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银行工作也不是那么容易了,4家国有银行招聘名额忽然砍半

借借娇俏 2025-04-03 02:57:37

在许多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当中,往往会把银行作为垫底的就业选择,其他理想中的就业单位去不了了,只好选择银行。但今年的状况,让有这样想法的大学毕业生措手不及,因为变化来得太快了。

2025年春招,四大国有银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招聘名额忽然就直接砍半了。往年招聘1000人的分行,今年只招500人。

面对这一情况,许多大学毕业生突然懵逼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2025年四大行春招名额确实出现了大幅缩减的情况。据银行招聘网统计,农业银行春招拟招4500人,去年春招人数约14500人,大幅缩减约1万人,春招人数是去年的31%;中国工商银行春季校园招聘拟招4500人,去年春招人数约8600人,春招人数接近砍半。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春招缩减的情况虽然好些,但也缩减不少。中国银行今年春招约4700人,去年约5700人;中国建设银行今年拟招2300人,去年约3700人。

四大银行的一些分支机构直接不春招了。例如,工行的39家分行机构中,仅23家分支机构开放春招渠道,有16家分行没有开放春招渠道。

因此,过去几年里,银行校园招聘现场人山人海的场面突然不见了。春招人数少了,招聘的条件自然是提高了,银行求职市场已经开始内卷了,一个省级分行的普通岗位,可能像考公考编一样,会有上千人竞争,银行业“人才供过于求”会在2025年开始显现。可见,现在进银行工作也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么,为什么现在银行不像之前那样大规模招聘大学毕业生了?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几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的结果。综合来看,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银行进一步降本增效的结果

目前,银行面临息差收窄、利润承压。这一方面,除了努力在内卷的市场中拓展业务之外,另一方面需要控制包括人力成本在内的一切成本。

银行展业的内卷程度,从一组数据就可看出。大家都知道,现在银行发放贷款的压力比拉存款的压力还要大,贷款的利息收入是银行利润的重要收源。尽管现在贷款利率越来越低,不良率也不断提高,但银行还是要努力地营销贷款。

例如工商银行,个人经营贷款的不良率从0.86%跳升到了1.27%,同比增加48%左右;农行的个人经营贷不良率也从0.93%跳升到了1.39%,同比增加近50%。一向以稳健经营著称的建行,个人经营贷的不良率也增长67%,从0.95%跳升至1.59%。可见,发放贷款这么难,利润增加也不容易,缩减成本就成了“一条重要的路”。

人力成本是银行运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减少春招名额,可以有效控制人力成本,以应对利润增长的压力。因此,对成本与利润的考量是银行大幅缩减春招名额的重要因素。

二、人员紧张程度减缓的结果

之前,银行从省分行部门到基层营业网点,都在喊人员不够。但在目前经济不景气、利润增长困难的情况下,许多基层行已经发现养不起那么多的人,而且在目前的经济状况下,靠人海战术并不一定能等同地做大业务。银行不再单纯地堆人头拼规模,开始注重人均效率,精兵强将成了趋势。

与此同时,银行数字化转型加速,线上服务替代率提升,大量业务可通过线上渠道或智能设备完成,网点柜员等基层岗位需求减少(银行加速裁撤线下网点,2024年全国多家银行关停了近千个网点,2025年这个趋势仍然在继续),科技投入优先级提升,资源更多向信息科技、数据治理等领域倾斜,压缩了传统岗位编制。

另外,银行通过之前已连续多年不断加大各类人才的招聘,当前人才储备较为充沛。加上员工因就业形势严峻等因素辞职率降低,岗位空缺减少。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原本可能因员工退休等原因产生的岗位需求被延迟,使得银行对新员工的需求相应减少。

因此,银行从上至下,对人员数量的需求减弱了,进而减少了春招的岗位数量,使春招名额大量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对求职者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学历要提高,更要有工作能力,有专业知识,还要有适应银行工作的抗压能力。进银行工作,不再那么容易了!

0 阅读:85

借借娇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