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后裔,改名换姓各自逃命,600年后凭“相认诗”团聚四川

程思雨柔 2025-01-04 14:11:13

世人皆道成吉思汗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大帝国,却鲜有人知他的后裔们在元朝覆灭后的命运。当朱元璋的洪军攻破大都时,这些昔日的天之骄子,不得不改名换姓,四散奔逃。有一支后裔在逃亡前留下了一首意味深长的诗,诗中暗藏玄机,字里行间都是对血脉亲情的眷念。这支后裔最终去了哪里?

一、逃亡前的抉择

1368年农历正月,大都城内一片混乱。元顺帝托古思帖木儿正在为北逃做最后的准备,而此时的宫廷内却暗藏着另一番景象。

在皇宫西北角的一处偏殿里,铁木健的后人们正在秘密商议着逃亡的路线。这座偏殿名为"承运殿",平日里是铁木健一族议事的地方。

"今夜子时,陛下就要启程北逃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轻声说道。此人名叫孛儿只斤·铁木忽,是铁木健的长子,在元廷中担任过监察御史一职。

铁木忽的话音刚落,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嘈杂声。有人主张随元顺帝北上,有人则坚持要南下避祸。

"北上必死无疑!"一位身着青衫的中年人突然站了起来,他是铁木健的第三子铁木合。"朱元璋已在三十里外安营扎寨,若是大队人马一起北逃,必定会引起明军注意。"

这番话让殿内安静了下来。确实,以元顺帝的规模北逃,必定会引来明军围追堵截。而铁木健一族作为皇族旁支,若跟随北逃,恐怕会成为明军的重点打击目标。

就在此时,年近七旬的族老铁木札勒开口了:"依老夫之见,不如兵分几路。"他从怀中取出一张舆图,指着上面的几个地方说:"这里是泸州,这里是眉山,还有这犍为县,都是避难的好去处。"

"可是分散之后,日后如何相认?"有人担忧地问道。

铁木札勒笑了笑,从袖中掏出一张写满字的纸:"老夫已备下一首诗,诗中暗含我族身份,还有几处重要地名。只要记住这首诗,他日必能相认。"

就这样,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夜晚,铁木健的后人们分成了三支。第一支由铁木忽带领,准备取道汉中,再转向泸州;第二支由铁木合率领,打算从小路潜入眉山;第三支则由族老铁木札勒亲自带队,准备向犍为进发。

临行前,铁木札勒将那首诗誊抄了几份,分给各支人马。他特意叮嘱:"此诗万不可丢失,它不仅是我族身份的明证,更是日后相认的凭据。"

当夜,元顺帝带着数万人马浩浩荡荡地从大都北门而出。而在城南的一处偏僻门户,几队衣着普通的商旅也悄然离开了这座他们生活了近百年的都城。

为了避人耳目,他们将头发散开,褪去了蒙古装束,换上了汉人常服。从这一刻起,这些成吉思汗的后裔,正式开始了他们隐姓埋名的生活。

二、改姓余氏的深意

到了泸州后,铁木忽召集族人商议改姓一事。他让人取来了一本《康熙字典》,逐字翻看。当翻到"余"字时,铁木忽停下了手。

"这个'余'字有趣,上面一个'朁',下面一个'二','朁'字又是由'卜'和'八'组成。" 铁木忽指着字说,"八在我族有特殊含义,代表着八白宫帐,正是成吉思汗起家之所。"

这个发现让在场的族人都眼前一亮。更巧的是,"余"字的本义是"剩余"、"遗留"之意,正好暗指他们是元朝皇室的遗脉。

就这样,铁木健一族改姓为余。为了让这个姓氏更具说服力,他们还编造了一个祖先是春秋时期楚国贵族的身世。

1369年春,泸州知州刘敏之下令统计流民。铁木忽率先去报了户籍,自称是楚国后裔,世代经商。他特意挑选了一个偏僻的码头旁边的空地安家,那里正好背山面水,既便于做生意,又方便逃生。

不久后,铁木合也带着他那支人马到达了眉山。他们没有直接进城,而是选择了城外的一处山坳。那里有一片茶园,铁木合便让族人们学着种茶、制茶。

为了打消官府的疑虑,铁木合还特意让族人分批到达,每批不过三五人,看起来就像是普通的流民。渐渐地,这支余姓人家以善制茶闻名当地,倒也无人怀疑他们的来历。

至于族老铁木札勒带领的那支人马,他们来到犍为后,选择了一处叫做"双江口"的地方定居。那里两条河流交汇,地势开阔,最适合放牧。

为了让后人记住他们的真实身份,铁木札勒想出了一个妙计。他让族人们在建房时,将房梁上都刻上一个暗记——八个点围成的圆圈。这八个点代表着蒙古八白宫帐,圆圈则象征着永不断绝的血脉。

随着时间推移,三支余姓人家都在各自的地方站稳了脚跟。他们表面上是经商、制茶、放牧的普通百姓,实则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自己的传统。

比如在泸州的那支,每年都要在八月十五这天举行祭祖仪式,而他们祭拜的方向不是南方,而是朝向北方;眉山的那支人家虽然以制茶为生,但他们的茶叶包装上总会绣着八瓣花纹;至于犍为的那支,他们则在自家院子里种了八棵柳树,恰好围成一个圆圈。

这些细节,在外人看来不过是寻常百姓的习俗,但对他们来说,却是身份的象征,是血脉的印记。每一个记号,都在默默地诉说着一个不能说出口的秘密。

三、诗中暗藏的秘密

在元末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族老铁木札勒创作的这首"认祖诗"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精心设计的密码文书。

1370年春,铁木札勒在犍为的一座小庙里,召集了三支人马的代表,将这首诗的奥秘逐句道来。

"余姓原来帝王家",这句看似直白的诗句,其实暗含玄机。"原来"二字指向的是元朝,而"帝王家"三字则暗指他们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当时在场的族人还特意在"原来"两字上加了着重号,以示重要。

"洪军追散入西崖"一句,不仅交代了他们逃亡的原因,更暗示了逃亡的方向。"西崖"二字指的是西蜀一带,这也是为何三支人马都选择了四川落脚。

而"泸阳岸上分携手"这句,则记录了他们分道扬镳的具体地点。泸阳,就是今天的泸州。当年铁木忽一行人就是在这里与其他两支人马分别的。

更有意思的是"凤锦桥头插柳杈"一句。凤锦桥是当时犍为县的一座古桥,铁木札勒带领的那支人马就在桥边种下了八棵柳树。这八棵柳树的位置,恰好组成了蒙古传统帐篷的八角形状。

"散时犹如浪卷沙",这句诗不仅形容了当时逃难的场景,更暗含了一个约定:族人们要像沙子一样分散开来,但终有一天要如潮水般汇聚。

1371年冬,铁木忽在泸州设下了第一个"认祖据点"。他在城南开了一间布庄,取名"八方布行"。布庄的招牌上画着一朵八瓣莲花,这是他们约定的第一个识别标志。

同年,在眉山的铁木合也做了一件看似普通却意义非凡的事。他在自家茶园的正门上方,挂了一块写有"余园"二字的牌匾。这个"余"字的写法很特别,上面的"朁"字被特意加粗,这也是一个秘密的标记。

到了1372年春,族老铁木札勒又在诗中加入了新的暗号。他在"余字更无三两姓"后面补了一句"一家分作万千家"。这两句看似在说余姓人丁兴旺,实则是在告诉后人:虽然分散各地,但都是一家人。

为了确保这些密码万无一失,三支人马还约定了一个特殊的日子——每年农历八月十六。这一天,各地的余氏子孙都要在晚上点起八盏油灯,摆成八角形状。这个日子之所以选在八月十六,是因为它刚好是八月十五月圆之后的第一天,象征着家族虽然经历了"月缺",但终会"月圆"。

每次提到这首认祖诗,年长的族人都会提醒后辈:"字字皆是机关,句句都是路标。"他们要求族中子弟必须背诵这首诗,但不许写在纸上,以免落入外人之手。就这样,这首诗在余氏后人中代代相传,成为了他们认祖归宗的明证。

四、寻亲路上的新发现

1644年,明朝覆灭,清军入主中原。随着时局变迁,定居在四川各地的余氏后人也渐渐有了新的发现。

这一年冬天,泸州余家的一位族长在整理祖屋时,在一根老梁柱的夹层中发现了一本残破的族谱。族谱虽然已经泛黄破损,但依然能辨认出上面记载的一些重要信息。

这本族谱的特别之处在于,每一页的页眉都暗藏着一个"八"字的图案。更令人惊讶的是,族谱中还记载了一个秘密:在四川的眉山、犍为等地,还有许多与他们同源的余氏族人。

1650年春,泸州余家派出了几个年轻人,打着做生意的旗号,开始了暗中寻亲之旅。他们带着那首"认祖诗",沿着族谱上记载的路线,一路寻访。

这些年轻人首先来到了眉山。在当地打听时,他们发现眉山确实有一个以制茶闻名的余家。更巧的是,这家茶园的大门上方挂着一个特别的匾额,上面的"余"字写法独特,与族谱中的记载完全吻合。

1652年秋,一位在犍为经商的余姓商人来到泸州做生意。这位商人住进了"八方布行",看到店里挂着的八瓣莲花招牌后,专门找到掌柜说起了一件旧事。

原来在犍为的余家祠堂里,一直保存着一幅古画。画中画的是八棵柳树围成的圆圈,树下站着几个穿着特别的人物。这些人物的服饰虽然是汉装,但衣襟的暗纹却是蒙古传统的云纹。

这个发现让泸州余家大为震动。他们立即派人去了犍为,果然在当地找到了那座祠堂。更让人意外的是,祠堂的门楣上刻着"八方堂"三个大字,笔法与泸州"八方布行"的招牌如出一辙。

到了1660年,三地的余氏族人已经有了初步的联系。他们开始秘密传递信息,互通往来。为了掩人耳目,他们还特意成立了一个"茶商会馆",以做茶叶生意为掩护,实则是在暗中寻找更多的族人。

这个会馆的规矩很特别:入会者必须是姓余的商人,而且要会背诵那首"认祖诗"。更重要的是,入会时要说出自家祖传的一些特殊标记,比如房梁上的暗记、庭院里的柳树数量等等。

就这样,在清朝统治的两百多年间,四川的余氏族人一直在秘密地寻找着自己的亲人。他们将这些发现都记录在一本特制的账簿中,这本账簿表面上记着茶叶买卖的往来账目,实则是一本详细的寻亲日志。

五、最终团聚

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姓安居乐业。在这个和平年代,四川各地的余氏族人终于等到了公开寻亲的机会。

1950年春节,泸州余家的族长余德昌在一份地方报纸上刊登了那首"认祖诗"。这个举动很快得到了回应。短短一个月内,就有来自眉山、犍为等地的十几户余姓人家与他取得了联系。

1951年清明节,在泸州八方布行的旧址上,举行了一场特别的祭祖仪式。来自四川各地的余氏族人带着各自保存的信物齐聚一堂。有人带来了绣着八瓣莲花的老布匾,有人带来了刻有特殊暗记的门楣,还有人带来了记载族谱的古画。

这次聚会上,犍为余家的老人余明远带来了一个惊人的发现。他家祖传的账簿中记载,在四川还有第四支余氏族人。这支人马当年随铁木忽一起到了泸州,后来因故迁居到了重庆北碚。

1952年夏天,余德昌带着几位族人专程去了北碚。在当地一座叫"八角亭"的茶馆里,他们找到了这支失散多年的亲人。这家茶馆的主人姓余,祖上就是从泸州迁来的。

茶馆的后院里,竟然也种着八棵柳树。更巧的是,茶馆的匾额上"八角亭"三个字的笔法,与泸州八方布行的招牌如出一辙。

1953年八月十六,在眉山的余家茶园里,四支余氏族人举行了正式的团圆仪式。这一天,他们遵照祖训,摆出了八盏油灯。灯光下,一位老者将一本装裱精美的族谱递给了余德昌。

这本族谱的扉页上,正是当年族老铁木札勒留下的那首"认祖诗"。族谱中不仅详细记载了各支余氏的迁徙路线,还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照片。

1954年,四川省文史馆的研究员在整理地方文献时,意外发现了一份清代的地方志。地方志中记载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泸州、眉山、犍为等地的余氏族人,都有在八月十六这天点八盏油灯的习俗。

这个发现引起了文史工作者的注意。他们通过走访调查,终于还原了这个延续了近六百年的寻亲故事。事实证明,那些看似普通的习俗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动人的亲情纽带。

余氏后人在团聚后,决定将祖先留下的这些文物和史料妥善保管。他们在泸州建立了一个家族文物室,收藏了从各地收集来的实物证据,包括那块绣着八瓣莲花的布匾、刻有暗记的门楣、保存完好的族谱,以及那本记载着买卖往来的老账簿。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