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站用200元“助学补贴”诱导学生捐浆,慈善还是生意?

毒鸡汤鸡哥 2024-08-30 22:24:35

每一个睿智的灵魂

都置顶了毒鸡汤

01

话说我们很多时候都听说过献血,但“献血浆”就比较冷门了,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背后的内幕究竟有多黑。

最近有网友爆料,说山西某血浆站发布了一个“助学”公告,称在6月15日到8月31日期间献满四次血浆的学生,可以领取200元的“助学补贴”。

200元看着不多,条件也非常苛刻,但凡是和钱扯上关系的,就必然有诱导性,更何况诱导的还是学生,这个公告能发出来,说明就肯定有为了这200块钱跑去多次献血浆的学生。甚至公告还提到血浆站有“积分”制度,所以这个究竟是公益还是生意,真的合法吗?

事情一曝光,立马引起了多方网友的关注,大家质疑的第一个关键点,就是公告里面提到的献血浆频率是否合理。

从6月15日到8月31日,满打满算76天,76天内献四次血浆,确定不会把人抽干?

话说在这方面,国家卫健委的确有规定,说的是两次献血浆的时间间隔不能少于14天,每次献血浆不能超过600克。

我们暂且不论这个数字是否科学,但可以肯定的是,规定里提到的数字就是理想情况下的极限,换言之就是底线,而且要配合很多外在条件,比如捐献者本身身体素质好,捐献后营养又跟得上,才能往这个底线靠一靠。

但是血浆站的收浆标准,显然不会考虑到这些点,而且还用所谓的“补贴”,来诱导年轻的学生们短时间扎堆献浆,这显然不专业,而且缺德。

说起来,这件事让我联想到了一件前不久发生的事情,一名19岁的少年在8个月内献(其实就是卖)血浆16次,就是压着规定的底线频率来献了,结果身体发生了严重贫血,在家猝死,他的父亲在整理遗物的时候,发现了血浆站疑似拉人头的聊天记录。

这其实就和今天这个“助学补贴”事件如出一辙,血浆站专门盯准了涉世未深又没钱的年轻人,给点蝇头小利,诱导他们“自愿”当血包耗材,却只字不提当中的风险,更不打算承担责任,反正只要人不死在血浆站,那就和他们没关系。

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说的真的只是旧时代的故事吗?我们现在又身在哪个时代?

02

血浆站的行为是个什么性质,这里就不多赘述了,但一个更大的疑点浮上人们心头:血浆站为什么要这么做?

说到这里,水就深了,首先给大家科普一个冷知识:血站和血浆站,听着是差不多,但实际上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存在。

血站一般收的是全血,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全血是不能买卖的,只能通过无偿捐献的方式来收集,收集的单位一般是正规医院或者红十字会,收集后的血会直接用在治病救人上面。

所以献血本身带有很强的公益性质,虽然红十字会近年来受人诟病,但并不妨碍它依然是个正儿八经的官方机构,受最基本的规章制度的约束。

正经的血站偶尔也会收血浆,但我们今天讨论的,是那种专门收血浆,且只收血浆的血浆站,所有血浆站都是纯纯的民营单位,是一些生物制品公司开的,目的就是盈利,和公益没有半毛钱关系。

所以所谓的”献“血浆,本质就是卖血浆,但很多血浆站打了一个信息差,用”爱心捐献“的名义来忽悠捐献者少收钱甚至不收钱,严格来说,这属于广告欺诈。

所以现在问题就很清晰了:血浆站的本质是企业,拉人头的目的是低价收购原材料,但做法不地道,而且涉及到了生命健康和伦理道德的问题,按我说,这种收钱卖血浆(而且是低价卖)的行为就不应该存在。

但关键问题在于,难道全国各地的卫建委、公安、工商部门,都不知道血浆站干了什么事情吗?为什么没有任何人去阻止?

如果我们想弄懂当中的逻辑,就必须先了解,收血浆这个看似冷门的行业,究竟有多暴利。

血浆站将血浆收集回来之后,大多都卖给了药企做疫苗,光是从相关上市公司那里查到的公开资料来看,毛利率就已经高达40%-70%,还不算那些不在账面上的利润。

在实业普遍惨淡的当下,这个利润率可以说高得可怕,而且这个行业目前还是一片蓝海,国内对原料血浆的需求缺口很大,血浆站如果能一直猥琐发育下去,老板们随时都能实现财富自由。

所以官方为什么不管?一是的确不好管,庞大的血浆需求摆在那里,如果一味取缔,说不定会引发什么行业危机,二是血浆这个产业有点敏感,如果官方大肆打击,把”卖血浆合法“这件事宣扬出去的话,说不定会引发更多民众排队卖血浆。

早在2006年,央视就曾报道过农村血浆站的乱象,当时的血浆站每收600毫升的血浆,就给”捐献者“85元的营养费,如果一个月卖两次,那就是170元,对于农民来说是一笔大收入,人们呼朋唤友齐齐去卖血浆,还有人天没亮就赶路去血浆站。

现实就是那么魔幻,在我们眼中,血浆站的生意是暴利,是不义之财,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别人指缝里漏出的一点蝇头小利,就已经吸引力十足,值得用自己的血肉去换了。

那我们还能说什么呢,再说就不和谐了,只能说这个行业已经形成了成熟的链条,有需求,有供给,也有从中穿针引线的血浆站,而且一切在纸面上都是合规的。

唯一能管的,就只有出事的时候,比如有人因为”献“血浆过多而猝死了,或者血浆站行为太露骨,被举报了,又或者有人把本该给捐献者的营养费给昧下了,我们这些年能看到的新闻基本就是这些。

所以这件事最后肯定不了了之,虽然官方最新的回应说的是涉事血浆站已经“停止相关业务工作”,但有群众反映,血浆站依然开门营业。

按我说,如果真的想打击血浆行业的乱象,第一件事就是把“捐献”相关的字眼给去掉,本就不是公益行为,凭什么叫“献血浆”呢?

不过我的这个意愿,大概率是实现不了了,因为现在所有人都管这种行为叫“献”,不仅仅是血浆站和媒体,就连卫建委等权威机构,在官方文件里,说的都是“献”。

我不知道为什么“卖”字如此难以启齿,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没人去正视问题,去大大方方谈论问题,那么问题就只会被掩埋到更阴暗的地方,直到发烂发臭。

0 阅读:0

毒鸡汤鸡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