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为何都讨厌中国?布热津斯基:中国迟早洗刷150年的耻辱

议史记 2025-03-30 14:19:50
前言

布热津斯基就曾经跳出西方惯有的偏见,一针见血的点出我们必将洗刷150年间遭遇的民族耻辱。

他的这个评论其实和西方主流的舆论背道而驰,更是引导我们重新考虑中国和西方关系的未来走向。

好像从最开始西方媒体就始终戴着“有色眼镜”看着我们国家,这也让我们开始思考:到底是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让西方这般敏感?

预判迷雾该散开了

最近几年部分西方国家眼看着我们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在舆论上想尽办法指责和抹黑中国,为的就是把中国树立成西方的“共同敌人”。

其实从地缘政治上来看,二战刚结束,西方强国长期把控着国际秩序,中国的崛起和飞速发展让他们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尤其是特朗普上位之后,把目光放在印太地区,为的就是拉帮结派的对我们进行围堵,想要限制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为此甚至都放弃了支援乌克兰。

反观中国,我们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带动了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直接撼动了西方在国际贸易中的垄断地位。

理论上西方更是把资本主义和价值观定成了唯一的主流,一直都看不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

但是布热津斯基对中国的看法不同,他曾经在《大棋局》中提出过,这150年的屈辱史对中国曾经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中国无法忘却的,如果简单的拿着150年来定义中国,那对中国来说是一种侮辱。

或早或晚,中国一定会把这份屈辱洗刷干净,毕竟没有哪个国家能将几千年来的辉煌一带而过,近百年的屈辱史不断“复盘”。

而且布热津斯基还特地分析了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他把中国这些年来的发展定义为举世瞩目,并且让人无法相信。

最开始的布热津斯基看着中国发展历程也曾经有过疑虑,他不知道中国经济发展如此之快,会不会在政治上有什么影响,但后来事实却证明了他的担忧都是没有必要的。

其实布热津斯基观点的形成跟当时国际格局还有美国的战略思维有关系。

在冷战的时候,美国是资本主义阵营里的领头羊,一直都习惯拿对抗视角来看其他国家发展,主要本着的是打压心思。

他早期怀疑像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路径也是因为站在西方的角度,抛不开之前的偏见。

但好在布热津斯基不是那种固守己见的顽固派,他作为中国发展的见证者,眼看着中国在经济,科技还有外交等领域的影响力持续扩大,他对中国的看法也在不断的转变。

布热津斯基也正是看明白了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所以才积极促进中美之间的外交关系,希望两国能够实现有效的战略合作。

其实布热津斯基能够走出这一步,是因为他看明白了国际形势,觉得如果中美联手合作能够保证全球秩序稳定,能实现大家一起发展。

那就一定会洗刷百年耻辱,不仅是布热津斯基对中国发展潜力的肯定,更是暗示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崛起会让国际格局重整。

但其实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布热津斯基主张的观点,其实还是站在美国的国家利益出发的, 他希望中美能实现深度合作是想借着中国的力量保证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从而确保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的稳定性。

但我们也不能一味的鼓吹布热津斯基的观点正确,因为布热津斯基要保的是美国利益,那我们发展是要大家共同发展,平等互利,所以在本质上双方的出发点就是不一样的。

中美的未来走向

但不管怎么说,布热津斯基对我们的看法,也让我们能够从这一观点中更好的理解很多西方战略家的思维方式,并依此做出有效应对。

尤其是在最近国际局势越来越紧张的时候,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走向其实是被全球各个国家盯着的。

而且最近特朗普上位之后,很显然要签字的就是我们,而且美国还有部分势力推出了很多抹黑中国的言论,想着在各个领域制造出一种“双方对抗”的氛围。

而布热津斯基也是推动中美建交的关键人物,他的言论在美国政坛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他虽然明白中国崛起会影响到美国的霸主地位。

但是也指出如果中美在经济贸易,社会还有武器方面的互相牵制几乎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美国那些宣扬“对抗”主义的人其实没有任何必要,因为双方直接正面对上的原因很低。

但如果美国继续在台海还有南海等地的行为不加收敛,搅和中国内政,中国也会不怕你闹腾。

而且当下中美关系正处于很复杂的状态,很多领域的新动态其实都有可能影响双方关系的未来走向。

今年三月23日,中方会见了美国联邦参议员戴恩斯和部分美国企业界的人士,在会面的时候指出中美经贸关系其实是可以互利共赢的,如果单纯打贸易战,这场战争不会有真正的赢家。

其实中国从头到尾都非常欢迎美国企业来中国分享发展的机遇,从而实现两国之间的贸易领域深化交流,而且通过此次会面,中美经贸工作者也达成了一定协议。

就像美国会下调部分中国商品的关税,中国也会恢复美国大豆,玉米等农产品的进口,目前经贸领域是处于缓和状态。

但科技上的博弈也没停,特朗普想着通过半导体,量子计算等领域来牵制中国科技,但是中国的华为也立刻发布了全球第一款量子增强型的AI芯片,以此“回礼”。

但不管怎么说,哪怕现在中美关系的挑战很多,但是两国之间的民间交流却从来都没停过。

像埃文凯尔拒绝了多方的威逼利诱,冒着生命危险将南京大屠杀的相册无偿赠与我国,不仅得到了我国的国礼瓷回礼,后续还被邀请来我国做客。

还有最近的美国网红“甲亢哥”的中国行直播,全程直播让很多外国网友都看到了中国的魅力,尤其是少林寺那段温和耐心的交流,更是直接打破了西方媒体长期对中国塑造的刻板印象。

那样温馨的景象也在某种意义上传递出了两国民众对友好交流的渴望,而且之前那次大批“美国难民”涌入我国社交媒体软件就能看出美国年轻一代包括中年网上其实对中国负面认知比例真的不高,民间交流都如此积极,那是不是就说明双边关系稳定发展也是众望所归呢。

不管怎么说,中美双方甚至是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都应该坚守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避免因为一时之气或者偏见,从而影响全球的和平和发展。

参考资料:

上观新闻《西方为什么“黑”中国?英国专家的这番分析很独到……》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