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记不住,是因为你提出的问题不对,大脑中这个系统没被激活

迷彩的星 2025-04-11 18:30:48

你是否有过这种体验?看完一本书,你能记住的可能只是一两个能触动你的点。其他的内容即使再看一遍,也几乎记不住什么。

《无限可能》一书中说:我们的感官每一秒都会从周围的世界收集多达1100万字节的信息,如果试着立马理解和破译所有的信息,我们的大脑很快就会不堪重负。

所以大脑主要是一个删除信息的设备,它天生就会将一些信息拒之门外,通常情况下,意识思维每秒只会处理50字节的信息。

而什么样的信息能通过过滤器,是由大脑中的网状激活系统决定的。

引导网状激活系统的方法之一,就是问自己问题,这些问题能告诉网状激活系统哪些是重要信息,从而被大脑重视,大脑会聚焦搜集相关信息而被记住。

就像我怀孕那会儿,老公说之前他没有发现大街上有那么多的孕妇,当我怀孕以后,他看到到处都是孕妇。

这是因为我们的网状激活系统会通过一个被称为“习惯化”的过程充当信息的守门人,这一过程允许大脑忽略无意义和重复的刺激,并对其他的输入信息保持敏感。

很多时候,事物、答案就在那里,只是我们没有提出正确的问题,让焦点聚焦在答案之上。

我们的大脑总是竭尽全力的在四处寻找证据,以此支撑和证实我们的信念。

思考就是通过事物进行推理的过程,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会提出问题,然后回答问题。

如果我们提出的问题是消极的,比如“我记性不好,我不够聪明”。那我们的大脑就会收集各种证据来证明我们的记性不好,不够聪明。

实际上,这些消极的先入为主的观念,是对我们的限制,我们要摆脱这种束缚,勇于突破自我,才能拥有更高阶的自我。

虽然我们每天有数以万计的想法,但是我们给自己提出的主导问题只有一两个,这些问题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从而影响我们的内心感受,最终改变我们的人生态度。

比如我现在在学习写作,我就需要去问自己:怎么样可以更流畅地表达?如何可以提高内容的质量?

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我的大脑就开始聚焦于这两个问题,在以后的学习中主动去搜寻答案。

同理,在看一本书的时候,我们首先可以看看目录,大概了解一下这本书要讲什么内容,我们最想要学到的是什么,然后针对全书和每一章节提出问题。

在接下来看书的过程中,大脑就会刻意留意这些答案,让我们记住更想记住的东西,更多的内容。

0 阅读:2

迷彩的星

简介:喜欢看书与写作,留下思考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