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牛市,过去了10年。
现在恒生科技已经走牛。
老美进入降息周期。
黄金差不多到顶。
人民币也可能要升值了。
国内经济也要走出低谷。
川建国不主张战争。
2025年牛市来了。
政策因素
- 货币政策:央行明确有降息、降准安排,低利率环境持续压低无风险收益率,推动居民储蓄加速向股市转移,2024年居民存款规模超130万亿,少量转移就能为股市带来大量增量资金。
- 财政政策:财政部计划将赤字率提至4%,释放2万亿国债空间,叠加发改委的“设备更新”“以旧换新”等政策,消费电子、新能源车等内需产业链受益,刺激消费和拉动投资双管齐下。
- 监管政策:12月份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稳定楼市、股市,显示出中央对股市的重视,给市场参与者吃下“定心丸”,有助于提升市场信心。
宏观经济因素
- 国内经济:国内经济保持稳定复苏,逆周期政策延续,重点支持基建、地产等关键领域,地方优化金融市场机制,为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A股盈利增速有望超过10%,进一步提高市场估值。
- 国际经济:欧美经济增速放缓,美联储延续加息周期后可能转向降息,美元指数回落,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增强,外资倾向于流入人民币资产,如A股、港股等,带来估值回升。
市场因素
- 估值洼地:A股和港股经过长时间调整,估值处于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洼地,在欧美股市高估值甚至有泡沫破裂风险时,对国内外投资者吸引力增加。
- 资金流入:港股作为自由市场,外资进出便利,在美股见顶回落风险加大背景下,可能吸引部分外资流入,港股通也可能吸引南下资金配置港股,为市场提供增量资金。
- 市场风格多元化:2025年市场风格有望更加多元化,优质龙头股、品牌消费、新能源、科技、券商等板块有望表现良好,不同风格板块的上涨将带动整个市场的上涨。
行业发展因素
- 科技领域: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开源大模型DeepSeek V3取得突破,催生A股 AI应用端爆发,光模块、液冷技术等硬件需求激增,“AI+”公司迎来价值重估;苹果Vision Pro第三代预计2025年上市,推动元宇宙内容生态从概念走向落地,相关应用场景将全面开花。
- 消费领域:政策补贴叠加技术迭代,折叠屏手机、AI穿戴设备、固态电池车等产品引爆换机潮,消费电子板块业绩预增,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50%;文旅、医疗健康、银发经济等服务业领域,在政策支持和中产消费扩容背景下,成为新增长极。
市场情绪因素
当前股市虽经历了一定的低迷期,但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和政策的不断利好,投资者的情绪可能会逐渐好转。当市场出现明确的上涨信号和投资机会时,大量的资金将迅速涌入股市,推动股价上涨,进一步增强投资者信心,形成良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