的运用,更多注重于“快速”,强调的机动性,但忽视了机械化部队首先是突击性,1个师的步兵才配属1个战车营和1个(最多2个)榴弹炮营,突击威力明显不足,本质只是搭乘卡车的步兵,而不是像二战中德军那样兼具突击和机动的机械化步兵,因此在战场上表现拉胯也就不难理解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老周,本名周明,曾用网名光亭,长期从事军事战史研究,曾多次在凤凰卫视、上海电视台担任军事栏目嘉宾。出版过二十多本军事书籍,可在微店“知兵堂书店”、某宝网店“知兵堂书店”上咨询购买。现在喜马拉雅上有个人专栏“老周军事”,制作军事类音频节目。在各大视频平台都开设“老周新观察”视频号,解读军事热点,敬请支持。

0 阅读:10

知兵堂深度军事

简介:以专业、独立和热情,解读军事历史,点评时事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