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慧被捕枪决时并没有当场死亡,她还有一口气尚在,是我后补的两枪彻底断送了杨开慧的性命。”
1970年,湖南岳阳地区,一位满脸沧桑,名叫姚楚忠的老人在经历了长达40年之久的劳改之后,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万般悔意之中说出了当年杨开慧遇害的真相。
主席之妻、革命烈士,英雄就义的背后隐藏着更令人震惊的故事,这是连毛主席都未曾知晓的真相。
那么,杨开慧遇害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又是怎样的力量支撑着这位湖南女子在革命道路上走下去的呢?
一、不幸被捕,壮烈牺牲“报告长官,上午枪决的那名女子现在还没有死绝,留着一口气在。”
1930年11月14日,国民党军官晏国务刚从刑场上回来,还未歇息片刻,听到手下的通报之后极其不悦。
晏国务只能派手下副将姚楚忠去查看情况。
待姚楚忠和几名国民党士兵到达识字岭刑场之后,便发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
中枪的杨开慧趴在地上,鲜血流了一身,她正在地上缓慢挪动,身下的草地都被染红,手里全是硬泥,嘴里满是沙子,模样痛苦不堪。
姚楚忠看到之后没有丝毫犹豫,快步上前,朝杨开慧开了两枪。
方才还在奋力挣扎的女人瞬间就不动了,硬挺挺的维持着匍匐的动作。
新鲜的血液沿着先前干涸的血迹流了下来,杨开慧的衣服全然不成样子。
她就这样牺牲在了风华正茂的29岁,以极其惨烈的方式终结了革命生涯。
自从事革命事业开始,杨开慧便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可是她没想到,死神会来的这么快。
1930年10月20日晚,杨开慧赶回家中为儿子庆生,孩子是她每日在战战兢兢的生活中坚持下去的动力。
谁承想,国民党军官何键一直派细作跟踪杨开慧,在掌握了她的行踪之后,将其抓捕。
杨开慧就这样落入了敌人的圈套之中。
由于身份特殊,何键并不打算立刻处决杨开慧,他故意放出消息,想要借杨开慧这条“大鱼”钓来更多的共产党人。
可杨开慧向来都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也自然不会被何键的糖衣炮弹所蛊惑。
在何键要求她登报宣布与毛主席断绝关系时,杨开慧果断拒绝,宁死也要成全“润之革命道路”。
迫于舆论,南京政府不敢轻举妄动,只能下令让何键对杨开慧缓刑。
好不容易将毛主席的堂客(湖南话,意思是妻子)抓到了手里,何键岂会轻易放手?
况且,他从来都不是什么正人君子,杨开慧这般行径让何键感觉丢了面子。他心里也暗下决心,非杀杨开慧不可。
几日之后,何键决定对杨开慧公开处刑,更做出了暴尸三日的决定。
11月14日,在一番游行示众之后,杨开慧被押到了识字岭,数名刽子手做好了准备,就等何键一声令下,方可行刑。
“砰砰砰”,几声枪响,杨开慧倒地,子弹进入皮肉的声音清晰可见,她的生命也在悄然流逝。
当报纸上刊登了杨开慧身死的消息之后,远在井冈山的毛主席才知晓这一噩耗,悲痛欲绝。
恍惚之间,他仿佛看到了当年的少女杨开慧,言笑晏晏,回忆起了两人以往的情谊。
二、志趣相投,心生爱意1901年,杨开慧出生在书香之家,其父母都有着很高的文化水平。
不同于普通家庭,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受到了新思想的教育和影响,对传统封建的糟粕嗤之以鼻。
从小,杨昌济对杨开慧的要求便不是所谓的“大家闺秀”、“闺中淑女”,她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无拘无束的读书。
好在杨开慧也十分懂事,在学业上很是用功,从来都不曾懈怠过半分。1913年,杨昌济到湖南第一师范担任老师,举家搬迁。
彼时,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身为杨昌济爱徒的毛主席与杨开慧有了接触机会。
和其他男生有所不同,毛主席身上有股浑然天成的气质。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之下,毛主席和杨开慧逐渐熟络起来。
好景不长,由于职位要求,杨昌济前往北京大学伦理学任教,杨开慧也随着父亲来到了北平。
不久之后,完成学业的毛主席受到了当时局势的影响,放弃了前往法国留学的机会,决定留在北平。
杨昌济得知此事之后,也帮忙给毛主席张罗工作,把他和杨开慧放到了一处。
怀春的少男少女本就对彼此有所好感,加之共同漂泊在他乡,更能催生出不一样的情愫。
那时的人们都颇为含蓄,谁都不好意思捅破这一层窗户纸。毛杨之间的感情直到杨昌济去世之后才表露出来。
一首《虞美人》让毛主席得以表达自己的情丝,聪明机智的杨开慧透过诗词本身开到了毛主席大方袒露出来的心意,明白了他的意思。
从那以后,两个人便开始深入了解,尝试着交往。
当时,国内救国运动频发,毛主席等人持着“笔杆子拯救国人思想”的观点,开始了思想文化运动。
而行之有效的办法将就是创办书社,既能够为创作带来便利,又能够让仁人志士们有一个落脚点。
但那时候的毛主席哪里来的钱办书社呢?
杨开慧得知他的想法之后,表示十分理解,二话不说,拿出了杨昌济死后亲朋好友吊唁的钱给毛主席。
杨开慧的种种付出都被毛主席看在眼里。
惺惺相惜的两人在1920年举办了一场简单朴实的婚礼。
小小的宿舍内,被杨开慧细心粘上了喜字,被子也换成了平日里不舍得盖的。
在三三两两的好友和挚亲的见证下,身为新时代女性的杨开慧与毛主席正式完婚,两人多年的爱情长跑迎来了圆满的结局。
三、投入于革命事业短暂的幸福并不能够让毛杨二人忘记家国之仇,来之不易的好日子更能激发人内在的潜力。
与毛主席喜结连理之后,杨开慧就决心做一个贤内助,完成好一切后勤工作。
日常的生活起居,完全不用毛主席操心,他只需要将心思放在革命事业上。
除了照顾丈夫和孩子意外,杨开慧主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中,更是时常往联络点跑,传递革命信息,其中就包括毛主席整理的文献。
闲暇之余,她就给群众宣传革命思想,鼓动人民加入到共产党的行列之中,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在居无定所,整日漂泊的日子里,杨开慧为毛主席生下了三个儿子。
1927年,大革命失败,这彻底推翻了毛主席以往的想法,让他真真切切的意识到“只有枪杆子里才能够出政权”。
谁手里握着枪,谁就得到了主动权,共产党队伍要进行武装斗争。
带着三个孩子,会使得整个队伍的行进速度变慢。况且,妻儿在身边也会导致毛主席无法全身心的投入战斗之中。
百般考虑之后,杨开慧带着孩子回到了长沙,与毛主席开始了分居的日子。
奈何秋收起义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整个共产党都陷入了艰难境地。
关键时刻,毛主席只能带着部下往井冈山转移,修改以往的作战计划。
对于毛主席率领的这些个“残兵败将”,国民党根本都没有将其放在眼里,认为他们翻不起什么水花。
奈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泥泞之中发展了起来,甚至一度威胁到了国民党的存在。
毛主席成为了蒋介石的眼中钉,杨开慧也难逃一劫,被何键以此种残忍方式无情杀害。
杨开慧牺牲后,毛主席以三个儿子的名义为其立了墓碑,自责道“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在后来写给李淑一的诗词里,毛主席称呼杨开慧为“骄杨”,对其牺牲深感悲痛与壮烈。
直至姚楚忠的一番话,才把隐藏了整整40年的真相公之于众,让毛主席得知了杨开慧真正的死因。
1974年,杀人凶手姚楚忠得到了法律的制裁和审判,被处以死刑。
多年来的梦魇让姚楚忠辗转反侧,终日活在悔恨之中,迟来的坦白让他完成了的一辈子遗愿。
难以想象,在濒死之际,杨开慧是忍着怎样的绝望在困境中挣扎。
彼时,她是否想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毛主席?是否想到了自己尚还年幼的三子?是否想到了还未成功的革命事业呢?
小结身为革命道路上千千万万个领路人之一,杨开慧用自己的生命与血汗泪谱写了一首年代绝唱。
她慷慨赴死的决绝背影让毛主席一生惦念,也让后人感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和感动。
她是战乱年代之中绽放的一抹瑰丽之色,试问这世间有多少女子能够像杨开慧这般英勇赴死呢?
杨开慧忠诚果敢、不惧死亡的大无畏精神会永远镌刻在国人的心中,给这万般艰辛的革命历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我们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