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商业化之路:波士顿动力的启示,云迹科技的突破

商业与生活 2024-12-21 21:18:55

文|朱晓培

01、商业化的难题

有了AI大模型加持的机器人概念股,无疑是2024年二级市场里最热门的板块,频频拉起集体涨停潮。

然而,机器人企业的真实生存状态,是不是像市场表现的那样一片光明呢?我们或许可以从机器人明星企业波士顿动力的经历,窥知一二。

自从1992年成立以来,波士顿动力在机器人开发领域持续投入,虽然还没有正式商用过一台,但总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融资。因为,总有投资者们相信,有一天,机器人会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

然而,就在今年4月,波士顿动力正式宣布停止开发液压人形机器人Atlas。要知道,波士顿动力在液压Atlas已经投入了10年。7年前,它第一次向世人表演的180°转体后空翻时,就掀起了机器人走进现实的猜想。多年过去,Atlas迟迟没有走进现实,反而让公司常年亏损,多次易主,辗转于谷歌、软银、现代之手。

波士顿动力的故事,鼓舞了很多机器人从业者,也给了他们重重一击。

有多少个公司可以30年不赚钱还能活下去?又有多少个公司能够允许在一款机器人上持续投入10年还不成功?在国内,可以说基本上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

哪怕是波士顿动力创始人Marc Raibert,虽然他在今年的一次采访中称自己不在乎商业化,但Atlas从液压向电驱的动能转换,却也有商业化的考量。

因此,机器人公司能不能赚钱,也就是商业化的能力,至关重要。但是,机器人企业如何商业化,如何提高自己的商业化能力呢?

或许,云迹科技公司在复合多态机器人领域的实践,可以为行业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日前,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布《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白皮书 —— 复合多态机器人(2024)》,云迹自主研发的复合多态机器人 “UP”,也是当下市场入编的首款产品。

02、AI大模型打通机器人的六脉神剑

1962年,美国万能自动化公司的第一台机器人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投入使用,标志着第一代机器人(含机械手臂)的诞生。此后,从汽车工厂的生产线,到大型仓库的仓储机器人,再到黑灯工厂,机器人开始大量取代人类的体力工作。

不过,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机器人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工业生产领域,也被称为工业机器人。“工业的”,或者ToB的,在投资者看来,往往就意味着,场景有限,客户有限,复购需求低,因此,在投资意愿不高。

虽然,后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服务机器人的概念,但由于智能化程度不够,机器人的功能和场景都是单一的、固定的,比如清扫、音乐、陪伴、语音控制等。

世界商业发展的底层逻辑,离不开“多快好省”这四个字。简单来说,一台机器人需要做到功能多、速度快、综合成本低,商业化的价值才大。

但如何让机器人做到“多快好省”?机器人如何从单一功能走向多功能,从低效走向高效,从不可靠走向稳定,从高价走向低成本?这一度是机器人行业共同的难题。而AI通用大模型的出现,让这一难题有了解决方案。

云迹科技公司CEO支涛认为,配备了AI大模型的机器人,相当于拥有了“六脉神剑”,即:自主力、学习力、交互力、适应力、情感力以及它将成为一个社会的角色,也就是“社会力”。有了这些能力之后,机器人就能成为复合型功能的机器人,完成各种各样不同的任务,全面进入人类的生活。其应用场景从ToB延伸至ToC时,其市场的潜力也就会无限放大。

云迹科技把这种配备了AI通用大模型的、具有“多快好省”特点的机器人,称为复合多态机器人。UP,也是云迹科技推出的首款自主研发的复合多态机器人,目前已经在酒店、医院、工厂等场景落地应用。

03、解构,一机多能

所谓复合多态机器人(Composite Polymorphic Robots),指机器人运用多模态大模型,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人类的需求,可根据任务随时改变形态,执行多种任务。而且,具备协作群智性,可通过网络协作提高服务效率。

简单来说,就是“一机多能,分时复用”。

云迹是如何做到“一机多能”的呢?要知道,生产线上拧螺丝的机械手臂只会拧螺丝,无法让它端咖啡。

云迹的解决方案是,把机器人解构成不同的模块。支涛说,人们总是希望能像孙悟空一样能够72变,能够有分身。人类不能分身,但是机器可以。我们可以把它分成大脑、腿、躯干、手等不同的部分,执行不同任务时,就用不同的模块进行搭配。需要用手操作的时候,腿就可以分离去做腿适合做的事,比如运送。又像戴森吸尘器,一个机身搭配了很多工具头,用来适应不的清洁场景。

当然,机器人要比吸尘器的技术复杂很大,其中最关键的部分是“大脑”,需要能够自主使用各种工具,推理分配任务、轻松应对多场景、多任务及个性化需求。为此,云迹给“UP”的主体部分配置了AI大模型,相当于一个智能体。而且,当本体算力无法满足复杂场景的多态输入和多态输出需求时,数据会传输至 “云脑”,由 “云脑” 为具身智能本体赋予更多“灵性”。

这样一来,“UP”就融合了移动与操作的双重能力,能够根据具体任务需求迅速改变自身形态,适应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比如,需要送物时就安装上载物箱,清扫时就换成拖把,收垃圾时就加一个垃圾箱,甚至还可以安装机械手臂等等。

比如现在酒店里常见的服务机器人,有配送机器人,也有清扫机器人,一家酒店往往需要购买多种机器人,是一项不菲的开支。但如果换成复合多态机器人,酒店就不需要再去配置各种机器人,只需要购买一台机器人,和多种工具头,这样就可以极大的降低购买成本。

再比如,以前人在生产线上相对固定,现在使用云迹UP机器人后,机器、物料、方案等要素可灵活变动,能随意组合形成生产线。数据显示,生产效率提升了 60%,管理成本下降 30%。

而当机器人变成了可以解构的复合多态机器人,与单一功能集群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模块化机器人相比,利用率更高,成本也越低,商业化的价值也就越大。

全球科技创新产业专家王煜全评价说,单个智能体无论多么出众,都难以走到下一级,就好比人类的创新是群体智慧的结晶。云迹科技在领域创新上始终领跑,复合多态机器人是一个朝着组织者(Organizers)逻辑进步的创新者(Innovators)。

04、价值潜力和服务平权

今天,住酒店的人已经对酒店的送餐机器人司空见惯,甚至在电梯里遇到了还会逗弄一番。不过,云迹科技CEO支涛看来,单纯的送餐,或者简单的一机多用,比如再加一个清扫功能,都不能让机器人的价值最大化。

支涛认为,酒店服务机器人一个最大价值,是它每天接收到的服务需求信息。

以前,酒店服务台接到客人的需求电话后,需要派员工过去帮助客人。而且,这些需求并不会被记录整理下来,对酒店后续的服务提升并不会有帮助。

但是,有了具有AI大模型功能的机器人系统,客人的问题会自动被收录进数据,一方面,机器人可以在无需任何外部的干预的情况下,满足客人的需求,比如帮助送水、送洗护用品,另一方面,还可以把这些问题归类分析,帮助酒店提升服务体验。

目前,锦江集团就接入了云迹科技研发的酒店智能体HDOS系统,并命名为“锦特儿“(JINTELL)。它具有AI大脑和具身智能的前沿技术。在服务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利用云迹复合多态机器人UP,自主使用送物舱、清扫舱、智能货柜等工具执行任务;另一方面,通过AI语音客服理解拆解并分配任务,并实现Human In The Loop智能调度。

而且,云迹机器人服务数字化系统HDOS,也跟美团的系统进行了打通,住店客人还可以随时查看自己外卖在酒店的配送情况。

在看到云迹科技复合多态机器人UP在酒店、医院、工厂等场景工作的情况后,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工业大学教授马楠认为,模态上的多样性和功能的复合性使得机器人具备了很强的鲁棒性,协同上面的群质性使得其实现人机交互的过程中,不断学习、越来越智慧,未来还可能赋予情商,成为社会中的一个角色。

支涛认为,从工具走向劳动者,再走向产业、社会,机器人正从单纯工具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社会角色的存在。而未来,当机器人拥有自己社会的角色,变成我们身边的伙伴时,我们也会享受到机器人带来的人口红利,经济迎来新的腾飞。

届时,人们关注人类权利的同时,也应该关注机器人的权利,比如:人格、路权、职业明确、不被干扰、财产安全等。对机器人服务平权的关注,本质上其实也是通过机器人弥补人力差异的服务不均,突破社会经济阶层限制,拓展人类生活与社会的可能性、提升人类对世界的改造能力。

“我们期待,复合多态机器人的普及将是服务平权的一小步,但会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步。机器人永远无法取代人类,人类应秉持让机器人承担人类不愿做、不能做之事以提升人类幸福感,期待机器人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幸福。”支涛说。

0 阅读:24

商业与生活

简介:关注创业者与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