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毛主席见陈赓,问:听说你老给人起外号,有这回事吗

理嘉评历史 2023-10-28 12:32:11

陈赓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教育家。

在部队的时候,陈赓是出了名地胆大,甚至还在开会时喝过毛主席的茶,“偷”过朱德元帅家里的苹果。

不仅如此,陈赓还非常喜欢给别人起外号,当初毛主席接见陈赓的时候就问他:“听说你总是喜欢给别人起外号,是这样吗?”

陈赓憨笑道:

“主席,确实有这么回事,我们386旅政委王新亭被叫做‘瞎子’,386旅参谋长周希汉我叫他“瘦子”,我也有自己的外号,他们都叫我陈瘸子。”

陈赓的回答体现了他幽默的性格,从他给部队长官起的外号也能从侧面反映出他们的性格。

虽然陈赓喜欢给战友起外号,但他对战友的仁义和对自己的严格却感染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大将陈赓的革命之路

陈赓小的时候就被家人送去私塾读书,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母亲便盼望着陈赓能够早日继承家业。

值得一提的是,陈赓的父亲曾是湘军将领,所以陈赓早年间就已经受到了部队文化的渲染。

在他的眼中,人民的利益始终高于一切,于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陈赓断然选择成为一名军人。

陈赓通过何叔衡认识了同样满怀革命抱负的毛主席,两人迅速成为好友,在革命精神的熏陶下,他很快加入中国共产党。

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陈赓前往大名鼎鼎的黄埔军校学习,因为他在学校中的表现突出,后来他和蒋先云还有贺衷寒并称为“黄埔三杰”。

陈赓在进入黄埔军校之前已经有了在湘军中锻炼的经验,而且他本人风趣幽默十分招人喜欢,很快他便成为黄埔军校中风云人物之一。

陈赓在军校的出色表现获得了孙中山夫妇的赞赏,而且当时担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同样相中了这位成绩优秀的少年,多次想要将其招入自己的麾下。

说起蒋介石对陈赓的喜欢还要从一件事说起:

其实陈赓进入黄埔军校之前首先进入了湘军陆军的武讲堂,不过很快他就发现武讲堂的教学条件落后,根本就不像是一个专业的军事学校。

而且军阀创办的武讲堂不许学生从事革命活动,这让救国心切的陈赓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终于,陈赓在两党合办的黄埔军校中看到了希望,但是他想去黄埔的意愿却遭到了讲武堂的打压。

害怕自己错过机会的陈赓毅然加入了黄埔军校,最终也让自己付出了被讲武堂开除的代价。

当时陈赓就找到蒋介石说:“讲武堂的学院非常希望进入黄埔军校学习,但是讲武堂并不希望学员流失,所以我建议将讲武堂并入黄埔军校!”

蒋介石被陈赓惊了一跳,回过神来再看看这个小伙子,他的身上的确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于是蒋介石顶住了讲武堂的压力,将陈赓安排到了黄埔一期二队。

道不同不相为谋

可能蒋介石做梦也没有想到,就是眼前这个有点“莽”的小伙子会在日后救自己一命。

国共合作之后很快便吹响了革命军东征的号角,蒋介石此次亲自奔赴前线督战。

不过广东革命军在进攻陈炯明叛军时战败,对方直奔蒋介石的总指挥部,蒋介石打了败仗自觉无法向孙先生交代于是便想着以身殉国。

就在这关键时刻,陈赓站出来劝说道:

“蒋校长,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只是丢了一个师,还有机会。”

之后为了救蒋介石,陈赓硬是背着他“杀”出了一条生路。

为了报答陈赓的救命之恩,蒋介石希望将陈赓调到自己身边当内卫参谋,甚至要求陈赓脱离共产党加入国民党。

早就看透国民党腐败和蒋介石野心的陈赓又怎么会答应?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陈赓便与国民党彻底决裂,和蒋介石分道扬镳。

南昌起义中,陈赓作为起义营长冲在最前面,他很不幸在这场起义中受伤,不得不前往上海疗养。

伤好之后,陈赓就加入了上海的地下党组织,当时在周总理的指挥下,上海地下党与敌人展开一轮又一轮的较量。

如果说当时陈赓没有受伤留在上海,那么他前往苏区必定能够立下更多的战功,在授予军衔时将会得到更加靠前的排名。

但是陈赓并不在意这些,他心中只有打跑敌人,只有革命理想。

陈赓因为腿伤被送往上海治疗,但由于伤势较为严重导致腿部功能无法完全恢复,所以陈赓后来有了“瘸子”的外号。

虽然陈赓腿部受伤,但是他在红军长征期间先后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他并没有因为腿瘸丧气,反而陈赓经常把笑容挂在脸上,自嘲“瘸子”的同时还不忘给别人起外号。

陈赓的感情生活

其实陈赓的感情生活并不顺利,当初已经立下婚约的他直接给了女方一笔钱,要求解除婚约,成为了“逃跑新郎”。

陈赓去苏联学习回国之后被任命为特务营营长,当时陈赓指挥的这个营中大部分都是工人,全国第五次人民代表大会结束之后,陈赓便遇到了王根英。

王根英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户家中,童年时期的王根英为了贴补家用就在一家外国人开的纱厂里打工。

当时共产党上海党支部正在发展中,当时的王根英早已见过外国资本家剥削民众的丑恶嘴脸,她深知想要救国就要改变现在,就要革命。

王根英十分好学,很快就在纱厂的团支部中做出了成绩,被任命为团支部书记。

因为主张工人权利,组织罢工,王根英得到了工人群体的信任,最终被任命为工会主席。

五四运动爆发之后,王根英在面对镇压时丝毫没有畏惧,在起义运动中,王根英早已从一名工人蜕变成为一位伟大的革命工作者。

在革命的过程中,王根英与当时正在教书的陈赓认识了,因为两个人有着共同的革命理想和抱负,所以他们很快便确定了恋爱关系。

因为当时正处于战争时期,两个人在一起的过程并不顺利,在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王根英不幸在敌人的刺刀下牺牲。

陈赓后来与第二任妻子傅涯在河北结婚,虽然当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不过两人在有了孩子后感情变得更好。

喜欢取外号的大将

在战场上爱拼敢拼的陈赓虽然多次负伤,但这些伤丝毫没有影响陈赓的乐观性格,甚至在战友面前会经常开玩笑。

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当时陈赓就在赫赫有名的386旅担任旅长。

当时陈赓身边有两个重要人物:分别是386旅的政治委员王新亭和参谋长周希汉。

王新亭,湖北孝感人,因为父亲早逝,所以年幼的王新亭不得不早早扛起家庭的重担,最后王新亭跟随革命的洪流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为红军中的一名战士。

王新亭十分聪明,成长很快,他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就成长为红军的高级将领。

红军改编八路军后,王新亭在对日作战过程中屡立战功,甚至有些日本人听到他的名字就吓破了胆。

因为王新亭眼镜度数十分高,所以他在386旅中的绰号就叫做“瞎子”。

周希汉作为陈赓的参谋长身材却十分瘦小,所以陈赓经常叫他“瘦子”,因为营地中已经凑齐了“瘸子”“瞎子”“瘦子”,所以有人称陈赓的部队为“三子部队”。

就连毛主席听到陈赓对于“三子部队”的解释时都不由说到:“这些外号还挺适合你们的。”

结语

陈赓是一位出色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他见证了中国革命事业走向高峰,同时他的精神和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让他们意识到保家卫国和奋斗向前的重要性。

在革命的道路上,陈赓痛失爱人,身负重伤,但这些都没有击退他心中那颗燃气革命烈火的心。

不仅如此,陈赓也是我军当中阳光和幽默的将军之一,很多时候,一个领导人就是要依靠自身的感染力化解周围人心中的痛苦,这应该是一个优秀领导必须具有的素质。

他就是这样一位风趣幽默的大将,同时也是一位深得大家喜爱的元勋。

即便是陈赓被我党从朝鲜战场上召回之后,依旧没有放松自己,他通过努力创办了一所军事工程学院,为祖国培养现代化军事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

对他来说,创办学校和打仗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军事学校的教育就是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陈赓是少数连蒋介石都不敢动的大将,他的传奇一生将永远刻在历史丰碑上,供后人学习和追随。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