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四学士”各一首诗词PK,哪一个更吸引你?

一抹风风微风 2025-03-28 04:18:08

苏门四学士是北宋时期闪耀文坛的组合。黄庭坚,其诗风奇崛瘦硬,开创江西诗派,笔下尽显高超艺术造诣,如 “落木千山天远大” 尽显雄浑开阔。秦观,词作多写柔情,堪称婉约派大家,像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细腻笔触将爱情的缱绻展现得淋漓尽致。晁补之,才华横溢,诗词散文俱佳,词风兼具豪放与婉约,作品往往蕴含人生感慨。张耒擅长乐府诗,语言平易流畅,反映民生疾苦,从他的诗中能真切感受到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他们在苏轼引领下,以各自风格为北宋文坛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

黄庭坚—《登快阁》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赏析:黄庭坚的诗如他的书法般 “长枪大戟”,却在快阁暮色中忽然柔软。“落木千山天远大” 是他抛却俗务后的顿悟 —— 当我们把自己缩成天地间的小点,烦恼便成了天边的云。末句 “白鸥盟” 不是避世,而是与自然签下永不背叛的契约。这位 “江西诗派” 掌门,用诗酒琴笛,把官场变成了道场。

秦观—《踏莎行・候馆梅残》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赏析:秦观总在春天写离别,仿佛他的词是用柳枝蘸着离人泪写成的。“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是宋词里最绝望的比喻 —— 连春水都成了愁的帮凶。他的 “伤心美学” 像一面魔镜,让每个读词的人都能照见自己的遗憾。

晁补之—《水龙吟・问春何苦匆匆》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春恨十常八九,忍轻辜、芳醪经口。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最多情犹有,尊前青眼,相逢依旧。

赏析:晁补之的词像一壶烈酒,初尝辛辣,细品回甘。他问春 “何苦匆匆”,却在结尾顿悟:春去春会再来,而人生的遗憾,不过是执念未消。读他的词,仿佛看见一位剑客在桃花树下痛饮,剑穗上系着半阙未写完的词。

张耒—《夜坐》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赏析:张耒的诗像一幅淡墨小品,寥寥几笔却余味悠长。“梧桐真不甘衰谢” 是他对生命的倔强宣言 —— 即便只剩几片枯叶,也要在秋风里唱最后一支歌。这位 “苏门中最接地气” 的诗人,教会我们:最动人的诗,往往藏在市井烟火里。

苏门四学士的笔,是宋词星空中的北斗七星。黄庭坚写尽孤高,秦观哭透痴情,晁补之饮遍江湖,张耒嚼碎烟火。他们的诗,是千年前的心跳,也是我们此刻的月光。

1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