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运河之都淮安的沿革地理之五--隋唐

淮安小当家 2024-07-17 10:24:42

  隋唐――淮水东南第一州,淮阴山阳的分置和合并

  北周大定元年(公元581年),杨坚篡周,自立为帝。8年后,灭南陈,统一中国。隋初,设州、郡、县三级地方政权,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郡留州,以州领县,改为二级制,同年置楚州,治淮阴(今淮阴区码头镇)。这样,淮安历史上一个有重要意义的二级政区地名出现了!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炀帝废州置郡,以郡领县,仍为二级制,设江都郡治扬州,领江淮、江南一带的16县,古淮安境内的山阳县(淮阴县并入)、安宜县、盐城县、盱眙县属之。此外涟水县(含今淮阴区东部)属治所在连云港西南的东海郡,淮阳县(辖有今淮阴区西部和泗阳)属治所在宿迁东南的下邳郡。

  唐代的实施道--州--县的三级体制。楚州从属于设在扬州的淮南道,下领山阳、淮阴、安宜、盐城、盱眙五县(图7)。同时期同楚州隔淮相望的是河南道泗州(治古泗州城,即盱眙县城淮河对岸),涟水、宿预(含今日淮阴区主体和泗阳)等县属之(图8)。

图7:盛唐时的楚州

图8:盛唐时的泗州

  隋大业年间,洛阳至扬州的漕运要道---大运河凿成,境内遂成为漕运重要孔道,也直接促就了楚州城的崛起。由于通济渠的修筑,泗水作为水运干线的地位被大大削弱。正是在这种运口变迁的历史地理背景下,淮阴、山阳两县历经了数度的合并。隋初置楚州,治所在淮阴故城,开皇十二年移至山阳县。淮阴县第一次并入山阳是在隋炀帝时期,入唐后分置;第二次并入是唐武德年间,历43年而又分置。这两次的合并和分置,从侧面反映了位于末口,辖有淮阴、山阳、盐城、安宜、盱眙等县的楚州城已经取代淮阴故城,成为江淮地区重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此时的楚州城是著名的近海港口城市,商品贸易十分兴旺,甚至吸引着大食、新罗等国的海外商人来此贸易。楚州以其繁华,被大诗人白居易赞为“淮水东南第一州”。而与楚州城近在咫尺的淮阴城,也是“秋灯点点淮阴市,楚客联樯宿淮水”。

  如此说来,即便是“楚州”这一地名,也是先为淮阴故城所有,后随治所的东移而为山阳所用,淮阴山阳的几度分合也印证了这一点。

0 阅读:0

淮安小当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