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上“云”加快制定数字影像云服务标准

中国城市报 2025-01-24 20:18:10

检查检验资料上“云”,医学影像实时调阅,方便患者就医留存;数字化医检平台“一网互认”,减少重复检查检验,降低患者医疗费用……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将影像数据迁移到云端,实现医疗数据的集中存储、管理和共享。

近日,由中国城市报中国城市管理研究院主办的云胶片(数字影像)服务技术标准座谈会(以下简称座谈会)在北京举办,会议围绕加快制定实施医学影像检查检验云服务标准展开深入交流。医疗健康领域领导、专家以及标准化研究专家学者等参会。

影像上“云”

推进医检结果共享互认

“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就诊,重复进行检查,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会长金小桃在座谈会上表示,节约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是必然选择。

2022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4部门发布的《关于印发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检查结果是指通过超声、X线、核磁共振成像、电生理、核医学等手段对人体进行检查,所得到的图像或数据信息。

去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7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指导意见》,为医疗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制定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意见提出到2025年底,各紧密型医联体(含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实现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间全部项目互认,各地市域内医疗机构间互认项目超过200项。到2027年底,各省域内医疗机构间互认项目超过300项;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等区域内医疗机构互认项目数超过200项。到2030年,全国互认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检查检验同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结果互通共享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实现常见检查检验结果跨区域、跨医疗机构共享互认。

长期从事医学影像检查检验工作的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唐伟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各地区、各级医院间影像检验质量存在差异。从检查申请单填写、扫描技术和影像诊断报告书写等,由于习惯或者经验差异,一些医生对申请单填写或者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比较简单,有可能导致诊疗信息不完整、不延续、不准确,影响诊疗质量,医疗数据的价值未能得到有效体现。不同医院可能使用不同的检测标准和设备,即便是相同类型的检测,不同的仪器和试剂都可能会导致结果有所差异。”

不同医疗机构的检查检验标准不一、水平不一,如何保障医疗服务质量,让结果能互认、敢互认?检查检验结果“联网上云”是关键。

去年11月,国家医保局编制印发的《放射检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将数字影像处理、上传与云存储纳入放射检查的价格构成,并明确提出医疗机构无法做到检查影像云存储的,就需要减收一定费用,通过价格杠杆促进医疗机构补齐云影像服务供给短板,推动医疗影像上“云”快速普及。

目前,北京市140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已实现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联互通,检查检验结果可线上调阅和互认;重庆市数字化医检互认量达到78.85万人次,为群众节约就医费用1.76亿元;全国12个省份建成了省级“影像云”,22个省份建立了检查检验结果信息互通共享机制……

“现阶段,影像信息主要由各级影像云进行医学影像标准化处理;未来,国家医保局影像数据云共享中心将建设医学影像阅片能力,完善影像信息共享适配工作,为各地影像中心、医疗机构赋能服务、降本增效。”近日,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黄华波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的“医保影像云共享路径启动仪式”上说,预计2027年底,医保影像数据云互通、云互认全面扩面,实现全国医保影像云数据“一张网”“路路通”,有效解决广大患者重复检查费时、费力、费钱的痛点问题。

医学影像云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开展互认的前提是结果准确可靠,要提高各地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检查检验工作的质量水平。”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王振常在座谈会上表示,现在数字影像服务的技术标准不一,要促进检查检验结果跨机构、跨区域的互通共享,医学影像检查检验云服务标准的制定迫在眉睫。

事实上,多地医疗机构已经进行了医学影像检查检验云服务相关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探索。早在2021年7月,浙江省临床放射质控中心就发布了《放射科数字医学影像服务规范》。

近年来,重庆市也制定了《重庆市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项目技术操作指南》,统一了80项医学影像检查项目互认标准,覆盖诊疗中大部分常用、高频、高值检查项目,并详细写明了检查体位设计、设备参数设计、影像评估标准、解剖结构显示等内容。

“川渝两地卫生健康部门还制定了81项临床检验项目互认标准。重庆市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了14个大模型,对一些达不到标准的影像,系统会自动评判为不合格,不纳入互认范围。”重庆市医学影像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主任何晓静说。

“目前医保只是解决了放射影像检查云服务的收费问题,缺少跨机构、跨区域的医学影像检查云服务标准。一些医疗机构倾向于实施单方面有利选择,向患者提供一定时限的简单浏览服务。”明天国际企业机构、宁波全网云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仁进在座谈会上解释,由于疾病进程性特点和数据存储成本原因,一些医疗机构倾向于只要求实现6个月到一年的检查数据的共享互认。加强医疗信息平台建设,制定实施跨机构、跨区域的医学影像检查检验云服务标准,实现检查检验结果的长效数据化和电子化管理,才能破解“医检互认”的难点堵点,真正实现不同医疗机构数据互联互通。

加快医检云服务技术标准制定

目前,医保影像云共享路径建设正加快推进,各省份影像管理机构系统中的影像目录数据可上传到国家医保影像数据云共享中心,全国的医保影像信息将逐步实现共享互通。

“医疗影像是临床医生看病治疗的基础,从技术需求上看来,数字化进步不仅能够让影像更清晰,同时能够云平台实现远程会诊、3D重建等需求。医学影像检查检验云服务技术标准,构建医学影像检查平台,提供数字化产品和服务,需要进一步探讨。”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果吉尔锑表示。

推进医学影像检查检验云服务标准化,中国标准化协会委员刘明艺在座谈会上进一步建议,首先要加强政策的支持和引导,营造更有力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梳理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共享、储存等问题,建立基于大模型处理分析的平台系统,为医学影像检查检验云服务打造标准化基石。

同时,要尽快开展标准化体系构建。医学影像检查检验云服务涉及医疗、社会保险、云服务设施设备、平台、患者等多个参与方,尽快建立既能够包含各相关方,又能覆盖医学数字影像检查检验云服务全流程的标准体系,为标准制定实施提供有效路径至关重要。

并且,要以急用先行为原则,加快制定亟需标准。涉及服务流程、服务质量的标准应该优先制定,对患者隐私保护的标准应着重加强,涉及数据处理、传输、共享的标准应尽快统一。要加大各方对标准的普及和认识,强化宣传引导,将标准运用到医学影像检查检验云服务实际中,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国际标准化组织专家、中国城市报社副总经理常亮表示,中国城市报社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等部委支持下,研制了《品牌评价 城市》等7项国家标准、2项国际标准,并根据这些国家标准和国家统计数据,连年发布全国城市品牌指数、全国城市传播指数等系列研究成果,积累了丰富的标准化实践经验,愿意发挥这一优势,帮助企业、城市研制和宣贯标准。常亮建议:“医学影像检查检验云服务标准研制工作需要进一步争取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所属机构的支持,力争用三个月的周期,请权威机构发布这一团体标准,然后报请中国标准化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在此基础上,尽快推动相关国家标准立项。”

■中国城市报记者 张永超

0 阅读:0

中国城市报

简介:《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用专业视角发掘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