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雌二醇:生命不可或缺的“女性密码”
雌二醇(Estradiol,E2)是人体内最重要的雌激素之一,属于类固醇激素,堪称女性生理功能的“核心调控者”。它主要由卵巢分泌,在青春期启动女性第二性征发育(如乳房生长、骨盆增宽),维持月经周期与生育能力,并像一位“全能管家”般影响骨骼强度、心血管健康、皮肤状态甚至情绪调节。
在育龄期,雌二醇水平随月经周期规律波动,排卵前达到峰值以促进受孕;若受孕成功,胎盘接替分泌任务,支持胎儿发育。而进入更年期后,卵巢功能衰退导致雌二醇骤降,可能引发潮热、骨质疏松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雄激素在脂肪组织中可转化为雌二醇,因此男性体内同样存在少量雌二醇,参与调节骨代谢和生殖功能。
作为临床药物,雌二醇广泛应用于激素替代疗法、避孕及辅助生殖技术,但其作用远不止于“性别标签”——它是贯穿人类生命周期、守护多系统健康的关键分子。从青春期到暮年,雌二醇无声地书写着身体的活力密码。
二,雌二醇的主要应用
1. 缓解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女性因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骤降,常出现潮热、盗汗、失眠、情绪波动、阴道干涩等症状。雌二醇可通过激素替代疗法(HRT)补充雌激素,有效改善这些不适,并预防因长期雌激素缺乏引发的泌尿生殖道萎缩。
2. 治疗卵巢功能减退或缺失
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卵巢早衰(40岁前绝经)患者需补充雌二醇以维持第二性征和基础代谢功能。
手术或放化疗后卵巢损伤:因疾病切除卵巢或接受放化疗的女性,需雌二醇替代治疗以预防过早骨密度流失和心血管风险。
3. 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
雌激素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流失。更年期或卵巢功能衰退女性长期缺乏雌激素时,骨密度快速下降,易发骨质疏松甚至骨折。雌二醇可通过维持骨代谢平衡,降低此类风险(需结合钙和维生素D补充)。
4. 避孕与辅助生殖技术
避孕:雌二醇常与孕激素联用,通过抑制排卵、增厚宫颈黏液实现避孕(如复方口服避孕药)。
辅助生殖:在试管婴儿(IVF)周期中,雌二醇用于准备子宫内膜,促进胚胎着床。
5. 青春期发育延迟或异常
青春期女性若因下丘脑-垂体功能异常导致乳房不发育、月经初潮延迟,医生可能使用低剂量雌二醇诱导第二性征发育,并逐步建立月经周期。
6. 跨性别激素治疗
在跨性别女性(男转女)的激素治疗中,雌二醇是核心药物之一,用于促进乳房发育、皮肤细腻化等女性化生理特征,同时抑制雄激素的作用。
7. 某些癌症的辅助治疗(应用较少)
晚期前列腺癌:大剂量雌二醇曾用于抑制睾酮分泌,减缓癌细胞生长(现多被副作用更小的药物替代)。
乳腺癌:仅限特定类型(如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需严格评估后联合其他药物使用。
主要副作用汇总
长期服用雌二醇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具体取决于个体差异、用药剂量、用药方式以及是否伴有其他荷尔蒙疗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副作用,但请注意,并非所有人都会经历这些症状,且副作用的程度因人而异。
乳腺相关问题:长期使用雌二醇可能增加乳腺组织增生的风险,导致乳腺疼痛或触摸时感觉到肿块。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子宫内膜变化:雌二醇会刺激子宫内膜的生长,如果未伴随孕激素治疗,可能会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心血管影响:长期高剂量的雌二醇治疗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如增加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特别是在有心血管疾病史的人群中。
血栓风险:雌二醇可能会增加血液凝固倾向,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体重变化:一些患者可能会在使用雌二醇期间经历体重增加。
导致内分泌失调:雌二醇为雌激素类药物,容易干扰人体正常的内分泌,如果长期服用雌二醇,可能会使内分泌失调,患者可能会出现阴道出血、月经紊乱、闭经等情况。
乳房胀痛:部分女性在使用雌二醇后可能会感到乳房胀痛或不适。
肝功能异常:长期大剂量使用雌二醇可能会对肝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骨密度变化:虽然雌二醇有助于维持骨密度,但长期高剂量使用可能会对骨骼健康产生其他未知影响。
由于长期服用雌二醇的潜在副作用,医生通常会仔细评估患者的适应症,并在必要时进行监测和调整治疗方案。在开始任何荷尔蒙替代疗法之前,患者应与医生充分讨论潜在的风险和好处,并在治疗期间定期进行医学检查,以监控身体对药物的反应和任何潜在的副作用。此外,对于有特定健康问题的患者,如有乳腺癌家族史、心血管疾病或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医生可能会更加谨慎地考虑使用雌二醇。
二,雌二醇针剂和口服哪个好,该如何选择
很多客户问【医有我伴】,雌二醇的针剂和口服片哪个好,国内的雌二醇和日本的雌二醇哪个好,【医有我伴】专注于国际药品十年,根据客户的反馈和行业经验,是可以回答这些问题的,这里先回答第二个问题,
国内主流产品
戊酸雌二醇注射液(如补佳乐注射液):短效(3-7天作用周期),需频繁注射。
日本常见产品
庚酸雌二醇(Estradiol Enanthate)注射液:长效剂型(一次注射可维持2-4周),因酯化结构差异,药物释放更平缓稳定。
微球或脂质体包裹技术:部分高端产品采用缓释技术,进一步延长作用时间并减少血药浓度波动。
优势总结:日本剂型设计更灵活,长效剂型可降低注射频率,减少因频繁打针引起的疼痛或组织刺激。
生产工艺与辅料
药物纯度与杂质控制日本对生产环节的杂质残留控制更严格,药物纯度更高,可降低过敏反应风险(如局部红肿、硬结)。
溶剂与赋形剂创新
国内注射剂多使用蓖麻油作为溶剂,可能导致注射部位疼痛或形成皮下硬结。
日本部分产品改用中链甘油三酯(MCT)或高纯度芝麻油,减少组织刺激,提高耐受性。
包装与分剂量设计日本产品更多采用预充式注射器(无需手动抽取药液),避免玻璃碎屑污染风险,且支持分次精准剂量调整。
降低血栓风险设计一些日本产品通过优化注射剂型,减少对肝脏凝血因子合成的间接刺激,潜在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但需更多数据支持)。
雌二醇的注射剂与口服片是两种常见的给药方式,它们在药物代谢、使用场景及效果维持上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科学对比及注射剂的优势总结:
(一)、核心区别
(二)、雌二醇注射剂的优势
减少肝脏负担口服雌二醇需经肝脏代谢,可能增加肝酶负担,而注射剂直接进入体循环,避免首过效应,更适合肝功能异常患者。
长效维持血药浓度如戊酸雌二醇注射液等油性剂型,注射后药物缓慢释放,作用可持续1~2周甚至更久,减少用药频率(如每周或每月一次),避免漏服风险。
疗效稳定性更强血药浓度波动小,尤其适用于辅助生殖技术(如试管婴儿周期中需精准调控子宫内膜厚度)或更年期症状严重者,保证激素水平持续达标。
降低部分副作用风险
口服雌二醇可能刺激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增加静脉血栓风险,注射剂对此影响较小。
对胃酸敏感或消化道吸收障碍者(如胃肠术后患者),注射剂是更安全的选择。
特殊场景不可替代性
紧急止血:严重功能性子宫出血时,肌注雌二醇可快速起效,促进子宫内膜修复。
跨性别激素治疗:部分跨性别女性偏爱注射剂,因其可减少激素水平的剧烈波动,稳定女性化效果。
プロギノン・デポー筋注10mg上市日期:1956 年 9 月
贮存方法:室温保存有效期:五年
1,禁忌症
有以下症状的患者不得给予本品:
现有或疑似雌激素依赖性恶性肿瘤(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本品可能导致相关肿瘤恶化或显性化。
有乳腺癌既往史。本品可能导致乳腺癌复发。
未治疗的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增生可能与细胞异型有关。
血栓性静脉炎、肺栓塞,或有既往史。本品可能导致症状恶化或复发。
动脉血栓栓塞(如冠心病、脑卒中等),或有既往史。
重度肝脏疾病。
未确诊的生殖器异常出血。如该症状由子宫内膜癌引起,本品可能导致癌症恶化或显性化。
现有或疑似妊娠。
2制剂性状
商品名:プロギノン・デポー筋注10mg
色泽与性状:微黄色透明油性液体
剂型:注射剂(安瓿瓶)
3、适应症
停经
月经紊乱(月经少发或多发)
月经出血量异常(过少或过多)
痛经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子宫发育不全
卵巢缺乏综合症
更年期综合症
不孕症
4、与适应症有关的注意事项
停经
持续性停经患者,在最后一次月经结束后至少八周内不得使用本品。
5、用法用量
戊酸雌二醇用于成人,通常每 1~4 周肌注一次,每次 5~10 mg。应视症状适当调整剂量。
6、重要提示
据外国报告,女性长期并用雌激素与孕激素制剂后,发生乳腺癌的风险高于对照组女性,且该风险随用药时长增大;因此,使用本品时,应对患者的风险—收益进行慎重考虑,且以最小必要剂量使用。不得长期盲目使用本品。
使用本品前,必须采集患者个人病史和家族史,进行乳房及妇科检查(有子宫的患者应进行子宫内膜活检,并以超声波对子宫内膜厚度进行检查)。开始使用本品后,应定期进行乳房及妇科检查。
7、有特殊情况的患者之注意事项
7.1 有并发症、既往史等的患者用药
有乳腺癌家族性风险;乳房结节;乳腺炎;或乳腺扫描结果异常:本品可能导致相关症状恶化。
术前,或长期卧床不动:本品导致凝血功能增强,可能使心血管副作用风险增大。
子宫肌瘤:本品可能导致子宫肌瘤发展。
子宫内膜症:本品可能导致症状恶化。
心脏病,或有既往史:本品可能导致钠潴留或体液潴留。
癫痫:本品可能导致症状恶化。
糖尿病:用药时需密切监视。
全身性红斑狼疮:本品可能导致症状恶化。
骨骼发育可能未完成,或处于青春期前:本品可能导致骨骺提前闭合和性早熟。
7.2 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
肾病,或有既往史:本品可能导致钠潴留或体液潴留。
7.3 肝功能不全患者用药
重度肝脏疾病:不得使用本品。代谢功能不全时,本品可增加肝脏负担,使相关症状加重。
肝脏疾病(非重度):本品可能导致症状恶化。
7.4 可生育妇女用药
停经或子宫发育不全患者
使用本品时禁止妊娠;应注意采取适当的非激素性避孕手段(除安全期避孕法和体温测定法外)。另外,治疗周期(约 28 日)内如未发生撤退性出血,应考虑妊娠可能;在鉴别诊断中排除妊娠可能之前,须中止本品的使用。
7.5 妊娠妇女用药
现有或疑似妊娠的妇女禁用本品。尚未对本品用于妊娠妇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指标进行临床试验。
已有报告表明雌激素制剂用于妊娠动物(小鼠)之后,后代成长后的阴道上皮及子宫内膜发生癌性病变。另外,已有报告证实雌激素制剂用于新生儿(小鼠)后,其成长后的阴道上皮有癌性病变3)。
7.6 哺乳期妇女用药
应兼顾本品治疗的效果和母乳喂养的益处,决定是否继续或中止哺乳。本品已知可分泌到健康妇女的乳汁中。
8、药物相互作用
8.2 与其它药物并用的注意事项
与以下药物并用时应注意:
9、不良反应
以下不良反应可能会在本品使用期间发生;使用时应密切观察,发现异常时应停用本品,并对症治疗。
9.1 严重不良反应
血栓(频率不详):已有长期使用雌激素制剂引起血栓栓塞的报告。
9.2 其它不良反应
10、通用注意事项
10.1 使用药剂的注意事项
本品仅用于肌肉注射。
避免在可能干扰生理月经时用药。
为避免影响组织、神经等,肌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仅在必要时肌注本品,且以最小必要剂量使用。特别地,不得在同一部位重复注射。另外,对早产儿、新生儿、婴儿、幼儿、小儿时要尤其注意。
注意避开神经。
如注射针头刺入时感到剧痛或发现血液回流,请立即拔出针头,更换注射部位。
11、其它注意事项
11.1 临床应用资料
11.1.1 激素替代疗法(HRT)与子宫内膜癌风险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绝经后妇女长期使用雌激素制剂(约一年以上),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较对照组妇女偏高,且该风险随使用时长增大(1~5 年风险率 2.8 倍,10 年以上风险率 9.5 倍);与孕激素制剂并用时,可抑制子宫内膜癌风险(0.8 倍于对照组妇女)4)。
11.2 HRT 与乳腺癌风险
在美国进行、针对绝经后妇女的随机对照试验(“女性健康倡议”,WHI 试验)的结果显示,结合雌激素—孕激素联合治疗组的乳腺癌风险,相较安慰剂组有统计意义的增长(风险比率:1.24)。同时进行的、针对已摘除子宫的妇女的试验结果显示,结合雌激素单药治疗组的乳腺癌风险,相较安慰剂组无统计意义的差异(风险比率:0.80)。
在英国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百万女性研究”,MWS)的结果显示,雌激素—孕激素联合治疗的妇女的乳腺癌风险,较对照组有统计意义的增长(2.00 倍)。该风险随治疗时长增大(一年以下 1.45 倍;一至四年 1.74 倍;五至九年 2.17 倍;十年以上 2.31 倍)。
11.1.3 HRT 与冠心病风险
美国 WHI 试验结果显示,结合雌激素—孕激素联合治疗组的冠心病风险,较安慰剂组有偏高趋势,尤其在治疗一年后有统计意义的增长(风险比率:1.81).同时进行的、针对已摘除子宫的妇女的试验结果显示,结合雌激素单药治疗组的乳腺癌风险,相较安慰剂组无统计意义的差异(风险比率:0.91)。——参见 2.5 节
11.1.4 HRT 与脑卒中风险
美国 WHI 试验结果显示,结合雌激素—孕激素联合治疗组的脑卒中(主要为脑梗塞)之风险,相较安慰剂组有统计意义的增长(风险比率:1.31)。同时进行的、针对已摘除子宫的妇女的试验结果显示,结合雌激素单药治疗组的脑卒中(主要为脑梗塞)风险,相较安慰剂组有统计意义的增长(风险比率:1.37)。
11.1.5 HRT 与认知障碍风险
在美国进行、针对 65 岁以上绝经后妇女的随机对照试验(WHI 认知研究,WHIMS)的结果显示,结合雌激素—孕激素联合治疗组的认知障碍(含阿尔茨海默症)发生风险,较安慰剂组有统计意义的增长(风险比率:2.05)。同时进行的、针对已摘除子宫的妇女的试验结果显示,结合雌激素单药治疗组的认知障碍(含阿尔茨海默症)风险,相较安慰剂组虽无统计意义的差异,但有增长趋势(风险比率:1.49)。
11.1.6 HRT 与卵巢癌风险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绝经后妇女长期使用雌激素制剂后,卵巢癌风险较对照组偏高。
美国 WHI 试验显示,结合雌激素—孕激素联合治疗组的卵巢癌风险,相较安慰剂组虽无统计意义的差异,但有增长趋势(风险比率:1.58)。
11.1.7 HRT 与胆囊疾病风险
美国 WHI 试验显示,结合雌激素—孕激素联合治疗组的胆囊疾病风险,相较安慰剂组有统计意义的增长(风险比率:1.59)。同时进行的、针对已摘除子宫的妇女的试验结果显示,结合雌激素单药治疗组的胆囊疾病风险,相较安慰剂组有统计意义的增长(风险比率:1.67)。
12、药代动力学特性
12.2 吸收
戊酸雌二醇经肌肉注射后,自注射点位被缓慢释放,并被分解为雌二醇与戊酸。血清雌二醇浓度在注射后 3~5 日达到最高,半衰期约 4~5 日(外国资料)。
12.5 排泄
尿液、粪便排出比例约为 9:1(外国资料)。
13、药理毒理
13.1 作用机理
戊酸雌二醇在体内被代谢成为雌二醇,从而发挥作用。多项动物实验显示,戊酸雌二醇使用后的雌激素效力与雌二醇几乎一致。
在摘除卵巢的小鼠中,戊酸雌二醇对阴道、子宫重量有增长作用,且随剂量增长。另外,还可见其对促性腺激素及排卵有抑制作用19)。
14、本品有效成分的物化特性
化学结构式:见上
通用名称:戊酸雌二醇(Estradiol Valerate)
化学名称:雌甾-1,3,5(10)-三烯-3,17β-二醇 17-戊酸酯
分子式:C23H32O3
分子量:356.50
熔点:143~150℃
性状:白色结晶或微晶粉末,无味。本品易溶于乙醇(95%)、1,4-二氧六环或乙醚,微溶于甲醇,略溶于芝麻油,几乎不溶于水。
CAS 代码:979-32-8
15、包装规格
每盒 10 支安瓿瓶,每支 10 mg/1 mL。
注:版权声明,本网站平台所有注明来源”医有我伴”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有我伴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进行转载,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在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有我伴”,本平台所转载的文章目的是信息的传递,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涉及请与我网站联系,进行删除。
如果本文对你有帮助,请给个关注并赞一下,【医有我伴】将持续分享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