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4A2 “谢尔曼” 中型坦克于2000年作为交换从莫斯科地区伊斯特尔区的列宁诺-斯涅吉列夫军事历史博物馆【名称音译,或翻译“列尼诺·斯内吉里”博物馆】转交给胜利博物馆。经过在俄罗斯国防部第38研究所(位于库宾卡)的修复工作后,坦克得以保存并展示。可惜没有修复的前后对比,如果有更有说明效果。
胜利公园位于莫斯科库图佐夫大街旁的“俯首山”上,是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俄罗斯的胜利而精心打造的公园,是莫斯科最大的开放式公园。【没去过,只能转述,如果有误请告知。】
俯首山(俄语:Покло́нная гора́,比喻意为“尊敬地屈服山”) ,是俄罗斯莫斯科最高点之一,高171.5米。它的两个顶峰曾被谢通河分隔开,后来一个顶峰在1987年被夷为平地。1936年开始,该地区是莫斯科的一部分。现在建有胜利公园,里面展览着许多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过的坦克和其他交通工具。
在历史上,这座山具有很大的战略意义,因为它具有俄罗斯首都的最佳视野。它的名字来源于俄语,意为“俯首”(鞠躬),因为每个从西方来到首都的人都需要在这里致敬。1812年,在这里,拿破仑徒然地希望俄罗斯人能带给他克里姆林宫的钥匙。
这里保存相当多的军事装备,都是好东西,可惜不能为大伙全景展示该博物馆的所有展览装备。主要原因还是作者没这么发布,作者只是单拎了一件装备讲述这里的故事。今天的主角正是图中这位M4A2 “谢尔曼” 中型坦克。图片质量很高我们能从图中找出许多值得琢磨的细节。
车体前侧有明显的弹药擦痕如今一些局部冲突中也能看到同样的击穿击毁效果,似乎在感觉没有什么不同。很多东西方顶流坦克,都没能抵御住各类反装甲武器的袭击。原以为对付坦克最好的方式是坦克,现在似乎与二战处于同样阶段,都是跨行业竞争。你永远想不到,击穿坦克装甲的是什么武器。
在战争期间,根据租借法案,苏联收到了4102辆谢尔曼坦克,其中包括2005辆M4A2型。租借法案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向盟国提供军事设备和装备的计划,这些设备通常是以租赁或长期信贷的形式提供的。我们不去讨论租借法案对战争的影响,因为这个在俄内部也是一个非常不好讨论的事。
现在在G.O.R.A.博物馆【注:属于胜利博物馆的扩展部分。】展出的是一辆真正的战斗坦克。它的装甲多次经受了敌方37毫米炮弹的“考验”,更准确地说,是“耐用性”测试。仔细观察展品,可以清楚地看到炮弹的口径。
实际上,这辆谢尔曼坦克是遭到来自3.7厘米Pak 35/36(即3.7厘米德国反坦克炮1936年型)炮火攻击的。
这种炮的实物也展示在G.O.R.A.博物馆的露天展区中。
为什么是来自Pak 35/36反坦克炮,而不是来自早期的PzKpfw III坦克或是基于俘获的德国底盘制造的自行火炮呢?
原因就在于射击角度。
这是作者基于自己的材料,使用来自Yandex图片的免费资源制作的图片合成。
如您所见,火力是从下往上射击的。
前景中展示的是德国37毫米穿甲曳光弹的照片。正是这种炮弹对M4A2进行了射击。
根据资料显示,德军每个步兵师都有75门Pak 35/36炮。
根据网上的资料,德国炮兵经常把Pak 35/36称作“门槛锤”或“啪嗒声炮”,因为37毫米穿甲弹在遇到T-34的装甲时,常常会发生反弹,而在穿透装甲后,很少能彻底摧毁坦克。
然而,尽管如此,这种“敲门锤”(Pak 35/36的另一个昵称)对于击毁苏联的BT、T-26、T-37A、T-38和T-40坦克非常有效。
看来,在这个特定的案例中,Pak 35/36的两个昵称完全得到了验证。
37毫米反弹痕迹在博物馆中的M4A2 Sherman的炮塔和车体上清晰可见。
值得注意的是,在M4A2 Sherman的左侧车体上有一道旧的“愈合战伤”——一个炮弹穿透孔,这个洞在维修过程中被精心焊接修复。
只有在坦克的尾部,德国炮兵才成功击穿了装甲。
无法确定该坦克是否属于具体的军事单位。
然而,据了解,在战争期间,M4A2 Sherman坦克曾装备于第5独立卫戍坦克旅。该旅曾参与库尔斯克战役,并自1944年春季起参与了卫国战争的各大前线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