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段时间,美国媒体的一篇文章中直言,这十年来中美两国最前沿的科研竞争中,中国已经成功逆转,走在了全球尖端科技的最前列。
在2014年顶级期刊《自然》杂志首次公布的自然指数全球排名中,美国足足有50所院校进入了前百,当时我国只有8所大学上榜。
如今10年时间过去了,这个可以说最能体现院校科研实力的百强排名中,我国和美国上榜大学的数量究竟还有多大差距呢?
顶级期刊自然公布大学排名
这些年来,国内外各个机构公布的各种大学排名可以说是层出不穷,相应的各家排名的依据和偏好自然也有所不同。
不过要说最能反映各国甚至是不同国家各个大学科研实力的那个,由全球顶级期刊《自然》公布的自然指数排名,可以说在国内外都最具认可度。
简单来讲,这个由《自然》杂志所制作公布的排名,大致就是通过比较各个科研院所和大学,每年发表的高质量论文数量来进行排名的。
要知道,不论是哪一个前沿科技领域取得最新的研究突破,基本上都要通过论文将成果展现出来。
虽说这些顶级期刊,像《自然》、《科学》或者其他知名杂志,大部分都是来自国外,发表时也基本都需要用英文进行论述,这些也让欧美国家院校的科研占尽了先机。
这些年来我国科技水平不断进步之后,确实能在上面越来越多的看到来自中国科研工作者的论文,我国各大院校的自然指数和排名也在不断进步。
不过在2014年首次自然指数排名公布的时候,我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全球的排名却并不十分理想,那么当时我国和美国之间的差距如何呢?
2014年首次自然指数大学前百
进入新世纪和世界接轨之后,甚至说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就实现了蓬勃发展。
可要说科技水平的井喷式进步,就像文章开头所说的那样,许多领域都是在近十年来才完成的。
按照当年《自然》公布的排名情况,在自然指数排名前100名中美国就独占了一半,有足足50所科研院校上榜。
而且其中还有许多排名都十分靠前,除了哈佛大学高居世界第二外,排在前20的就有12所来自美国。
而我国那时只有1所院校能挤进前20,即便把范围扩大到全球前100,2014年的首次排名中我国也只有8所大学上榜,可以看出和美国之间有着不小的差距。
除了前面所提到的,美国在用英文发表的大部分顶级期刊中占据着母语的天然优势,那时美国科技水平更先进一些也确实是事实。
再加上各国的教育科研环境影响下,基本上都更习惯于引用或参考本国大学或科研工作者此前所发表的论文,这也使得在这方面有更多积累的美国自然也更容易排在前列。
而近10年我国从军事到民用再到商业的各个领域,技术水平的进步可以说已经到了让全世界都惊叹的地步了,连外国媒体都在不断感叹东方大国越来越经常抢占科研的前沿阵地。
那么如今最新的自然指数排名中,我国和美国又各自有多少所大学,能排进前100呢?如今我国还和美国有很大差距吗?
如今中美大学上榜数量差距
先说结论,距离2014年首次自然指数排名公布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0年之久,其实目前我国和美国之间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的。
不过,这次的差距却并不是我国落后,而是我国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和落在后面的美国拉开了差距。
在最新的自然指数排名中,我国有42所高校挤进前100名,以绝对的领先优势成为上榜院校最多的国家。
相比之下,曾是我国6倍还多的美国,如今却只有36所院校上榜,被我国所反超只能排在第二的位置。
而且如今我国不单单是上榜大学的数量超越美国,甚至排名靠前的顶级科研院校数量,我国也是和美国来了一次地位上的对调。
在自然指数最新的全球学术机构排名中,虽说美国的哈佛大学依旧占据着榜首的位置,不过这次前10的其它9所院校全部都是我国的高校,还取得了14所院校进入前20的好成绩。
可以说不管从哪个维度来看,我国院校的科研实力都已经实现了飞跃式的进步,曾经在尖端科学领域被认为是“边缘国家”的我们,如今已经取代美国成了新的领军者。
那么我国究竟是如何实现如此突飞猛进的转变,怎样一步步实现对科技强国美国的反超的呢?
中美科研实力已经发生对调
实际上,应该说一直以来我国都十分重视科研发展,对于各项产业尤其是前沿科技始终都是大力支持的。
单看这些年我国的科研资金就不难发现,即便和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相比,我国的投入以及占到GDP的比重,都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多的了。
再加上这些年来,原本从中国向海外流失的科研人才,越来越多的呈现出倒转的趋势,再加上美国的反向助力,许多顶尖人才反过头来开始从美国和其他国家回到中国助力我国的科研工作。
就拿如今的量子计算领域来看,如今我国在这两大可以说能够改变未来世界格局的尖端科技,即便在美国的科技封锁限制下,也走在了世界前列。
而曾经被认为中国不可能取得突破的人工智能方面,年初DeepSeek的横空出世,一直到现在都在不断给全世界带来震撼。
甚至把目光放在更多其他领域,不论是军事科技还是被美国制裁的芯片还是新能源汽车科技,各种日新月异的技术都在向全世界证明我国的全面领先。
相信未来我国还会继续保持着前列引领者的地位,为我们带来更多振奋人心的突破,各位觉得呢?
信息来源:
环球时报《“中国向研究强国转变绝非偶然”》2025-03-26
中国经济网《自然指数最新排名公布 中国大学高质量论文数量遥遥领先》2025-03-10
Nature官网《Nature Index tables》201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