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案例说起……
上周接到一位制造业员工的咨询:公司突然通知他,原岗位“外包”给第三方,要求他要么接受降薪30%去新岗位,要么在家待岗(每月只发1500元生活费)。他拒绝调岗后,公司直接收走门禁卡,停发工资。
问题来了:公司这种操作合法吗?员工该如何反击?
一、先破除一个误区:业务外包≠公司免责
很多企业以为,把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公司就能随意调整员工岗位,甚至逼迫员工“自愿离职”。但司法实践中,法院会重点审查外包的真实性:
1. 是否真实外包:是真正将业务整体外包给第三方,还是仅仅借此名义调整员工岗位?有的企业只是签个“外包合同”,但实质上仍然由自己管理人员安排工作,这种情况往往难以成立真正的外包关系。
2.是否岗位取消:如果外包后,员工的原岗位确实不存在了,公司是否有合规的安排?能否提供合理替代岗位,而不是单方面随意降低薪资?
3. 是否协商一致:即使业务外包真实,公司单方变更劳动合同(调岗降薪)仍需与员工协商,否则构成违约。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5条明确规定,变更劳动合同需双方书面同意。
二、公司让你“待岗”?可能涉嫌违法
如果员工拒绝调岗,公司以“待岗”名义变相逼迫离职,需满足以下条件才合法:
1. 非因员工原因导致停工(如订单减少、自然灾害等);
2. 需与员工协商一致,或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待岗条件;
3. 待岗期间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各地具体规定不同)。
⏩司法判例:北京某法院判决显示,公司以“业务调整”为由单方安排待岗,未提供证据证明经营困难,最终被判违法解除,赔偿员工12万元。
三、劳动者如何反制?记住这4步
1. 收集证据,证明公司违法
● 保留调岗降薪的书面通知、聊天记录;
● 拍摄原岗位仍在运作的视频(证明外包是幌子);
● 调取工资流水,证明降薪幅度不合理。
2. 书面拒绝调岗,继续上班
● 向公司发《不同意调岗通知书》(EMS邮寄留存证据);
● 若公司阻止打卡,立即报警并录音,证明公司单方停工。
3. 申请劳动仲裁,主张权益
● 诉求可包括:恢复原岗位、补发工资差额、支付违法解除赔偿金等;
● 关键点:若公司停发工资超过一个月,可主张“被迫解除劳动合同”,要求经济补偿金(N)。
4. 警惕公司“挖坑”,避免被动离职
● 不签任何“自愿调岗/待岗协议”;
● 不主动旷工或提交辞职报告(公司可能反告你旷工)。
四、经典案例复盘:员工如何获赔24万
案情:某互联网公司以“业务外包”为由,要求技术部全员降薪40%转签外包公司,否则待岗。员工拒绝后,公司停发工资。
⭐维权操作:
1. 证明外包公司与原公司实控人为同一人;
2. 举证员工工作内容、地点未变化;
3. 仲裁主张公司违法解除,最终获赔24万元(含工资差额+赔偿金)。
【划重点】
1. 公司无权单方调岗降薪,即使业务外包也需协商;
2. 待岗≠无限期停薪,低于法定标准可起诉;
3. 关键动作:留证据、拒签协议、及时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