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发生在韩国的戒严闹剧,让韩国百姓仿佛回到了四十四年前的光州,可尹锡悦终究还是不如他的前辈全斗焕,“首尔之冬”最终也没有按照剧本发展。
更讽刺的是,1980年光州事件发生后,还是法学生的尹锡悦在校内组织的一次模拟法庭上,判处全斗焕无期徒刑,这六个小时的戒严风波难免会让人再次想起1980年同样因戒严而引起的光州“无限制格斗大赛”,而全斗焕作为大赛的策划者,在光州事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光州事件又缘何而起呢?
从全小将到大权在握的司令官全斗焕的童年非常坎坷,出身贫穷,当时的朝鲜半岛是日本的殖民地,他8岁时为了躲避战乱,一路辗转来到中国吉林,一直到1941年才回到家乡。颠沛流离的生活,让年幼的全斗焕在内心深处埋下了一定要出人头地的种子,这让他的思想变得非常激进,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特别是当他顺利入学陆军士官学校后,出人头地的念头愈发强烈。
在士官学校,全斗焕利用各种手段笼络了一批同学,并组建了一心会的前身“五星会”,并给自己起了一个非常形象的代号——“勇星”。这也是日后全斗焕重要的军事力量,毫不夸张地说,全斗焕当政后,他麾下几乎所有的高级军官都出自这个组织,时至今日,这个组织依旧影响着韩军的发展。
但这样一个组织并非全斗焕的目标,他一直渴望至高无上的权利,并为此不断寻觅良机,而他苦苦寻找的机会在1961年悄然到来。
1961年5月16日,朴正熙发动军事政变建立军政府,而此时的全斗焕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底层军官,当他得知朴正熙发动军事政变的消息之后,他意识到,他的机会来了。
他利用自己在士官学校的人脉,组织军校学员公开支持的军事政变,并在首尔举行大规模游行,这一系列狂热的举动也让全斗焕进入朴正熙的视野,成为其名副其实的马前卒,也让他从此有了“全小将”的外号。
朴正熙
在搭上朴正熙这股“东风”后,全斗焕的人生迎来了高速发展期,一路高歌猛进,在韩军中混得风生水起,成为韩军中最大的黑马,深受朴正熙信任,从上尉一路升迁,在他46岁那年正式升任少将并担任司令官要职,是当时韩军中最年轻的将军,更重要的是,他掌握的部队是韩国军队最锋利的矛,权限更是大得惊人,在特殊时刻可以直接控制韩国国内一切与安全相关的重要事务。
除了深受朴正熙信任外,全斗焕与驻韩美军保持着密切且良好的关系,他曾多次参与美军组织的军事行动,也曾前往美国进行培训学习,他也非常清楚驻韩美军在韩国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从最初的全小将到手握大权的司令官,此时的全斗焕内心也有了更加宏大的梦想,他不再满足于军衔职务的提升,他渴望更大的权力和更高的地位。全斗焕在军校时期组建的“五星会”在这时开始发挥作用,而这一切也离不开全斗焕独特的个人魅力。
有福同享,有难独当全斗焕虽然升迁速度惊人,但他有非常丰富的基层军事主官经验,在韩国的常规部队以及特种部队都工作过,也有过实战经验,所以他对待麾下的士兵非常好,从不克扣士兵的功劳和薪水,在这在上级军官欺负虐待士兵蔚然成风的韩国军队中算是一股清流,正因如此,全斗焕拥有对他绝对忠诚的部下。
同时他在学校时期组建的“五星会”,在他的运作下,这一组织的成员虽然没有什么高官,但几乎都身居要职,手握兵权,组织中的核心人物,大多担任首尔地区卫戍部队的指挥官。
手握强大的力量还远远不够,全斗焕深知要想实现他内心深处的目标,关键在于他所掌控的部队要对其绝对忠诚。
作为从底层部队逐级升迁而来的全斗焕深知基层士兵需要的是什么,在他升任少将后,他从士兵待遇、升迁渠道、生活保障,三方面入手,要知道韩军底层士兵的日子过得非常苦,不但饮食标准低,十天半个月见不到荤腥,薪水还有可能被上级长官克扣,想要升官更是难上加难。
全斗焕一改韩军高级军官骑在底层士兵头上作威作福的“传统习俗”,他主动与底层士兵交流,努力为其提高待遇,甚至是自掏腰包补贴士兵,同时大力改善伙食标准。
对于那些一直追随他的人,全斗焕更是毫不吝啬,比如卢泰愚,作为五星会元老级人物,从军校时期就跟随全斗焕,在全斗焕升官后,卢泰愚在其多方运作下担任集团军参谋长,其余追随全斗焕的人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升迁。
全斗焕的这一系列举动让他拥有一支对他绝对忠诚的军队,为其后续计划提供了有力保障。
1979年12月12日,对韩国、对全斗焕而言都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不久前朴正熙被刺身亡,韩国政局陷入动荡,全斗焕也意识到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就此到来,在他的组织下,他的亲信发动了双十二政变,上演了“黄袍加身”的戏码,全斗焕成为韩国的实际控制者。
韩国再次迎来了继朴正熙之后的又一位军事独裁者。手握最高权力的全斗焕并没有忘记跟随的军官士兵,他兑现了当初有福同享的承诺,跟随他的人几乎都升迁至高位,底层士兵的福利待遇更是得到了极大提升。
但全斗焕效仿朴正熙实行军事独裁引发了韩国民众的强烈不满,这直接导致了此后震惊韩国内外的光州事件的发生。
光州事件见“忠诚”1980年5月17日,距离全斗焕双十二政变仅仅过去了半年,此时的全斗焕虽然手握大权,但他并非韩国名正言顺的统治者,更像是幕后操作者,为了让自己的统治更加合法,也为了从幕后走向台前,他向全国发出了戒严令,禁止一切政治活动,而这一戒严令也成为了光州事件的导火索。
在戒严令发出不到24小时之内,韩国民众一片哗然,各地发生了规模不一的抗议活动,其中尤以光州的抗议活动最为激烈。说起光州,生活在这一区域的韩国百姓或许从骨子里就有敢于反抗的基因,在日本殖民时期,光州是朝鲜半岛地区最先提出反殖民反日占的城市,在历次重大历史事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但可惜的是,他们碰上了全斗焕以及对他绝对忠诚的韩军。
1980年5月18日,由光州学生等各界人士组成的数千人抗议队伍,在校园等公共场所举行示威活动,要求全斗焕尊重韩国法律,拒绝军事独裁。此时的全斗焕刚刚签署了一则命令,批准采取“一切强制措施”遏制示威行动,对全斗焕绝对“忠诚”的韩国军队,自然是不折不扣执行命令,光州无限制格斗大赛就此拉开序幕。
5月18日当天,全斗焕的嫡系部队进驻光州市区,与参与抗议的学生发生正面冲突,军队士兵没有丝毫心慈手软,军棍挥舞,拳打脚踢,直接驱散抗议队伍,当场逮捕数十人。光州市民也不是吃素的,直接抢夺军火库以及兵工厂,原本只使用冷兵器的“无限制格斗大赛”演变为了使用热武器的武装冲突。
从5月18日到28日,整整十天,抗议活动愈演愈烈,全斗焕的耐心也被消耗殆尽,他任命自己的亲信苏俊烈为戒严指挥官,并批准军队可以使用重型武器装备攻击市民。
5月27日,大批韩军进入光州,并直接对市民开火,为了驱散人群,全斗焕还派遣了武装直升机对光州市民进行攻击。尽管光州市民组织起了一批反抗队伍,但在职业军人面前,这些小动作根本无法影响大局。5月28日,在付出了百余人身亡、上千人受伤、数千人被拘捕的惨痛代价之后,光州事件以全斗焕的残酷镇压宣告结束。
光州事件再次印证了韩军对全斗焕的绝对忠诚,建立起了其在国内的威严。事件结束后,全斗焕顺利担任总统职务,在他49岁那年实现了他的终极人生理想。
光州事件虽然结束,但其的影响却非常深远。1988年,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全斗焕卸任总统职务,离开政坛,同时他宣布为光州事件造成的伤亡负责,并将个人财产全部捐出。但韩国民众对其这一系列行为并不满意,强烈要求公开审判,1996年,全斗焕因为光州事件被公开审判,被判处无期徒刑,可其仅仅服刑了8个月便被赦免,此后的他便渐渐消失在韩国民众的视野中,一直到2021年去世。
在他去世之后,韩国在民众压力下没有为其举办国葬,民众对其的评价也是负面多于正面,但在他的葬礼上却出现了大批韩国退伍军人,在全斗焕人生的最后一刻,曾经的韩军依旧对这位全司令官忠心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