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红玫瑰与白玫瑰,(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aa4478198ac59d5f580b05403f452b9.jpg)
站在公示名单前,我的手指一遍遍划过"拟录用"后面的名字,泪水模糊了屏幕。
三年前那个抱着三个月大的孩子刷题的深夜,两年前那个在考场外被婴儿啼哭打断思路的寒冬,一年前那个看着成绩单躲在洗手间痛哭的午后,都在此刻化作命运的馈赠。
01
两次折戟
首战那年,我像大多数考生一样掉进了"题海战术"的陷阱。凌晨五点的书房里,堆积如山的模拟卷见证着我的疯狂,错题本上密密麻麻的红笔批注却掩盖着致命问题——只刷题不总结。
当看到行测分数卡在62分时,我才惊觉自己像个蒙眼狂奔的马拉松选手,永远在重复相同的错误。
二战备考正值哺乳期,既要应对孩子的夜醒,又要应付婆婆"女人就该顾家"的唠叨,碎片化的学习时间让知识体系支离破碎。
最讽刺的是,在考场听见其他考生翻卷子的声音时,我竟恍惚以为是孩子打翻奶瓶的响动。申论68分的成绩看似进步,实则是侥幸。
真正击垮我的是查分时的场景。那天我特意化了淡妆想庆祝"此战必胜",却在看到总分差0.5分的瞬间瘫坐在地。
卫生间的瓷砖冰凉刺骨,镜子里的女人眼袋青黑,活脱脱一个失败者的标本。手机里培训机构发来的广告,此刻像极了命运的嘲讽。
02
觉醒时刻
凌晨两点,我翻出尘封的错题本,发现80%的错误都集中在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原来我的勤奋,不过是精准踩坑的愚蠢。
阳台角落搭建的1.5平米学习角里,贴着用口红写的"每天进步1%"的便签,这方寸之地成了我的涅槃道场。
我发明了"背奶学习法",吸奶时听时政音频,温奶间隙刷常识判断,甚至把申论范文录成睡前故事放给孩子听。
当婆婆再次质疑时,我平静地说:"妈,我在教宝宝什么是永不放弃。"
03
闭坑指南
建议建立"错题溯源本",标注每个错误的知识盲点,比盲目刷题效率提升3倍。
申论68分到75分的蜕变,源于我发明的"五维拆解法":每天精析1篇时评,从立意、结构、论证、语言、政策五个维度拆解,两个月积累的60篇拆解笔记成为提分利器。
制定"碎片时间作战图",将全天划分为12个学习单元,每个学习单元30分钟,日均有效学习时长从3小时提升至6小时。
04
总结
如今回望这段征程,最珍贵的不是那个编制,而是在绝望中重塑自我的勇气。
喂夜奶时背过的法律条文,孩子发烧时整理的时政热点,崩溃痛哭后继续书写的申论真题,这些碎片最终拼凑出一个母亲的倔强身影。
公考从来不是智力竞赛,而是意志力的马拉松。当你真正觉醒时,那些曾以为跨不过的山丘,都会成为回望时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