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可往,我亦可往。感觉汉武帝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一定憋了很多年。他为了抓住权柄,所以启用卫青,也重用其他武将,将军队牢牢掌握在手里。没有仗打的话,这权力毕竟还是没办法留在手里的,上头还有个老太后盯着呢。所以汉武帝必须要找个地方打仗,打起仗来,老太后也不敢多言,只能任由汉武帝掌握权柄。那么这句话是为何而说的呢?江湖小晓生为您揭晓汉武帝当时内心的心声。
第一,匈奴欺负大汉已经有七十年的历史。
从汉太祖刘邦开始,匈奴便在汉朝边疆不断骚扰。这似乎成为了一种习惯,他们没有了粮草就到汉朝领地上来抢,顺便抢走女人和孩子。每年都是如此,刘邦也曾经亲征匈奴,却因为舟车劳顿,路途遥远,最终放弃了征讨之路。从刘邦这一代开始,和亲政策,一直都是大汉王朝与匈奴处理关系的重要纽带。只要有公主送去和亲,那么匈奴人就能保证在一段时间内不侵扰大汉王朝。当然了随着公主一起送到匈奴的,还有丰富的物资和陪嫁的嫁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也采取了和亲的政策,保证了边疆的安宁,到了汉武帝时期,一切似乎发生了改变。
第二,汉武帝拒绝与匈奴和亲,战事一触即发。
整整七十年的耻辱,到了汉武帝这一代的时候,终于忍不住了。当匈奴使者前来讨要公主和陪嫁的时候,汉武帝一口回绝了对方,并且宣布要跟匈奴决战。这是战争的开始,所有大臣都表示反对,甚至连老太后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是箭已经射了出去,要想收回来是不可能的了。汉武帝的愿望也实现了,因为敢打的人,只有他一个。他彻底成为了掌握国家走向的人,对手已经得罪了,剩下的就是如何把对手给打服气了。汉武帝有这个信心,因为他去查了查国库,里面都是他爷爷和他老爸留给他的钱。钱放在口袋里只是一堆垃圾,花出去了那才叫钱!汉武帝的想法是非常超前的,幸好当时没有信用卡,否则他一定月月刷爆了。
第三,给将领们打气,汉武帝成为掌握国家命运的舵手。
在这种情况下,所有人都是懵的,因为在朝的将士当中,只有极少数是跟匈奴打过仗的,有经验的甚至可以说没有。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大事业,汉武帝心中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他不断地给将士们打气,甚至自己亲自制定战略计划。拿出大量赏金来交给几位重要将领,就在这个时候说出了寇可往我亦可往的话来。他的目的很简单,第一战必须要打出大汉朝的气势,这是振作军心的一战,如果输掉了,那输掉不仅仅是战争,更是全军的士气。这个时候新晋武将卫青也成为了四路大军中的一路领袖,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为了培养卫青的作战能力,以此来掌握权柄。
第四,汉武帝是有底气的,他手里有足够的财富。
汉武帝之所以敢这么狂,主要是因为他手里有相当大的财富作为支撑。那是他爷爷汉文帝,他老爸汉景帝通过数十年的积累,留给汉武帝的巨大财富。有了这笔钱,他才能够养士卒,犒劳将士。打仗跟打架一样,其实打的不是作战能力,而是经济实力。你有足够的钱,那你就能打赢这场仗,就算是对耗,你都比对方耗得起。与其将大量的钱财和公主白白送给匈奴,倒不如将这笔钱拿来作为军资犒劳士兵。汉武帝果然不负众望,连战连胜。随着卫青不断得到提拔,一直做到了大将军大司马的官位,汉武帝对大汉王朝的掌控也达到了巅峰。没有人敢在汉武帝面前说一个不子,匈奴人彻底从大汉朝的土地上消失了。
第五,穷兵黩武的下场就是老百姓吃不消。
到了汉武帝晚年,他忽然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老百姓们吃不消了。国家到处都是饿殍遍地,老百姓们民不聊生。他似乎意识到了,由于自己常年对匈奴作战,将这个国家的经济全都消耗干净了。没钱的时候,只能向老百姓榨取,实在是没有只能抓人充军。这么下来没有哪个老百姓是活得下去的。所以汉武帝终于放弃了一直以武力征讨匈奴的政策,止戈为武以后,依旧沿用了当年汉太祖刘邦的和亲政策。不过这个时候的匈奴也已经乖多了,要的不多,也不敢南下抢劫了,温顺的跟一家人一样。
总结:汉武帝的一生是宏图大业的一生,却也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一生。
可以这么说,没有汉文帝和汉景帝的休养生息,就没有汉武帝对匈奴大刀阔斧地进攻。因为汉武帝压根就打不起这场仗,汉文帝隐忍,汉景帝也隐忍,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实力不足以答应这场仗。而汉武帝选择了不再隐忍,其实所利用的就是文景之治留给他的巨大财富。这两位才是导致汉武帝成功的关键所在。寇可往我亦可往是多么豪气的一句话,可是豪气也需要脚踏实地才能说得出来,腰包鼓着才有资格说这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