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是词牌名,又被称作《糖多令》,属于双调小令。它的起源与唐代教坊曲有关,到宋代时极为盛行。在创作风格上,《唐多令》结构紧凑,十分适合抒发情感,像离别之愁、羁旅之思这类情感都能很好地表达。虽为短调,却能容纳万种风情。
1. 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作者:南宋豪放派词人,江湖派代表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赏析:二十年光阴弹指过,故地重游,芦叶纷飞如离人泪。寒沙浅流间,系舟未稳已近中秋,时光的仓皇跃然纸上。下阕以 “旧江山浑是新愁” 道尽沧桑,末句 “终不似,少年游” 如秋叶坠水,惊起千层叹息。词人将豪放笔力藏于细腻意象,读罢令人恍觉秋霜染鬓。

作者:南宋词坛 “晦涩派” 大师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
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赏析:以拆字法起笔,“愁” 字化作心上秋,新意扑面。芭蕉无风自飕飕,暗写愁绪如潮。下阕 “花空烟水” 四字道尽韶华易逝,燕归人未归的怅惘,被垂柳系舟的意象缠绵包裹。吴文英以晦涩之笔写尽相思,读之如坠雾中,却又分明触到愁绪的棱角。

作者:南宋风雅词人,著《武林旧事》
丝雨织莺梭。浮钱点细荷。燕风轻、庭宇正清和。
苔面唾茸堆绣径,春去也、奈春何。
宫柳老青蛾。题红隔翠波。扇鸾孤、尘暗合欢罗。
门外绿阴深似海,应未比、旧愁多。
赏析:开篇 “丝雨织莺梭” 妙喻天成,将春雨比作织布机,黄莺穿梭其间。浮钱(浮萍)点缀细荷,燕风轻拂,一幅江南暮春图跃然纸上。下阕 “题红隔翠波” 暗用红叶题诗典故,扇鸾尘暗、合欢罗冷落,与门外绿阴浴鸭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春愁化作不尽的叹息。

作者:清代第一词人,“人生若只如初见” 缔造者丝雨织红茵,苔阶压绣纹。是年年、肠断黄昏。
到眼芳菲都惹恨,那更说,塞垣春。
萧飒不堪闻,残妆拥夜分。为梨花、深掩重门。
梦向金微山下去,才识路,又移军。
赏析:纳兰全词以雨为线,串起实景与幻梦。"织"" 压 ""掩" 等动词如工笔细描,将无形愁绪化为可触的重量。结句 "才识路,又移军" 堪称神来之笔,将天涯羁旅的怅惘推向极致,仿佛听见命运齿轮转动的钝响。在这个雨夜,纳兰性德用文字为我们搭建了一座透明的愁城,任后世在雨丝中读尽人间离散。

作者:清代著名词人、开清代词坛中兴气象板渚柳枝横,津楼酒旆轻。 旧繁华、犹记芜城。
正是秾春逢上巳,多少事,丽人行。
年少爱风情,红妆识姓名。 杜紫微、此地曾经。
今日鬓丝真老大,和燕子,语平生
赏析:本词以时空交织的笔法,勾勒出词人抚今追昔的生命感慨。以丽景写哀情,在时空叠印中完成对生命本质的哲学思考。语言凝练而意象丰赡,既有古典诗词的含蓄韵致,又具现代性的生命意识,堪称时空艺术的典范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