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一边是中国船厂的低价竞争和海量订单,一边是美国施压要求限制与中国的合作并提供关键原材料,韩国造船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艰难抉择,要中国的订单,还是要美国的原料?
信息来源:《韩国造船业两难:又想要美军合同,又怕不让用中国钢材》,观察者网,2025年3月。

最终,韩国会怎么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中国钢材对韩国有多重要?
韩国造船业现在真是左右为难。往前看,是美国挥舞着订单和政治大棒;往后看,却是中国低价钢材的巨大诱惑,让人难以割舍。 这种感觉,就像走到了命运的岔路口,不知道该迈哪条腿。
曾经的韩国造船业,那叫一个风光。 21世纪初,液化天然气船、豪华游轮这些高附加值的“尖货”,韩国人造起来得心应手,硬是把日本挤下了全球造船霸主的宝座。

可谁能想到,这几年中国造船业像巨龙一样崛起,彻底搅动了全球市场。中国船厂凭什么这么牛?说白了,就是规模大、人便宜,造船成本硬生生比韩国低了15%。
更不用说中国船厂还特别能干,效率高、脑子活,啥样的订单都能接。
看看最新的数据,2024年全球超过7成的船舶订单都被中国拿下,已经造完的和手里攥着的订单,也都占了全球一半还多。这架势,韩国船厂压力山大。

跟中国竞争已经够头疼了,偏偏韩国造船业还对中国钢材产生了依赖,这事可不是简单的买卖,背后是成本、市场竞争这些更复杂的东西。
这么多年,韩国从中国买的钢材可不少,其中大部分都用来造船了。去年,韩国从中国进口了104亿美元的钢材,占了总进口量的近一半,而这其中又有七成进了船厂。

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中国钢材便宜。造船用的大块厚钢板,中国产的比韩国自己的便宜15%到20%。别小看这个差价,厚钢板可是占了造船成本的20%到30%,直接决定了船厂是赚钱还是赔钱。
所以,哪怕一开始有些韩国船厂对中国钢材的质量还有点嘀咕,但后来发现中国钢铁技术也进步了,质量上来了,毕竟省下来的都是真金白银。

靠着中国钢材,韩国船厂还能在价格上跟人拼一拼,但这也让它们在面对外部压力的时候更加脆弱,进退维谷。
这不,美国又来插一脚,给韩国造船业添乱。
美国横插一脚美国想在造船业上和中国较量一番,这事大家都知道。最近,美国盯上了韩国,想把一部分造船的活儿交给韩国。

对韩国来说,这事就像天上掉馅饼,但馅饼里头也藏着骨头。美国海军那胃口,可不是一般的大。听说他们计划到2054年,每年砸下300亿美元,造364艘新船!
这要是让韩国船厂接了单,那不得赚翻?韩国政府也赶紧表忠心,说愿意给美国“量身定制”军舰,保证又快又好。
可美国人一开口,韩国就有点犯难了。美国贸易办公室早就放过话,说中国钢铁产能过剩,是它在造船业“横着走”的关键。

这话里话外的意思,明眼人一听就懂,美国八成是要禁止在造船项目里用中国钢材。
这下韩国可就头疼了。接了美国的单,就意味着不能再用物美价廉的中国钢材,得转头去买更贵的,搞不好还得用自家产的。这成本一上去,利润可就薄了,这买卖还划算吗?

更让韩国心烦的是,国内也有一帮人嚷嚷着不用中国钢材。现代制铁,韩国钢铁业的“老二”,就跟政府告状,说中国和日本的钢板太便宜了,把韩国钢铁厂的饭碗都给砸了。
数据也摆在那。从2021年到今年1月,韩国进口了将近1500万吨热轧钢板,日本和中国占了大头,而且价格比韩国本地货便宜了足足三成。

里外夹击之下,韩国造船业真是左右为难。
抱美国的“大腿”还是牵中国的手用中国的钢材,价格是真香,但美国那边脸色不好看,搞不好整个美国市场都得丢。这选择,直接关系到韩国造船业能不能继续在全球吃香。
韩国政府心里也纠结,权衡了好久,终于在3月5号下了决心。韩国钢铁协会、产业通商资源部、造船海工装备协会,还有几家大船厂,坐在一起开了个会。

最后一致认为为了不被美国对华关税政策误伤,韩国船厂以后得少用点中国钢材了。原因也简单,美国那边很可能要限制中国钢材,韩国这边也得识趣。
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也在会上说了,要是继续大量用便宜的中国钢材,以后船卖到美国,很可能要交高额关税,甚至直接不让进。

当然,这场关于中国钢材的争论,其实也反映了中国钢材对韩国造船业的重要性。说起来,中韩两国在造船业的较量,已经持续了十多年。
想当年,也就是2000年,韩国造船业可是风光无限,占了全球40%的市场,把日本都甩在了身后,稳坐世界第一的宝座。

那时候,中国造船业才刚刚起步,市场份额只有可怜的4%。可谁能想到,十年之后,中国造船业就像坐上了火箭,一路飙升,成了世界一流,开始和韩国正面硬刚。
又过了十年,到了2021年,中国彻底超越韩国,成了全球造船业新的领头羊。

除了中国自身规模和劳动力优势,美国政府的政策也“帮”了中国一把。美国一直想方设法限制和打压中国造船业,结果适得其反,反而倒逼中国加速提升技术和竞争力,最终在全球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现在,面对中国的强势竞争和美国的“关照”,韩国造船业必须得想点新招了。
除了减少对中国钢材的依赖,韩国还可以加大研发投入,发展高端船舶制造技术,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这样才能摆脱对低端钢材的依赖。

韩国还可以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市场,比如东南亚、非洲等地,别把鸡蛋都放在美国这一个篮子里,这样也能降低地缘政治带来的风险。
更重要的是,韩国得在中美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和美国搞好关系,争取更多订单,学习先进技术,也要和中国保持正常的经贸往来。

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和中国钢材供应商继续合作,毕竟,完全切断和中国的联系也不现实。
笔者认为韩国造船业未来的路是坎坷的。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不断变化的情况下,韩国必须看清形势,做出明智的选择。

是完全倒向美国,冒着失去中国市场的风险,还是在中美之间找个平衡,走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