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查税新套路:查账发现三星有钱,现场立法追溯上世纪罚款条例

议史记 2025-04-03 15:34:24
前言

印度找借口要罚三星,光是查账还不够,连带着翻了多年账本,将过去和现在的一齐罚了个通透,罚的三星高管李在镕采访时一脸严肃表情,全程“扑克脸”一言不发。

不知道在印度摔了个狗啃泥的三星此时有没有后悔从中国奔离,扛起韩国20%GDP的三星在印度举步维艰。

面对天价罚单,三星不好受,印度也很委屈,6.01亿美元的罚款摆在眼前,印方觉得自己并未做错甚至手下留情了。

印度查税出现新套路了,三星已经“咬钩”,为了查天价罚单,印度不惜现场进行立法?先是中企,后是德企,印方难道全面放弃外资了吗?

印度税务局的定制化服务

韩国媒体《每日经济》报道称,这将是一场艰难的斗争,三星电子一直遵循印度的法律。

但印度的法律毕竟是印度人创造的。三星想打官司,或可以参考前面被罚过的外企,基本没有成功的,被割的韭菜还想打官司?

25年初,印度税务局的稽查人员盯着三星的财务报表两眼放光,在他们看来,已经被套牢的三星就已经是自己口袋里的ATM机。

印度税务局派队伍进驻三星总部,严查所有账单,500名查税人员奋战半年,上下翻阅了几年的账单终于找到证据。印度税务部门认为,三星在18年-21年从韩、越两国进口的零部件没有缴纳关税,故意向海关提交了虚假文件。

不过三星认为这是零部件产品因此无需缴纳关税。

但这个理由无法说服,于是印度政府下令要求三星补缴6.01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44亿元)的税款及罚款。而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去年三星在印度赚取的利润也才只有9.55亿美元,一下子拿出了大部分都上交给了印度政府。

对于这笔罚款,韩国民众非常愤怒,认为印度做的太过分了,不过对此印度税务局也拿出了理由,称这笔罚单是有法律依据的,就是印度1975年立法的《海关估价规则》,其中有一项非常模糊的条款是关于“类似商品”,按照这个条例,三星这款零部件该罚。

可这个理由印度相信了,三星没信。

关于印度对外资进行罚款的案例,并非只有三星一个。前两年反复被割韭菜的小米、OPPO等多个厂商已经遭受过一遍“洗礼”,奈何印度市场真的很有潜力,即便吃了这个亏,依旧不肯撤。

不只是中企,欧洲企业同样有这样的想法,前不久印度就以零部件进行错误为借口向德国企业大众汽车开出了补缴14亿美元关税的账单。

目前,三星将和大众一样,继续尝试申诉或者是打官司,就印度目前的法律和处理措施,没个数十年恐怕是追不回来。

当年李在镕来到印度笑的有多灿烂,如今就有多难受。

外资能全面离开印度吗?

三星和过去很多企业一样,被美国忽悠着来到这片富有潜力的印度市场,对于外资的到来,印度也是极尽地主之谊,各种放开政策和扶持,李在镕甚至为了拉近与当地人的距离主动穿起了当地的服装。

经过几年的发展,三星的市场进度非常亮眼,一跃成为印度最强大厂商,每年销售手机就有三千万台。

李在镕继续在印度投资三个亿建厂,试图拿下这片蓝海。

但印度怎么可能让三星如此舒适的赚走那么多钱,鱼儿养肥了不吃更待何时,于是就出现了印度税务局百人查账的一幕,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被罚款的细节。

明目张胆的查账罚款对印度来说已经见怪不怪的老套路,从外资身上刮下来的肥油确实是一笔不小的金额,可是这也同样给印度带来很多问题。

众所周知,印度工人的工作效率和抱团能力那是世界都有目共睹的,三星自然免除不了被工人讹诈。

24年9月份时,三星工人大罢工,要求公司涨薪水并同意岗位世袭制,还要给他们减免工作时长,每周不得超过35个小时。

但三星作为传统厂商,怎么可能会答应这样的请求,于是双方便各自僵持,印度工人三天两头的游行示威罢工。

到25年时,忍受不了的三星果断开出了二十多位带头闹事的员工,由此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连带着附近的工厂也向三星施压。

三星一咬牙宣布,若继续罢工就撤厂!回韩国!

印度政府慌了,立刻派人调停,警察就拿着藤条站在门口,挨个对出来的工人进行抽打,要求他们恢复正常工作。

印度需要外资,但也同样需要外资口袋里的外汇。根据印媒公开数据,印度外汇利润流出已经逼近警戒线,留不住钱只能靠这样的办法去解决。外资被罚没的金额已经超过两百亿,缓解了印度财政压力。

杀鸡取卵,强硬搜查,印度这样的做法难道不会让外资失望从而彻底离开这里吗?

失望肯定是会有的,不过离开是不可能离开的。

印度凭借廉价的劳动力,还有很大的未开发市场,这里可以被看作是“低配版”的中国市场。外资被宰了那么多次也不离开正是因为把印度市场当做“备胎”,所以忍气吞声一时也没什么大碍。

只不过印度这样的做法消耗的都是自己在国际上的声誉,做的太过分了也不行,便宜占一时就行了,印度经济若无法从内部彻底解决,那即便是再多的外资也补不完窟窿。

印度工人效率低,罢工率却高的离谱。

特斯拉CEO马斯克毫不夸张的表态,这里的经商环境糟糕到无法形容。

外资如果跑光,就业岗位也就没了,越抢越穷,越穷越抢。

国际信用一旦破产,那这是短时间内很难恢复的。一个靠“抢劫”续命的国家,怎么可能赢得世界的尊重?

参考资料:

6.01亿美元!印度追罚三星,韩网民吐槽:这是让三星空手离开印度

2025-03-28 06:58·环球网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