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年胡志明逝世,周总理指示驻越大使暂不吊唁,事后才知大有深意

石磊坚可固 2025-03-21 17:49:00

1960年的时候,胡志明来到了中国。说到中越之间的往来,这事儿其实并不稀奇。

不过,他跟毛主席说的一番话,让这次访华行程变得意义非凡。

主席,你欠我的东西,早晚得给我补上,啥时候还你自己看着办。

毛主席身为咱们国家的头儿,对待来中国访问的外国朋友,那可是客气得很,招待得周周到到,尽显主人家的热情,哪里会谈得上欠什么“外债”呢?

1969年9月2日,胡志明去世后,有个事儿让人琢磨,就是周总理让咱们驻越南的大使先别急着去悼念,这背后是不是有啥特别的原因呢?

【相似境地下的难兄难弟】

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战争,开始了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犯。

在中国被日军疯狂侵略的那段时期,越南同样在日本的铁蹄下苦苦挣扎,日子过得相当艰难。

差不多的处境,让胡志明意识到了中越两国革命斗争紧密相连。他看到中国人民和政府坚持不懈地抗日,就公开表态说:“在精神和物资方面,咱们得支持并援助中国。”

在中国外交的历史画卷里,越南无疑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而对于胡志明而言,中国就如同他的第二个归宿。

他绝对算是个中国专家,中国的好多美丽地方都有胡志明游览过的足迹。

越南和中国为啥关系这么铁呢?到底是啥原因让两国走得这么近?

这事吧,说起来跟胡志明有很大关系,周总理呢,也同样是“脱不了关系”。

周总理是中国的重要领导人,胡志明则是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头儿。他们俩是怎么认识的,又是在啥时候结缘的呢?他们凭啥能成为那么铁的好哥们儿?

1918年那会儿,答案最终在法国巴黎浮出水面了。

胡志明,出身贫寒的农村书生家庭,心里怀揣着对民族主义的执着追求。他东拼西凑,当老师、做海员、干杂活攒下的辛苦钱,最终换来了一张去法国的船票。

在法国,工人运动搞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胡志明的想法有了大转变。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熏陶,他在1920年决定加入法国共产党。

快年底那会儿,巴黎的大街上又来了一位咱们中国的出类拔萃的人物。

他就是怀揣着“为了中国强盛而读书”远大抱负的周恩来总理。

周总理是华法教育会举办的第15批去法国半工半读的学生,他在1920年12月十几号的时候抵达了巴黎。在张申府和刘清扬的帮助下,他很快就挑起了中共旅欧党团组织领导的大梁。

1921年那会儿,“各地殖民地民族团结会”建了起来,周总理就是里面的一员,比他大八岁的胡志明也同样加入了这个组织。

就是这个组织,把原本不认识的周总理和胡志明给联系到了一块儿。

尽管两人之前从未谋面,但周总理那与众不同的气质实在难以遮掩,这让胡志明感到非常感兴趣。因此,他主动提出,想要在塞纳河旁边的一个地铁站和周总理见个面。

两人一碰头,就开始聊起了各自的梦想、想干的大事,还有这世上各种各样的观念。聊着聊着,发现想法挺合拍,越说越来劲。

在巴黎的那段时光,周总理经常和胡志明见面。他们一来二去的交往中,胡志明因为社会历练多,完全就像是个老大哥一样。

他会在周总理没留意到的生活细节上,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每当周总理感到困惑不解时,胡志明总能及时给出建议,帮他看清方向,就像拨开云雾见晴天一样。

周总理热诚地希望他找个时间能来中国逛逛,胡志明听了,认真地点了点头,回答说:“说定了,一定来。”

1923年以后,他们之间那种紧密的联系突然就没了。

胡志明即将启程前往苏联深造,周总理与他难舍难分地道别。两人相互约定,要在各自选择的道路上努力拼搏,争取在最高的成就上再次碰面。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代表着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但心里头却都揣着同一个目标。

1924年9月份,周总理完成了他的学业,然后就回到祖国,加入了广东那块革命地方的国共一起干事的活动中。

周总理因为革命的事情来到了广州,隔了一年后,终于和之前约好的胡志明见上了面。

胡志明是共产国际东方部的常委,1924年底,他跑到广州干起了革命。心里揣着为国效力的梦想,他很快就在那儿建起了越南革命青年党。不仅如此,他还在广州搞了个越南青年政治培训班,不停地给祖国培养并送去需要的人才干部。

中国一直以来都主张跟别国和平打交道,乐意跟所有国家建立友好关系,进行各方面的交流。胡志明在中国进行的活动,中国也提供了不少帮助。

到了朋友的老家后,胡志明听说他的铁哥们周总理也在广州,于是立马动身,去了周总理住的地方,亲自登门看望。

一年时间过去,他俩都不再是当初只顾念书的少年,但心里那份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执着始终如一。听说周总理当上了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胡志明二话不说,立马请他去给越南那些有志青年讲讲课。

爱国这事儿,哪儿分什么界限,对共产主义事业的热爱,大家心里都是一样的热乎,周总理自然是高高兴兴就答应了。

【智压蒋介石营救胡志明】

1925年年初时候,周总理接受了邀请,去了广州文明路上的一间教室。教室里坐着的,全都是越南来的热血青年,他们都在为革命奋斗。

周总理说话风趣,讲解简单明了,把革命的情况和道理说得清清楚楚。越南的青年们听得特别入迷,感觉受益匪浅。

毛主席点头答应后,胡志明还安排了越南的年轻学员们去广州的农民运动学习班,听关于中国农民起义的事情。

胡志明对中国心怀深深的感激之情。当中国抗日战争打响后,他先后在延安、桂林等多个地方投身战斗,为中国抗战出了不少力,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工作。

从1926年开始,周总理悄悄跑到上海,那时候白色恐怖很厉害,他就是为了革命去的。从那以后,胡志明跟他很长时间都没见面。不过到了1940年,在重庆的抗日战场上,他们俩又碰到了。再次相见,这对老兄弟在商量怎么跟敌人斗的时候,想法还是特别一致,就像以前一样心有灵犀。

中国有很多明白事理的人,他们欢迎外国朋友,盼着各国能一起进步,但蒋介石可不在这些人里头。

蒋介石野心勃勃,一直没放弃对共产党的敌视,他连那些跟共产党走得近、支持正义的人都不放过,一个都不想留下。

就连越南的胡志明也包括在内。

1941年,胡志明受到中国很大影响后回到了越南,他亲自上手带领越南人民对抗日本的侵略。那时候,中国和越南都在拼命努力,想要让国家独立,不再受外人欺负。可蒋介石却一直暗中盯着胡志明,想要搞破坏。

1942年8月份,胡志明计划前往重庆,目的是要和周总理碰个头,聊聊一起抗日的事情,还有他们对当前局势的一些想法。

对这两个国家来说,这可是推动发展的好事一桩,但蒋介石却不这么认为。

胡志明到了广西德保县没多久,国民党反动派就早有计划地把他给抓了。蒋介石还找了个非法的借口,把他从一个地方转到另一个地方,关了起来。

等周总理知道这事儿的时候,都已经快过去一整年了。

尽管工作很多,但党中央特别关心这事儿,很快就安排周总理去和国民党谈判,希望他们能早点放了胡志明。

这任务可真是难搞啊。

蒋介石心里头对共产党人那是恨得牙痒痒,要是周总理出面去谈,效果可能不太如人意。不过呢,要是有其他人肯站出来说和,那事情的发展可能就会有转机了。

这么一想,周总理心里很快就锁定了合适的人选。

同时,国民党里那位有名的爱国大将冯玉祥家里,也来了个没打招呼的客人。

走进来的人,正是咱们敬爱的周总理。

硬干往往难达目的,但用智慧取胜却值得一试。

冯玉祥爽快答应了周总理的请求,为了把事情办得稳稳当当,他决定再去见见桂系的老大李宗仁,跟他打个招呼。

1943年9月的时候,国民党军队里头出现了这么一件“离奇”的事儿。

老蒋啊,你在广西把胡志明给逮了,这不是明摆着想把这黑锅甩给我背吗?我直说了,你这念头趁早打消。

李宗仁一发火,蒋介石当场就懵了,不知道该咋回答。这时候,冯玉祥这个“双簧”的另一位主角,也赶紧跟上,说:“胡志明是越南共产党的头儿,你一直关着他,这不是要给咱们的盟国找不痛快嘛?你这是要让大家伙儿都跟着你背黑锅,也太自私了点儿吧!”

蒋介石之前那得意洋洋、耀武扬威的样子,没想到一下子就成了个大麻烦。他赶紧下命令,把胡志明给放了。

1943年9月份,胡志明在被关了整整一年后,终于走出了那间阴暗的牢房。他对毛主席和周总理他们的感谢和敬佩,因为这段经历又加深了一些。

【周总理的精准预判】

1945年9月份,日本彻底认输投降,咱们中国的抗日战争就算是圆满结束了,胜利啦!

这一年,越南那边也碰上了一件大喜事。

越南宣布建立起民主共和国,胡志明担任了临时政府头头。到了1946年,他名正言顺地当上了正式主席。

预言成真,胡志明在1950年1月跑到中国来求经济帮忙。那时候,毛主席和周总理已经跟斯大林商量好了,要一起支援越南。

新中国诞生才短短三个多月,但碰到友好国家向我们求助,中国肯定不会袖手旁观。

除了给钱支持,周总理还派了一批专家去越南,协助越南老百姓制定对抗法国的战略计划。

胡志明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心里头暖洋洋的。所以从1950年开始,他就不时地悄悄或者公开地来到中国访问。

每次,周总理都会对他关怀备至,照顾得特别周到。

知道胡志明特别喜欢中国的苹果,周总理和邓颖超总是琢磨着怎么快点给他送过去。

另外,周总理还代表中国,在1954年的日内瓦大会上站出来为越南人民说话。经过努力,最终在7月21日帮助达成了《关于越南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

日内瓦会议结束后,1955年6月25号那天,胡志明带着他的团队到北京访问,毛主席亲自出来接见。到了1960年,越南革命有了个大进展,他又赶紧跑到中国来,想跟咱们一块儿庆祝胜利。

那段时间里,我们碰上了一笔得还上的“账”。

毛主席,越南现在的发展啊,真的是多亏了中国的帮忙。真心希望您哪天能抽空,去越南走一走,看看我们的变化。具体啥时候去,你们自己商量着来就好。

毛主席乐呵呵地应允了,胡志明为了展现邀请的真挚,干脆把这事儿当成了他们得还的“人情债”。

“债”这说法其实不那么重要,胡志明主要是想借此表达他对毛主席他们的感激之情。他心里早就打定了主意,无论何时毛主席他们来到越南,越南这边肯定会拿出最高的热情,好好款待。

这事一直没啥动静,但也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

其实,造成这一切的元凶就是连绵不断的战争。

越南虽然宣布成立了民主共和国,但南边的战火还是一年到头没停过。毛主席了解到越南革命路上的重重困难后,主动提出要去访问。不过,因为国内战乱不断,美军轰炸机还在越南天上横行霸道,胡志明心疼毛主席,不愿让他冒险,所以就先把这事儿搁在了一边。

但这一分开,就再也没机会重逢了。

1969年7月份,胡志明身体状况已经很差了,到了8月23号那晚以后,他就经常陷入休克状态。

局势相当紧急,越南那边盼着中国能赶紧派些专家去河内,给胡志明看病。

中国驻越南的大使馆很快就连上了直接到北京的热线,周总理一得知这事儿,立马就安排了一支由心脏病专家和中医组成的医疗队,他们二话不说,当天晚上就搭乘飞机赶往越南了。

胡志明之所以休克,主要是因为心脏病发作。心脏病专家根据病情给开了药,而之所以请中医来,是因为周总理了解他的老大哥害怕打针,所以想着或许能用中医的药材来帮他治疗。

到了河内以后,中国那帮专家团队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突然没了动静。

越南的大使馆里,大家伙儿突然都懵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主要是没消息传来,这才是最让人心慌的。

周总理真是果断,他直接下令说:“别去找医疗小组了。”

在等待的那些天,大使馆里的每个人都心急如焚,周总理心里也挺不是滋味。他感觉,这事儿恐怕不会有个好收场。

没错,就在9月2号那天,越南那边悄悄告诉咱们驻越南的大使王幼平,说胡志明在早上六点心脏不跳了。

按照越南方面的要求,王幼平没有大肆宣扬,他只是悄悄地在获得允许后,把这事跟周总理说了。

老大哥走了之后,周总理好长时间都没说话,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吩咐说:“先别急着去祭拜。”

考虑到9月2号那天是越南的国庆日,周总理心里没底,不清楚越南方面会怎么兼顾这两个关键时点,所以他就决定不让咱们驻越南大使馆的人员去参加吊唁活动。

越南方面把9月3日定为胡志明逝世的日子后,周总理立刻就带着中国代表团跑到河内去悼念了。

周总理一辈子都细心周到,把周围的人都照顾得无微不至,他考虑问题全面,让老百姓的生活也变得更加细致和顺心。

他完全配得上“人民的好总理”这一荣誉,像他这样的人,永远都是中国外交领域的一张闪亮名片,让所有后来者都心生敬意,并值得大家去学习效仿。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