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脉一通,血脂无影踪!讲一张方子,化痰淤、通血脉,化解高血脂

亮亮评养护 2025-04-07 13:50:50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高血脂这事儿,说白了,不是有钱人才得的“富贵病”,而是人人都可能中招的“沉默杀手”。你以为自己瘦、不吃肥肉、天天早起跳广场舞就安全了?别高兴太早。

高血脂从不挑人,它挑的是“生活方式的漏洞”。

我坐诊这么多年,见得多了:有年轻小伙子体检一看,甘油三酯飙到五点几,一脸懵;还有老阿姨天天喝粥吃素,结果低密度脂蛋白照样超标。你说它气人不气人?

问题是——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血脂高!你没看错,高血脂本身没有明显症状,可一旦它“潜伏”到一定程度,心梗、脑梗、动脉硬化就轮番找上门。

等你倒下了,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就晚了。

那怎么办?药吃一辈子?副作用谁来承担?饮食管控?你能坚持三天不吃点肉不喝点汤吗?运动?说得好听,真做起来,一周一次都难。

这时候就得讲讲“血脉不通”这个老中医的说法了。

你看,中医讲“痰”“瘀”“湿”,西医讲“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其实说的是同一件事——血液里的垃圾太多了,管道堵住了。

所以今天,我想讲一张方子。不是什么神秘偏方,而是一张经过我多年临床筛选、反复验证的老方子,专治“痰瘀互结”的血脂问题。

你别急着质疑,听我慢慢展开。

你知道血脂为什么会高吗?不是你吃了多少油,而是你身体处理这些油的能力出了问题。

你吃一口烧鹅,它未必就全成脂肪堆在血管里;关键是你的肝脏代谢能力、肠道菌群结构、基础代谢率是不是正常。

咱们老百姓爱说一句话:“人老血就稠”,听上去像是宿命,其实是血液循环系统老化的体现。

血管弹性下降、血液流速减慢、血脂沉积速度加快,这三者互相影响,成了恶性循环。

很多人误以为血脂异常就是吃得太好,其实长期压力大、熬夜、缺乏深度睡眠,也能让血脂飙升。你焦虑的时候,肝脏功能就会紊乱;肝管一乱,脂代谢也跟着乱。

你以为你只是在加班,其实你身体已经在悄悄堆脂。

那我说的这个方子,讲究的就是通血脉、化痰瘀、调肝脾。

名字不重要,关键是它抓住了问题的根子。

方中主药是丹参,它的本事大得很,能活血化瘀,又能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简单说,它就像是给堵塞的血管“开通道”。

你以为丹参只是个“活血”的?我告诉你,它还能抗氧化、抗炎,连现代药理都认可它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

配伍三七,这是个狠角色,中医说它“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意思是它在清理血管垃圾的还能修补血管壁,防止进一步损伤。

现代研究也发现,三七对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有明确作用,甚至有研究表明它能降低胆固醇吸收率。

再加上郁金,这个药很多人听着像调情绪的,其实它还有个重要作用:疏肝理气、化湿降脂。

你肝气郁结,脂代谢就会紊乱,郁金一加进去,相当于把肝脏“调频”了。

还有山楂,这是咱们老百姓最熟的一味药,也最容易被低估。

山楂不是“消食”那么简单,它含有的黄酮类物质能明显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还能提高“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

这几味药合在一起,不是简单的“化脂”,而是从疏肝、活血、化瘀、调脾多个角度入手,像是多线协同作战,把血脂问题从源头上瓦解。

你可能会问,那这方子是不是人人都能用?不是。体质虚寒、脾胃虚弱的人,用的时候得佐以健脾温阳的药物,比如陈皮、茯苓、半夏;否则容易出现腹泻、乏力等反应。

中医从来讲究“辨证施治”,不是开个药一锅端。

还有一点必须说清楚:高血脂不是数值问题,而是血管状态的问题。

你光靠数值判断自己健康不健康,那就是拿着体温计量心跳,差得远。

有的人胆固醇值不高,但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依然会动脉硬化;有的人数值高一点,但血液流动性好、炎症指标低,反而问题不大。

我在门诊经常让患者配合做颈动脉超声、血液流变学检查、C反应蛋白检测,这些东西比单看血脂值靠谱太多了。

说到这里,我们得反过来想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多人血脂高了,吃药吃不下来?一个重要原因是——药物只处理“结果”,不处理“过程”。就像你屋里老是漏水,你光擦地板,不修水管,有什么用?

而中医讲究“调”,其实是“调过程”。你脂类代谢出问题,调肝;你代谢慢,调脾;你血管堵,活血化瘀;你气机郁,理气开郁。

这就是中医的“系统观”。

我遇到过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士,血脂高了五年,吃药三年,效果一直不理想,后来用这张方子加减调理四个月,甘油三酯从3.8降到1.5,低密度脂蛋白从4.0降到2.6,而且人也精神了,睡眠改善,饭量正常,舌苔都变薄了。

你说这是药效?不,是身体“节奏”被调回来了。

再说点“反常识”的事儿。

你以为血脂高就不能吃油?错!好油反而能降脂。橄榄油、亚麻籽油、紫苏油这些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能把“坏脂肪”赶出去。

你天天吃“脱脂”食品、喝白粥,反而饿得肝功能紊乱,血脂更难控制。

你以为每天吃燕麦、喝豆浆就能降脂?如果你肠道菌群失衡,这些健康食物反而可能发酵得你胀气、便秘,血脂照样高。

所以我常建议患者先调肠道,用点益生元、山药、茯苓这类药食同源的食材,远比你猛吃粗粮有用。

你以为“运动越多越好”?其实高强度运动反而可能升高短期血脂,特别是没吃早饭就去晨跑的,脂肪动员增加,血脂反而更高。

中医讲“动中有养”,适合的反而是缓和的太极、八段锦、散步这类“动而不激”的方式。

我得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血脂不是治下来的,是调出来的。

你吃药是控制,它不等于愈;你调身体,是解决问题的根。

如果你愿意在生活中做点调整,哪怕一天只做一点,比如晚餐早点吃、早上揉揉肝经、饭后散个步、泡点山楂丹参茶,坚持三个月,你会发现身体状态真的不一样。

血脉一通,血脂确实可以“无影踪”——但这个“通”,不是一条路通,而是身体的整体节奏被调顺了。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2021年版

2.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3. 陈可冀主编.《中医药防治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40(4):412-416

0 阅读: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