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唐王朝陷入严重危机,在朝廷中枢有宦官专权,在地方有藩镇割据。
唐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唐德宗去世,其长子唐顺宗李诵即位。顺宗力图改变这种状况,任命杜佑兼度支使及诸道盐铁转运使,王叔文为副使,启用柳宗元、刘禹锡、韦执谊、韩泰、韩晔、陈谏、凌准、程异等人,开始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打击宦官势力,收回宦官兵权,制裁藩镇跋扈,打击贪官污吏,废除宫市、五坊小儿及进奉等弊政,免除民间欠税和各种杂税,选拔德才兼备的人为官。
改革刚开始还比较顺利,但是仅仅过了一年,不久,唐顺宗中风,经过治疗后哑了,失去执政能力,在宦官和地方节度使胁迫下传位给太子,并很快就病亡。此时,王叔文因为母亲去世,回家丁忧;王伾也突然患了中风,革新派失去了中坚力量。太子李纯即位以后,参与革新的柳宗元等八人全部被贬为司马,时称“八司马”。
为什么全部贬为司马呢?司马究竟是一个什么官职?
商周时期,司马是一个重要的官职,司徒、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掌管军政和军赋。
汉武帝时期,改太尉为大司马,因此,后世把兵部尚书称为“大司马”,侍郎称为“少司马”。汉朝的大司马仅次于大将军,是大将军重要的佐官。
唐朝时,刺史是州主管,别驾、长史和司马都是州的辅官,协助刺史工作。但司马通常没有具体的分管范围,级别为从五品下,往往成为一个安置贬谪官员的职位。
“二王八司马事件”,被贬的八司马分别被安置在这些地方。
韦执谊被贬为崖州司马。崖州,今海南海口,韦执谊最后病死于此,终年48岁。
韩泰被贬为虔州司马。虔州,今江西赣州,韩泰后来贬漳州刺史。
陈谏被贬为台州司马。台州,今浙江台州,陈谏后来又被贬为循州刺史(今广东惠州),道州刺史(今湖南道县)。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柳宗元在湖南永州贬居十年,写下了《小石潭记》、《捕蛇者说》、《黔之驴》、《江雪》等名篇。
刘禹锡被贬为郎州司马。朗州,今湖南常德。刘禹锡在朗州居住将近十年,写下了“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等名句。后来,刘禹锡又贬连州(今广东)司马,为夔州(今四川奉节县)刺史等职,贬官生涯持续二十三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且置身。
韩晔被贬为饶州司马。饶州,今江西上饶。韩晔后贬为汀州刺史。
凌准贬为连州司马。连州,今广东清远连州。到连州后,因忧愤成疾,凌准双目失明,最后病死于桂阳佛寺。
程异被贬为郴州司马。郴州,今湖南郴州。
八司马被贬的安置地分别为:湖南三人,柳宗元、刘禹锡和程异;江西二人:韩泰和韩晔;广东一人,凌准;浙江一人,陈谏;海南一人,韦执谊。
从地域上来看,把司马贬谪地全部在长江以南。这说明,唐朝的时候,南方的发展还远远落后于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