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遗体今日火化,平鑫涛用生命助琼瑶完成最后的作品,意义深远

一叶素心 2024-12-06 15:55:10

琼瑶的遗体将于今天下午在台北二殯火化,下周一在阳明山进行花葬。

琼瑶的儿子儿媳遵照她生前的心愿,后事一切从简,不设灵堂,不公祭。

琼瑶走了,但她留给我们的思考意义深远,一个人究竟怎么面对死亡?让自己善终的最好方式又是什么?平鑫涛用生命助琼瑶完成最后一部作品——《雪花飘落之前》

这部作品与琼瑶以往的言情小说都不同,书里面涉及到了生与死这个宏大的主题,也回忆了琼瑶与丈夫平鑫涛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包括平鑫涛失智失能后琼瑶对其细心入微地照顾。

其实早在2002年后,平鑫涛的身体就逐渐出现不适,大病小病不断,先是患上带状疱疹,每日清创上药琼瑶亲力亲为,琼瑶却将丈夫照顾的极好。

直到2017年3月,平鑫涛已经失智,失能,卧病在床,无法动弹,在不舍与解脱之间,琼瑶选择了不让丈夫受罪,可这一决定遭到了平鑫涛子女的强烈反对。

琼瑶曾问过医生,丈夫失智后,她是不是丈夫最后一个忘记的人?

在琼瑶心里,她觉得丈夫最爱的人是她,她希望自己是丈夫最后一个忘记的人。

医生告诉她:“失智的人不会因为爱与不爱的排列,说不定他很早就把你忘了。”

琼瑶难过的点在于,她与丈夫恩爱几十年,老了老了,丈夫却失智忘记了她,而且这种忘了不是一时,而是永远地忘了。

她对丈夫有太多的不舍和不忍,在各种压力下,琼瑶最终将照顾权交由平鑫涛的子女,这一决定让她充满了愧疚与自责,曾一度想要结束生命。

有一次,她在梦里梦到了平鑫涛,平鑫涛捧着一沓稿纸,用命令的口气说了一个字:“写。”

之后,琼瑶开始思考丈夫梦里说的,也在思考将来的自己要是也卧病在床,无法动弹,这样的活着是否有意义?自己能否决定自己离开的方式?

一时间,琼瑶找到了活下去的意义,她好像获得了某种力量,她在心里默默地说:“鑫涛,谢谢你。”

在中国,我们向来忌讳谈论死亡,觉得那是令人悲伤和负面的事情,但每个人都会死,死亡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

以前看电视剧中,有些人为了不死炼制长生不老的药,那个时候还天真的想,要是真有这个药就好了。

现如今,医疗越来越发达,被药物和仪器吊着一口气,浑身插满管子,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如此没有尊严地活着真的有意义吗?

这个时候,琼瑶生前曾说的善终权值得人深思,但是一个人能不能决定自己的死亡方式呢?

我觉得,有两个方面的阻碍。

一方面,根据《医疗法》第六十条与《医师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医师对病人采取必要措施,不得无故拖延。”

有些时候,即使医生明知道没有病人没有抢救的意义,但还是要竭尽全力去抢救,哪怕是进行电击,被压断肋骨,进行各种鼻插管,胃插管,也不敢放弃治疗。

很大一个原因是,医生怕产生医疗纠纷,被家属控告“见死不救”,医生怕家属告。

另一方面,家属对于病人的不舍和爱,许多女子觉得只要老人还有一口气,能救就一定要想办法救,哪怕是用仪器维持生命,子女觉得这是一种孝顺。

有些老人卧病在床长达十几年,病人的这种治疗痛苦远远超过了子女对老人的爱,这种时候,生命只是被加工,被延长。

善终权说起来简单,实行起来还是有很大困难,真当到了失智失能的那天,家属不同意放弃治疗,医生也不敢主动放弃。

《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书中,罹患渐冻症的老教授莫瑞史瓦滋被学生问起:“你怎么可能随时做好死亡的准备?”

莫瑞说:“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会死,但没人当真……所以,每天浑浑噩噩过日子。但是,有个比较好的办法。当你知道自己会死,并随时做好准备,就可以真正地比较投入生活。”

也就是说,当我们无法决定自己如何死亡时,至少我们可以决定自己每天怎么活。

善终权的意义并非个人,子女,医师决定,也有待法律的跟进。

琼瑶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雪花飘落之前》意义深远,可以说是平鑫涛用生命助琼瑶完成最后一部作品。

在作品里,琼瑶提倡善终权,并不是倡导人们轻生,而是为那些失智失能,生命不可逆,已经没有治疗的意义的那些老人发声。

倘若有一天,有个人都可以自主选择离开的方式,何种形式的葬礼,那一定有琼瑶的一份功劳。

我想,当我们坦然面对死亡时,也就学会了如何活。

0 阅读:0

一叶素心

简介:时间是最伟大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