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英国利兹呆了一个半月。
我个人真实感受就是,在国外呆的舒服的中国人,用户画像只有两种:
用户画像A:善于经商的中产以上家庭
用户画像B:高学历年轻夫妇
共性条件:喜欢大house、喜欢自然风光、喜欢带距离的社交关系、能接受白人餐
为什么说这两种呢,因为你想要在国外稳定的生活,一定要有稳定的赚钱能力。
而除开以上两种情况的国内普通家庭,我实在看不到在利兹有什么稳定的赚钱能力。
举个例子,就我们国内吃香的互联网大厂的社畜,可能学历不需要很高,经验足够丰富足够能卷的话,普遍年薪20w~50w,咱咱大多数中国人眼里已经是收入前20%的翘楚了。但是欧洲这种非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不需要这么能卷的人啊,在那边反而容易高不成低不就的,只能拿个普通水平的工资。
以下原文存在较多争议,仅答主主观认知,请结合评论区意见综合参考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利兹的未成年人教育,全方位优于国内。(应评论区指正,此处应叙述为教材、课程、社会活动,不应包括未成年人道德品格教育)不管是通识教育,还是专项教育,就算是非贵族学校的普通中学,水平都是很高。对培养小孩子的独立人格、美学方面的能力,会有本质的提升。
其他的方面,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都是各有优劣,没有说单方面碾压国内的生活体验,只能说适合不适合自己。
评论区有朋友提到英国青少年罪犯的问题,确实是英国最头疼也是最热门的问题之一,我也在短短一个半月间被英国小混混比过中指。
这里需要明确一下,我说的教育是指的教育内容,更合理,更先进,更利于未成年人全面发展。
但是实际公立学校的氛围我不太清楚,是否小孩在英国一定学好,或者学坏,确实没有什么深刻理解。我认识的英国的朋友,他们的小孩优秀,可能是因为我的朋友们本身足够优秀,他们的小孩到了哪里都会优秀,只是英国适合他们成长。
如果一个中国宝宝去了英国长大成了白皮混混,那英国的未成年教育算不上优秀。
附一些照片吧,整体英国的景色还可以,但是同质化很高,除了南英国北爱丁堡,其他城市之间差比不大,容易审美疲劳。
整体偏青山绿水,但是是比较小家子气的那种景色,算不上宏伟磅礴。
博物馆之类的很多,质量很高,值得慢慢逛。就是像我这样英语不好的容易看不懂展馆的标牌。

家门口的公园,每天都回来跑步

典型的自行车骑不上去的街道

利兹的狗子性格都很稳定,比长春、北京、杭州的宠物犬稳定很多

这上面的火车站台很漂亮

这是唯一让我感觉有点“雾都孤儿”的地方

英国各个小镇各种moor很多,适合当天来回

呼啸山庄

山顶的云形状很奇特,我第一次见

自然历史博物馆
2025年1月1号补充
我发现很多朋友会觉得我“连狗都夸,太舔国外了”。这个我真的要单独说一下,别的方面各位质疑或者批评我,我真的会去反思一下,但这个宠物狗的问题,我觉得我都说的有点保守了。
我目前在杭州,养了一条柴犬快五岁了。我所在的小区是在未科。这五年时间,我辗转过几个市内核心区域(有明确禁养名单,遛狗时间),目前在开发区,可以简单聊一下这个过程。
杭州公布过好多次禁养犬种名单,实际情况是啥呢,任何大型犬随便养,任何区域,任何时间段随便遛狗。我一开始还办了狗证,结果是啥用都没有,没人查没人管。
然后小区草坪,全是狗粑粑没人捡。停车场到处贴满了“禁止遛狗”的标识,然后每天半夜12点左右还是有人偷偷去b2层遛狗,在邻居车轮上乱尿,狗粑粑不捡。物业多次上门沟通无果。
结果就是,业主群里大家群情激奋,对宠物狗的敌意非常高。我现在遛狗我都要出去小区非常远,这个我倒没啥,关键从我单元楼出小区这么一段路,即使我的狗不标记(母狗),我都会很紧张,有时候我都很不得把我的狗抱出小区再放下......现在小区业主群经常有邻居讨论,怎么买点药下毒什么的。
而且我这还算是不错的小区,还不算我之前住过的棚改小区,回迁小区。
然后我之前在长春,昌平上过学,在学校也养过狗,比这情况更糟,人行道上都是狗粑粑。
这还只是讨论正经养狗的,至少知道每天出去溜拉外面。
还没讲养腻了,直接遗弃的流浪狗;
没讲不正常喂食,一走路四次腿打颤的营养不良的狗;
还没讲一天到晚把狗关屋里,给关成神经病的狗,见了别的狗除了叫就是直接上嘴。
所以狗这方面,真的差别太大了。
我夸利兹的狗,不仅是夸狗,实际是夸养狗的人,夸针对宠物犬的制度和氛围。利兹室内公园我都逛过了,从没见过有狗粑粑;大型犬出门戴嘴笼;不分大小全部带牵引绳;没听过犬没有缘由跟神经病一样乱叫。
我不知道其他城市咋样,反正我熟悉的城市,鲁西南+长春+昌平+杭州,文明养犬真的就是个笑话,等我家这狗送走了我是再也不打算养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