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教育很内卷,家长总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我们竭尽所能,把孩子送进最好的学校学习,让孩子上各种辅导班和兴趣班,我们希望孩子能够靠读书“上位”。
但可能许多家长都搞错了,因为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孩子今后人生过得好不好,全看父母有没有做到位。
有些父母即使给孩子提供好的教育资源,可孩子依旧很平庸,而且过得还不快乐,甚至还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为什么会这样呢?
很多时候是因为父母在小事上不断地消耗了孩子,导致孩子越来越自卑。
没自信的孩子,如何能有一个好前途呢?
(一)
都是家长,但对待孩子的态度却是千差万别
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小视频,一个小宝宝在厨房帮爷爷奶奶拿碗,结果不小心摔碎了一只碗,爷爷没责怪孙女,反而宠溺地笑起来,而这个小宝宝就高兴地把剩下的碗都扔到了地上,全碎了。
10秒钟的视频,全程没听到一句责骂声,奶奶最后还说:奈斯~奈斯~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而温馨的画面,一传到网上,却让无数网友破防了,他们感慨:为什么我小时候没有被这样温柔以待呢?
网友还分享他们的故事:“我爸因为我打碎一个碗,就猛地抽了我一巴掌,现在那个巴掌的疼,我还记得!难道我就不如一只碗重要吗?”
可能有人会说,以前经济条件不好,一个碗是很贵的,打碎了确实让人心疼。
但在孩子的内心,因为一件小事就被父母打是相当严重的“童年阴影”,他可能一辈子都忘记不了。
所以,心理学家才会说,“不幸的人,要用一生来治愈童年”。
像我有个发小叫小芳,她的妈妈脾气很大,还总是喜欢挑她错,但凡她做错一点事,就得骂她半天,有时候还直接追着她打。
所以,以前经常可以看到她们母女俩“我追你赶”的场景,在外人看来可能很搞笑,但对小芳本人来说是可怕的灾难。
我记得有一次上学,她忘记带课本了,是她妈妈送过去的。
本来她还挺高兴的,但没想到她妈妈一进教室就扇了她一巴掌,还骂她:“臭丫头,怎么总是这样粗心大意,真是笨死了,课本都忘记拿了,以后肯定没出息!”
小芳肉眼可见地沉下了脸,从此她成了被同学嘲笑的对象,慢慢地她不爱说话了,也很自卑,她总说“我肯定会像我妈说的一样,没出息”。
现在小芳也生儿育女了,但与妈妈的关系不好,不经常回去,而且过得也不是很幸福。
(二)
越没本事的父母,越爱在小事上消耗孩子
1、总是对孩子哭穷
我儿子有一个同学叫小志,他家经济条件确实不太好,特别是这几年经济下行,进账少、出账多。
小志妈妈经常跟小志哭穷,“我们家快付不起学费了,你就别总是想要买这买那了,能让你吃一口饭,已经很不容易了!”
每次学校组织春游、秋游,或者需要购买一些稍微贵一点的学习资料,他父母就会唉声叹气地说:“又要花钱,我们挣钱不容易,你要懂事,不要和别人比。”
小志自卑了,觉得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他总是想着“怎么样才能给家里省钱”,有一次他在学校发烧了,也不敢让老师告诉父母,差点昏厥了。
幸亏老师发现了,送医及时,不然真的可能有危险。
哭穷并不能让孩子真的懂事,反而会让孩子自卑,没法把心思用在学习上。
2、因一点小事,就批评孩子
有的父母对孩子要求很高,就像上文中小芳的妈妈一样,对孩子犯错“零容忍”。
他们以为不断帮孩子“纠错”,时不时靠批评来逼孩子上进,会让孩子变得更优秀,但其实这样反击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看不到希望,变得自卑。
这种消耗是相当严重的,孩子可能真的会如父母所说的那样“变笨”“没出息”。
3、随意对孩子发泄情绪
不知道家长有没有发现,其实有时候我们对孩子发脾气,并不是因为孩子做错了事,而是我们本身心情就不好。
我们内心有压力和焦虑,就容易把孩子当成了发泄的工具。
我自己也曾经犯过这样的错,比如我有时候和我老公吵架了,陪孩子的时候就容易发火,可能会无端地骂他们,幸亏后面慢慢调整了,才让孩子免受我的怒火。
任意对孩子发泄情绪是很严重的,孩子每天都被我们当成出气筒,只会越来越自卑、抬不起头做人,很难有出息。
希望我们都能引以为戒,不要犯上面3个犯错。
(三)
明智的父母会如何让孩子变得更优秀呢?
第一,多学习、多反思,做一个情绪稳定的父母。
想要做到情绪稳定确实很难,但如果想要我们和孩子都好,就必须去朝这个方向努力。
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最管用的就是尝试用“非批判且接纳”的态度来看待孩子,多看闪光点和优势,少看孩子的劣势。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建议经常读一读下面这一段话,如图所示,早晚读一次,慢慢就能发现自己不一样了。
当然除了这个方法,还得多学习一些情绪管理的方法,比如冥想、深呼吸、运动、心理暗示等方法。
咱们还可以做写情绪复盘日记,总之方法总比问题多,要多学习、多反思。
第二,会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与孩子交流。
想要孩子优秀,我们既不能惯着,也不能过于批评和打击,最好是用非暴力的方式来让孩子取得进步,建议看看《非暴力沟通》那本书。
比如看到孩子玩手机时,你可以说“我看到你今天回家后就直接坐在沙发上玩手机,已经有一个小时了。”
而不是说“你怎么一回家就只知道玩手机,真没点自控力,整天就知道玩!”
比如你工作时,孩子们正在吵闹,你可以这样说:“我需要你在我工作的时候保持安静,这样我能更高效地完成任务!你也想妈妈能有时间陪你玩,是不是?”
诸如此类的话术,让我们的沟通更高效,而且不伤害孩子。
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情绪稳定,而且擅长鼓励孩子的父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