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上海仁济南院输液室冰冷的地板上,在一群看客的围观之下,一年轻护士的膝盖和眼泪同时落地。
拔针出血,这本是医疗操作中司空见惯的小事,根本就谈不上失误,患者却大惊小怪,甩下一句“不跪不原谅”,演变成一场赤L裸的人格绞杀。
视频中,一个年轻的女护士,泪眼婆娑,不断哀求;而那个“上帝”患者稳坐,如秉持正义的审判官,毫不退让。
——就在护士的膝盖和眼泪同时砸向冰冷的地板,这一刻,医患关系的天平又一次被彻底打破,医护职业的所谓尊严瞬间碎了一地。有什么深仇大恨如此不可饶恕?有什么医疗事故如此大动干戈?其实,事件再小不过,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原来,这名年轻小护士在给患者拔针的时候,由于盐水己经结束,估计血液回流,导致针头拔出来的时候,患者手背上出了一点血。
为此,护士连连道歉。但患者小题大做,抓住事情不依不挠,最后还逼着小护士下跪道歉……
众所周知,拔针出血,这在看病中那是寻常不过,如果及时用棉签按压一会儿就没事了,没必要大惊小怪的。如果实在有点多,也是可以理解的,道个歉、笑一下,就过去了。
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并不鲜见,有些格局大的,反倒安慰护士,毕竟,这真没啥大事。
可这位女患者,估计生活中也是个不好对付的主,一味强调“是不是她的问题?”完全是得理不饶人,直到小护士重重地跪了下去……
事后,据医院工作人员表示,女孩刚工作不久,年龄小,心理承受能力差。处理完事情后,跑到吧台还委屈得哇哇大哭。据说,随后工作人员和医院领导出面安慰了她……
事情就是这样,但我就想问:“当时医院这么多人,为什么没一个人出面?等到事情发生后,就都来假惺惺安慰,有个屁用?”
对此,网友也是怒火全开,更多的人认为,虽说拔针出血了,心中不爽,但出一点点血,有必要闹这么大吗?况且人家小姑娘道了歉,何必不依不挠,逼人下跪?
俗话说,“男儿膝下有黄金”,护士一旦跪下,羞辱的是整个医疗体系;跪下的是护士,站不起来的就是整个医患关系;这次是跪下,下次是不是要三叩九拜?
如此大庭广众之下的一跪,何止是护士的膝盖,彰显的是医患关系的“系统性溃烂”:
看看我们的相关法律,和稀泥式的判罚滋养了一茬一茬的暴君。医疗事故认定标准可左可右,患者闹一闹就能左右程序和结果。在这起事件中,本应是医闹性质的事件,却被院方息事宁人,用“已安抚”草草收场、打发公众质疑,请问,《医疗纠纷预防条例》岂不成了摆设?
所以,我想,寻找从“医患对立”到“尊严共建”的有效路径,唯有让法律硬起来,让闹剧回归司法。
还记得2019年北京民航总医院暴力伤医事件吗?真有必要加强医疗立法了,也应该设立医疗容忍度的标准,不能因为医疗轻微事故就判医生护士的道德死刑,更要对恶意医闹者纳入征信黑名单;更要将“员工受辱”纳入院领导的考核,倒逼管理层硬起来,而不是一味息事宁人,一句“已安抚”草草收场……
要知道,我们今天默许护士下跪,明天就可能轮到教师、警察、你、我、他……是不是值得我们警醒?
地砖会凉,我们的人心不能凉。可以说,上海护士这一跪,跪出了整个社会的耻感。
当我们在讨论这个年轻女护士该不该跪时,其实,真正该追问的应该是:到底是谁在逼她下跪?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