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里,我们每天都会和deadline打交道,选课有deadline,给老师交论文有deadline,参加比赛报名也有deadline。有些同学被deadline拖得焦头烂额,有的同学则认为没deadline的世界简直不可想象。那么,deadline真的是大学里的第一生产力吗?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公布了一项实验结果,称取消某些项目的截止日期之后,项目的申请量减少了一半。近年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组织绩效评审小组的管理人员都十分头疼,因为每逢deadline接近都会有庞大数量的申请蜂拥而来。现在,通过取消dead-line这一简单措施,地球科学类的四个项目的申请就下降了59%。据称,科学家们对此的反馈十分好,许多地质类科学家经常需要做田野工作,没有期限,他们可以更灵活地安排时间。“这样也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认真思考”,地球科学部一名官员亚历山大·艾森说。
打开英文书,准备读三章,刚坐下,想泡杯咖啡,泡咖啡的间隙刷了会儿微博,看到喜欢的综艺更新了,不由自主地点开看起来。转眼已经12点多了,书一个字没读,然后懊悔地去睡觉,明天起来却依旧如此。立志夏天到来之前要每天锻炼1小时,瘦掉20斤,做好了计划表,下载了运动软件,买了瑜伽垫。结果夏天都快过去了,软件用过3次,瑜伽垫还是新的,体重原地打转。于是再次下定决心,冬天到来之前再瘦成一道闪电......
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有80%的大学生和86%的职场人都患有拖延症。50%的人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开始工作。13%的人没有人催,不能完成工作。
在事情不紧急,或者事情难度较大但是时间宽裕时,人们常常会选择拖延完成事务,常常会选择逃避完成,或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容易分心,容易受到其他事宜的影响,而导致效率低下,恶性循环,导致进一步的拖延行为。想要提高约束力,那么就在完成任务时关闭手机吧,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任务,不要受到其他事情的影响和打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