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手机里“亲友”开口借钱,是真关心还是AI骗局?

探秘江湖 2025-04-14 16:26:42

“妈,我出车祸了,急需5万手术费!”深夜,王女士看着视频里“女儿”泪流满面的脸,听着她带着哭腔的声音,手心全是汗。女儿刚在朋友圈发了加班照,此刻却躺在 “血泊” 里求救?王女士颤抖着准备转账时,女儿的语音电话突然打来:“妈!我手机丢了,刚才那是诈骗!”

这不是电影桥段,而是去年上海某派出所接到的真实报案。诈骗分子用AI换脸技术,把受害者女儿的脸“贴”在视频里,再通过语音合成模仿声线,短短两小时骗走12万元。这样的骗局,正在全国多地疯狂上演。

当科技变成镰刀,我们该如何自保?

去年杭州的张大爷,接到“老战友”的视频电话。屏幕里的人穿着军装,皱纹都和记忆中一模一样,连他们年轻时偷老乡苹果的糗事都记得。张大爷抹着眼泪转了8万“救命钱”,直到对方消失才惊觉:战友早过世了,视频里的人连口音都变了味。

这些诈骗分子像狡猾的狐狸,专挑人性弱点下手。他们用AI技术扒下你亲友的脸皮,再缝上自己的喉咙,把“关心”变成裹着糖衣的毒药。更可怕的是,这些技术正在变得越来越廉价——某电商平台上,花299元就能买到“换脸定制服务”,连方言都能模仿得惟妙惟肖。

我们该如何撕下这张“人脸面具”?

去年北京某银行柜员小李,曾识破一起AI换脸诈骗。客户陈先生要给“侄子”转30万学费,小李发现视频里的“侄子”说话时眼神呆滞,像戴了人皮面具。她灵机一动问:“你小时候偷吃我喜糖,被狗追了三条街,还记得吗?”视频那头突然卡顿,随后挂断。

记住这三个“照妖镜”:第一招,让对方做鬼脸。AI换脸最怕大幅度表情,真正的亲友会笑着骂你“神经病”;第二招,问只有你们知道的秘密。比如:“你高中班主任外号是不是叫‘灭绝师太’?”第三招,直接视频回拨。诈骗分子不会接真实来电,只会用各种借口推脱。

别让科技沦为帮凶

去年全国AI诈骗案件暴涨300%,受害者中60岁以上老人占68%。这些骗子像蝗虫过境,把养老钱、救命钱啃得精光。更讽刺的是,他们用的技术,本可能造福人类——AI换脸本可用于电影特效,语音合成本可帮助失语者发声。

老祖宗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们既要警惕科技阴暗面,也要学会借力打力。某科技公司研发的“人脸活体检测”技术,能通过眨眼、转头等动作判断真伪;某银行推出的“声纹锁”,让诈骗分子再难模仿你的声音。

你的警惕,就是最好的护身符

下次接到亲友视频借钱,不妨试试这些“土办法”:让对方用方言骂句脏话,AI换脸绝对破功;问“咱们小区门口烤红薯的老张头,他孙子是不是叫狗剩?”这种刁钻问题,只有真人才答得上来。

记住,真正的亲友不会让你转账时像催命鬼,更不会在你犹豫时破口大骂。他们像老树,根系深深扎在记忆里,任凭风雨吹打,枝叶间总有温暖的年轮。

现在,请摸摸口袋里的手机,想想那些藏在通讯录里的笑脸。你愿意成为下一个受害者,还是做那个举起火把的人?评论区告诉我,你遇到过哪些可疑视频?咱们一起织张防骗网,让AI技术回归正道!

(通过网络搜索获取的图片!致力于倡导社会正能量,不存在不当宣导之情形;倘若涉及版权问题或者人物相关事宜,请予以通知!即刻删除!)

0 阅读:5

探秘江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