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生于脾、根于肾、发于肝!3个中成药,一次性解决阳虚!

贾晓林说养护 2024-06-22 16:46:52

从古至今,补阳都是很多人重视的话题,然而很多人补了也没有什么用,反而出现上火、口腔溃疡、睡不着觉、手脚心热、烦躁冒汗等症状,有可能就是补阳的方向错了。

理解了“阳气生于脾、根于肾、发于肝”,想要正确的补阳,也就不是问题了;今天贾医生分别从肝、脾、肾这3个脏腑,阐述这三句话的含义,3个中成药,一次性解决阳虚!

1、阳气生于脾。

所谓的阳气,就是给咱们人体提供热量、推动人生命活动的力量,那这种力量从哪里生成呢?就是咱们的脾胃,脾胃是后天气血的源泉,吃进去的东西都需要经过脾胃的消化,成为能量被人体吸收,因此说阳气生于脾。

平时如果感觉身体怕冷、时不时的肚子痛、拉肚子,大便也总是不成形,肚脐眼一圈都是冰冰凉凉的,更有甚者出现呕吐的症状,那补阳就应该从脾入手,参考桂附理中丸。

2、阳气根于肾。

如果说阳气是一棵大树,那肾就是它的根,一身的阳气根源都在于肾,因此肾阳也被称为元阳、命门之火。生命之火的燎原燃烧,最根源的因素就在于命门之火的经久不衰,因此我们认为:阳气根于肾。

肾阳不足的朋友,往往会出现腰腿部嗖嗖发冷、小便清长起夜次数多,还容易出现下肢的水肿,对于男性朋友而言,可能就会表现出蛟龙难起、宗筋不振;女性朋友呢,就容易出现宫寒、月经疼痛有血块,此时补阳就应该从肾入手,参考右归丸。

3、阳气发于肝。

春季是最适合养阳的季节,因为万物生发,阳气也是升发的,因此春季适合养阳;而人体气机的发散,就是由春季代表的肝脏主管的,肝气往上走,阳气升发的顺利;所以说:阳气发于肝。

阳气不能正常升发,往往就容易郁而化火,导致情绪烦躁、容易发怒,还总是上火、眼睛肿痛等症状,此时补阳就应该从疏肝的角度出发,参考天台乌药散。

保养好咱们的阳气,就是保养咱们的性命;因此大家应该重视起来,有条理、有思路的补养。

当然,文中用药不能一味的套用,因为很多人往往病情复杂,脾肾阳虚、肝郁脾阳虚等等,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寻求医师帮助才是正确的选择。

2 阅读:185

贾晓林说养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