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的硕士多数都是一年制的,提前一年毕业对于那些只想提升学历的人来说,无疑是最高性价比的存在,但港大的硕士培养模式,和大陆其他高校相比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国际化,港大不仅授课是全英文的,就连给学生发的通知都是全英文的。
正常情况下,学生想申请港大的研究生,英语水平必须要过关,雅思要在6.5分以上,而雅思能达到6.5分以上,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水平都是过关的,可网上一名被港大录取的女生,她的操作却刷新了大家的认知。
在被港大录取之后,学生需要在港大的招生系统上确认这个“offer”,而由于系统是全英文的,女同学本想先接受这个offer,结果把“do not accept(不接受)”看错了,她只看到了“accept(接受)”就稀里糊涂地点了,之后才恍然发觉自己拒绝了心心念念的港大offer。
女生当时就懵了,按照咱们的惯性思维,很多网站的通知或者选项,一般情况下在做出选择之后,都会有一个弹出的窗口,要求你再确认一遍,尤其是“拒绝”的选项,为了避免选错一定会有一个弹出窗口让你再确认一遍自己的选择。
可港大的招生系统根本没有这一步骤,点了拒绝就是真的拒绝了,女生慌不择路,选择上网求助,网友给出的建议是给港大的招生老师打电话,说明情况后再请求对方修改网站的状态。
而招生办的老师在接到电话之后,表现也是耐人寻味,对方非但没有觉得意外,甚至仿佛司空见惯一般,让女生直接重新发一份电子邮件就好,系统里会直接帮她修改状态。
对于这个小插曲,评论区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调侃香港大学这种水平的高校,学校的系统竟然还能落后到这种地步,看来跟内地高校相比,港大的IT还是太落后了。
也有网友难掩嫌弃:雅思都能考过的人,竟然连这么简单英语都看不明白,就这种水平,真的能从港大毕业吗?
无论选择哪种类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都应该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在港大读硕士虽然本质上依旧是在国内学习,但其全英文的培养模式,却是跟国际化完全接轨的,如果学生的英语水平不过关,那在港大的求学生涯中,哪怕只有一年,也会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延毕也是有可能的,届时原本想追求一年制的高性价比,也会因为自身能力的不足而愿望落空。
当学历贬值的速度越来越快伴随着就业市场的不景气,不少大学生也开始思考——我读研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做学术研究还是为了简单混个学历呢?实际上80%的大学生读研都是为了提升学历。
于是更多的大学生开始做出新的尝试,反正是为了提升学历,不如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学习模式,出国留学不仅费用高,而且国内市场对“水硕”的印象也越来越差,斟酌之下,更多有能力的大学生,选择申请香港大学的一年制硕士。
选择香港大学的一年制硕士,不仅能避开激烈的考研竞争,还能在一年的时间内完成硕士学业,而且港大的学历的认可度可比外国的那些水硕强太多了!如此一来,考研圈子内才掀起了这股港大的求学之风。
但无论选择哪种类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同学们都应该端正自身的心态,哪怕是为了混个学历,也要注重专业课的学习和自身能力的提升,否则无论你的读研学校含金量有多高,自身能力的不足照样会在就业时处处碰壁。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港大为什么要用英语?再一个,先不说认不认识英文,这玩意点之前不应该查查吗?猜着就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