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轻医美”行业乱象

法治与消费 2024-09-30 17:09:40

“操作简单、恢复快、费用低”“午休时间即可变美”……近年来,一些美容机构宣传的“容貌焦虑”等负面影响持续增大,导致医疗美容行业热度不减,“轻医美”成了不少“爱美人士”的首选。

“轻医美”主要通过非手术医学手段进行皮肤护理,操作简单、恢复快、费用低,被不少人称之为“午餐式”美容。企查查数据显示,国内现存医美相关企业14.8万家。近十年相关企业注册量呈持续增长态势。

然而,祛斑出现感染、做光子嫩肤出现皮肤过敏、热销的肉毒素又被查出假货……《法治周末》记者调查发现,“轻医美”项目受热捧的同时,也逐渐成为消费纠纷“重灾区”。今年以来,全国有多地查处涉及“轻医美”的相关案件。

受访专家认为,“轻医美”等医疗行为切实关系到人们身体健康,监管部门应健全医美机构以及工作人员资质审核、考核制度,提升行业准入门槛。

多重话术诱人下单

近年来,“轻医美”已成为推动医美市场增长的强劲动力,水光针、光子嫩肤、热玛吉等都是常见的“轻医美”项目。

记者在某团购平台搜索关键词“轻医美”后,出现不少标注“医学美容”的店铺,且每家店都会推出团购套餐,随机打开一家店铺,“祛黄提亮+微针水光899”“全模式光子嫩肤579”“刷酸169”……有的项目消费量高达几百次。根据业内人士介绍,这些项目通常通过注射、激光等方式,针对肌肤的多种问题进行改善,如淡化皱纹、美白肤色、提升肌肤紧致度等。这些项目治疗时间短,不影响正常工作。

不仅如此,不少医美机构在各个平台都会进行广告投放,以此来吸引消费者下单。“在某网络平台上,医美机构不能打广告,只能投放‘表单’,通过展示各种项目的费用,消费者点击后,就有医美机构客服一对一服务。”某医疗美容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某网络平台,记者发现有不少消费者发布的种草贴,基本内容是通过介绍几种常见的皮肤问题,进而介绍可以对应解决问题的“轻医美”项目,还有不少项目前后对比图的帖子。记者随机联系到一位发帖人,她告诉记者:“我本来觉得做的医美项目并不符合预期,但店员说发图可以返现,50字好评可以赠送项目,于是就照做了。”

北京市朝阳区的消费者王丽(化名)告诉记者,她在某平台上咨询的199元水光针的团购套餐,进店消费时店员还收取了一次性用品、面膜敷料等费用,店员告诉王丽,团购套餐只是水光针费用,其他费用需要在做完项目后支付。

上海消保委的一则通报显示,美容、医美等相关投诉主要问题之一就是:以低价为噱头吸引消费者,实际消费时却以多重话术诱导加价下单。

对此,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外教育法研究中心主任姚金菊分析,“操作简单、恢复快、费用低”的广告语忽视了医疗美容操作的专业性和复杂性,简化了操作过程的风险,容易误导消费者认为“医美”无需专业知识和技能即可进行,导致消费者对医疗美容服务的风险和效果产生了错误的预期,可能涉嫌虚假宣传。“低价引流、团购”可能会诱导消费者基于价格而非质量或安全性来作出决定,可能涉及不正当竞争。

“根据广告法以及电子商务法,商家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因此,宣传语应当根据服务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同时,根据广告法,发布医疗广告需要经过审查并获得许可。”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邢芝凡说。

资质问题难保障

姚金菊介绍,所谓的“轻医美”属医疗行为,需要在获得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内进行。同时,从事医美行业的医师除了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外,还必须具备美容主诊医师资质。然而,项目的高利润却成为无数人眼中的致富之路。

企查查数据显示,国内现存医美相关企业14.8万家。近十年相关企业注册量呈持续增长态势。今年前8月已注册2.95万家,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全年有望突破5万家。预计到2026年,我国“轻医美”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

然而,便捷性和低门槛的背后,“轻医美”带来的问题也愈发严重。记者在某投诉平台搜索发现,主要问题集中在“轻医美”服务水平良莠不齐,消费者维权举证难;机构存在经营资质不全、收费不透明、价格不公示等情况。

此外,记者在调查走访时发现,一些美容院甚至美睫、美甲店也打起了医美擦边球。据了解,这些机构往往不具备专业医疗设备和资质,却擅自开展医美项目。

记者还接到消费者反映,一些“轻医美”机构提供的热玛吉项目,商家禁止消费者扫码检查该仪器的来源,并声称是在专门的网店购买的,一定符合标准。

不仅如此,还有不少消费者在网上购买一些“轻医美”产品,再到美容机构注射。记者在某网购平台搜索“水光”,就出现不少“水光针”、“水光原液”等产品。其中不少产品均标注“美容级水光针”,客服人员表示,可以由线下美容机构进行微针导入。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些网店并不具备销售医疗器械的资质,但依然销售二类医疗器械,这种情况下,销售的产品则很有可能涉嫌假冒伪劣。

记者了解到,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我国医疗器械按照风险低、中、高程度分为3类,法律并未对电商平台售卖医疗器械类型进行限定,因此电商平台对3类医疗器械均享有售卖权。电商平台售卖医疗器械应当依法取得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具备与其规模相适应的办公场所以及数据备份、故障恢复等技术条件,设置专门的医疗器械网络质量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管理人员。

姚金菊表示,商家未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售卖药品、销售假药,销售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面临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经营许可证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承担没收违法收入,罚款,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行政拘留处罚;若达到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刑事犯罪标准,将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

邢芝凡提到,如果电商平台自营医疗器械的,应当根据互联网医疗、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和药品管理的相关条例和办法,申请对应的经营资质。售卖假冒的产品的,将依据医疗器械管理、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施以行政处罚。另一方面,对消费者造成财产或人身伤害的,受害的消费者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民事赔偿,甚至还可能要求售假商家承担二倍的惩罚性赔偿。

“平台若对商家经营资质未尽到审核义务,未对经营行为尽到管理义务,已经有消费者投诉商家,或平台已发现商家有销售假冒医疗器械、药品行为的,但未制止并未报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应承担罚款、责令停业整顿等法律责任。”姚金菊说。

针对“轻医美”服务水平良莠不齐等问题,姚金菊建议:消费者应选择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正规医疗机构接受服务,医生具备医师资格证,使用的注册针剂等医疗器械应该有“械字号”;在网上购买医疗器械时,应查主页面是否显示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证件或备案凭证,产品页面是否有医疗器械注册证或者备案凭证,避免在无资质的机构场所购买药品或服务。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医疗机构诊疗范围,是否有消费者与该医疗机构发生纠纷等事件,全方位了解该医疗机构。

此外,接受服务时应与医美机构签订合同,写明具体服务事项、服务价格、责任等内容;与医美机构沟通过程中,实时留存证据,避免发生纠纷时出现举证难问题。

行业监管刻不容缓

今年以来,全国已发生多起查处涉及“轻医美”的相关案件。

近日,甘肃兰州的龚某夫妇大量售卖来源不明、储存和运输条件不符合规范的肉毒素,价格与正规产品差10倍。经警方确认,龚某夫妇月均寄收快递1000多单,月均销售额达到30多万元;今年3月,重庆警方破获一起涉医疗美容行业生产、销售假药案,捣毁3家销售假药的医美机构和2处生产假药“黑窝点”,查扣假冒伪劣肉毒素9万余瓶、麻膏150余公斤,涉案金额超2亿元。

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国家网信办、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就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规范和促进医疗美容行业发展提出一系列针对性举措。

邢芝凡认为,加强对生产、销售环节检查,严格把握药品、医疗器械等产品抽查力度,禁止超范围执业,防止“无照”经营、“三无”产品进入流通市场。产品、服务正规化一定程度能避免医疗机构之间打着“操作简单、恢复快、费用低”的价格战名号,吸引、误导消费者。

“监管部门可加强与行业组织联系,发挥行业组织自律作用,制定行业标准,开展行业培训,提升行业服务规范化。行业组织既要为市场主体‘发声’,保护其权利,也要承担促进行业良性发展的责任。”姚金菊呼吁。(《法治周末》实习生 康婧轩 记者 郑超)

来源 | 法治周末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