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老旧小区改造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行动,其中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更是和众多居民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2024年7月,随着《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出台,明确了提出 “实施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并将 “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列为重点任务之一。
其中,加装电梯就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很多老旧小区住户关注的焦点。
不过,这个过程并不顺利,各方利益的矛盾让加装电梯之路困难重重。
老旧小区的现状与需求老旧小区大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的,那时候的建设条件根本没考虑装电梯。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住在这些小区的居民逐渐面临很多不便,特别是老年人口很多,上下楼梯对他们来说成了日常生活中的大难题。
有数据显示,全国在 1980 年至 2000 年间建成的老旧住宅约有 80 亿平方米,其中超过七成的城镇老年人口居住的老旧楼房都没有电梯设施。
这么大的数字背后,是无数居民对改善生活条件的强烈渴望。
全国需要加装电梯的老旧楼数量超过 200 万部,这不仅是个大工程,还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市场,规模估计能达到 2.6 万亿元。
加装电梯的现实难题高层住户普遍支持安装电梯,其中原因不言而喻,因为电梯能带来很多便利。平时买东西回家、搬重物的时候,有了电梯就轻松多了。
而且,电梯安装还有可能让房产价值提升,这对他们来说肯定是好事。
但低层住户可不这么想,他们觉得安装电梯对自己没什么好处,反而可能带来噪音和采光问题。
噪音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采光减少会让原本可能就有点暗的房间更暗。
这样一来,双方的分歧就很大,经常争得不可开交,在一些小区里甚至让电梯安装工作陷入停滞。
各地的解决方案针对出现的意见不统一的情况,各地和各小区也在积极探索可行性的办法以推动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1、分层出资
这种方法充分考虑了不同楼层住户对电梯的需求程度。
底楼住户通常不用出资,因为他们对电梯的需求相对较低,而其他楼层的住户则根据楼层高低按比例出资。
这样既减轻了底楼住户的负担,又让其他楼层的住户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承担相应费用,有利于平衡各方利益。
2、多数业主决定
形成地方性法规,加装电梯需要一定比例业主同意,通常要求支持人数达到三分之二。
这一规定遵循了民主决策的原则,让大多数人的意愿能够体现出来。
实际操作中,虽然少数业主可能有不同意见,但在民主决策的框架下,他们也得依法服从多数业主的决定。
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电梯加装工作的顺利进行。
3、对底楼进行经济补偿
高楼层住户可以给低楼层住户提供经济补偿,并且在设计上尽量减少对低楼层住户通风采光的影响。
经济补偿能缓解低楼层住户的不满情绪,让他们感受到高楼层住户的诚意。
在设计上优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电梯对低楼层住户的不良影响。
比如,可以通过合理规划,选好电梯的位置和朝向,避免对低楼层住户的通风采光造成太大阻碍。
4、新模式探索
除了传统的外接钢构电梯,一些地方的老旧小区电梯安装还尝试了新模式。
一种是“座椅型电梯”。
可以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极大便利。
他们只要坐在座椅上,简单操作就能实现楼层间移动。
不过,这种电梯也有缺点,移动速度慢还不能载运货物,使用场景受到了限制。
另一种是“共享电梯”模式。
这种模式是由社会化企业按市场规则运行,方式有点像公交车,业主按次付费,不坐就不付费。
显而易见,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业主的经济负担,但对企业来说,收回成本的难度不小。
其实,在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过程中,要考虑的是各方利益,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
政府、企业和居民都应该积极参与,共同努力。
政府可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电梯加装工作提供保障;企业可以发挥自身技术和资金优势,探索创新模式,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更重要的是居民应该增强大局意识,相互理解,共同推动电梯加装工作顺利进行。
只有三方齐心协力,才能让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这件事真正落实到位,切实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