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运河之都淮安的沿革地理之一(先秦)

淮安小当家 2024-07-17 10:24:44

  淮安,是一座拥有着2200余年可考历史的文化名城,作为运河之都的她,明清时期繁荣异常,在当时的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建置的沿革、地域的变化和地名的更替却使很多人在莫衷一是和人云亦云中,对关于淮安的许多人和事如水中望月、雾里看花。如淮安古名“淮阴”,今日有淮阴区,两个淮阴就压根不是一个地理概念。南北朝时置的淮安县和民国以后的淮安县、古淮安境内的射阳县和今盐城的射阳县都不是一回事。于是便有了写作本文的初衷,旨在帮助大家梳理历史时期的淮安沿革地理,当然并不希望写得枯燥无趣,于是基本每篇都配上了地图,是谓“图说”。受篇幅所限,重点将放在淮安所在的三淮及附近地区,曾隶属于淮安府或淮阴市的县区只略微带过。

  先秦时期――邗沟通江淮,吴楚育名城

  古淮安地区地处江淮平原的东北部,北频淮水,东临大海,南达大江。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著名的“青莲岗文化”。进入商周,淮安是淮夷的主要活动范围之一。淮夷是聚居在淮水中下游地区的一个土著民族,属于东夷大部落。淮夷中有很多支,如淮水东南岸的一支“干”,西周后干成为封国,即邗国(首邑在今扬州北乡),淮安便属于邗国;淮水北岸的“徐”支,也被封国,活动中心在今洪泽湖西岸、淮泗间的泗洪临淮一带。

  春秋初,邗国为吴所灭,淮安遂属江南吴国的属邑,然淮安的土著居民仍以淮夷为主。古淮安地区地处淮水、泗水尾闾,东临大海,南达大江。南船北上,可由大江入大海,由云梯溯淮而上,向北可由泗水而达齐鲁,向西北可由涡、颍水直达皖豫而入中原。其时,吴国北界淮水,吴军曾北伐徐、齐,史称“吴人伐谷”,可见淮安是吴国出兵北方的重要基地。

  公元前486年,也即周敬王三十四年,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争霸,开凿了邗城末口的运河,它由邗(今扬州北)由东北通向射阳湖,再折向西北,由末口(今淮安楚州旧城北)入淮,这就是著名的邗沟,也即大运河上最早开凿的一段。邗沟初创时期,淮河水床较邗沟为低。运河水流自南向北,一泻而入淮水,不利航行。于是后人在邗沟入淮处的末口立堰,以控制南北两侧水位,北上的船只由此渡堰入淮,后世称北辰堰(或北神堰)。

  春秋后期,吴国的疆土逐渐扩展,不但北越过淮河,甚至到达了今山东南部地区。然夫差黄池主盟以后,吴国盛极而衰,最终被越王勾践所灭。包括淮安在内的吴国之地遂归越国。

  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楚又灭越,淮安随之归楚。从此时算起直至秦末,其间100多年淮安终属楚地,虽无属吴时间悠久,但这100多年却是淮安所在的淮河下游地区最初得到开发并接受楚文化洗礼的时期,故而后淮人以“楚人”自居,有“古楚淮阴”、“楚州”之称。

0 阅读:0

淮安小当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