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牛皮癣外用药的分类,看看你是用的哪一类?
以下是目前市面上牛皮癣(银屑病)外用药膏的汇总,按激素类与非激素类分类,并基于临床指南和研究数据进行客观效果分析:
1、激素类外用药膏(Topical Corticosteroids)
激素类药膏是银屑病治疗的基础药物,通过抗炎、抗增殖、免疫抑制发挥作用。根据效价强度可分为弱效、中效、强效和超强效。
常见类型及代表药物
弱效:
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0.1%-1%)
适应症:轻度银屑病,面部/间擦部位(皮肤褶皱处)。
效果:安全性高,但疗效有限,需长期使用。
中效:
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0.1%)
丙酸氟替卡松(Fluticasone Propionate)(0.05%)
适应症:躯干/四肢中度斑块型银屑病。
效果:起效快(1-2周红斑减轻),但需间断使用。
强效/超强效:
哈西奈德(Halcinonide)(0.1%)
倍他米松(Betamethasone Dipropionate)(0.05%)
适应症:肥厚型皮损或顽固病灶。
效果:快速缓解瘙痒和鳞屑(<1周),但不建议连续使用>4周。
疗效与局限
优势:
速效性:红斑、鳞屑和瘙痒通常在1周内改善(尤其强效激素)。
经济性:价格低廉,广泛覆盖医保。
不足:
副作用: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毛囊炎等。
耐药性:停药后易复发,需与非激素药物交替使用。
指南推荐:作为短期(2-4周)控制急性炎症的首选,避免面部/皮肤薄嫩部位长期使用。
2、非激素类外用药膏
非激素类药膏安全性更高,适合长期维持治疗或用于敏感部位(如面部/生殖器)。
1. 维生素D3衍生物
代表药物:卡泊三醇(Calcipotriol)、他卡西醇(Tacalcitol)。
作用机制:调节角质形成细胞分化,抑制增殖,联合激素可增效。
效果:
单用需2-4周起效,有效率约50%-60%(轻中度斑块型)。
长期使用耐受性好,无明显系统性副作用。
局限:可能引起局部刺激(灼烧感),面部慎用。
2.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
代表药物:他克莫司(Tacrolimus,0.03%-0.1%)、吡美莫司(Pimecrolimus)。
作用机制:抑制T细胞炎症因子释放。
效果:
适合面部/褶皱部位,对红斑和渗出效果显著(1-2周改善)。
长期安全性优于激素,但单用对厚鳞屑效果较弱。
局限:偶发灼热感,妊娠期慎用。
3. 角质调节剂
代表药物:
水杨酸(Salicylic Acid)(2%-10%):促进脱屑,需与激素联用。
尿素(Urea)(10%-40%):保湿、软化角质层。
效果:辅助改善鳞屑,无法单独控制炎症。
4. 焦油类制剂
代表药物:煤焦油(Coal Tar,1%-5%)。
作用机制:抑制DNA合成,减缓表皮增殖。
效果:起效慢(>6周),对慢性肥厚型部分有效,但有异味和染色风险。
5. 新型小分子药物
本维莫德(Benvitimod,欣比克):
中国原研药物,靶向酪氨酸激酶2(TYK2)。
效果:单用6-8周有效率约50%-60%,复发率低于激素。
局限:价格较高,需避光冷藏保存。
6. 天然成分制剂
代表药物:
中药提取物(如青鹏软膏)、马齿苋提取物。
效果:部分患者瘙痒/红斑缓解,但缺乏大规模临床验证。
3、客观效果对比与选择建议
总结与临床建议
激素优先:急性期首选强效激素快速控炎,2-4周后过渡至非激素药物。
联合策略:激素+维生素D3(如得肤宝®软膏)可缩短病程并减少激素用量。
特殊部位:面部/间擦区优先使用他克莫司或弱效激素。
长期管理:非激素类(如本维莫德、维生素D3)更适合维持治疗。
二,银屑病的相关介绍
银屑病,也被广泛称为“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疾病,常表现为局限或广泛分布的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引发银屑病的原因尚不明确,但已被认定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共同导致。此病与子午线、食物性、气候季节、家族史等因素有关。世界各地的患病率差异很大,中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的患病率比较低,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患者总数仍然庞大。银屑病有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是寻常型,此外还有关节病型、脓疱型和红皮病型。
银屑病症状具有多样性,主要包括皮肤出现红色斑块,通常覆盖有银白色鳞屑,皮肤瘙痒、灼热或疼痛,皮肤干燥、破裂,甚至出血等。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关节疼痛、肿胀以及指(趾)甲的异常。银屑病非传染性,传播途径通常包括家庭遗传或是环境刺激。
三,看看你是哪种银屑病
在世界范围内,牛皮癣患病率差异较大,国内北方地区患牛皮癣概率相对较高。临床医学将银屑病分为四种类型:寻常型,关节病型,脓疱型和红皮病型。
寻常型银屑病:临床最为常见类型,占银屑病病例的90%,皮损多为红色丘疹和斑块,其上覆盖银白色鳞屑呈堆积状,喜发于头皮,肘部,膝部,腰骶部等部位。
关节型银屑病:临床约5-30%的银屑病患者会伴发关节炎,常累及指间关节,腕关节等位置。受关节肿胀,疼痛影响,行动受限,关节畸形,可先于或晚于皮疹数年后出现。
脓疱型银屑病:在寻常型银屑病的基础上出现无菌性脓疱,脓疱常融合成片,干燥后形成厚黄或褐色痂皮,全身症状明显,可有发热,关节疼,白细胞变高等症状,病情极为凶险。
红皮病型银屑病:皮疹广泛,可累及全身90%以上皮肤,出现潮红色,且全身覆盖大量银白色鳞屑,多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该型是银屑病危重类型,可危及生命,患者需多加注意。
银屑病易和下列疾病混淆
1.慢性湿疹:慢性湿疹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瘙痒,但鳞屑较少,且没有银白色多层鳞屑和薄膜现在,也没有出血点,可因此分辨。
2.玫瑰糠疹:玫瑰糠疹多发于躯干,颜色呈鲜红色斑片,鳞屑较少,多沿皮纹排列,通常会在1-2个月内自愈。
3.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的皮损边界不清晰,头皮常有油腻性鳞屑,与银屑病多有不同。且脂溢性皮炎无典型束发状,长期存在可导致脱发。
银屑病的危害
1.关节损伤:银屑病患者中可能会发作称为银屑病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关节病,可导致关节疼痛,变形,活动受限。
2.感染:感染是重度银屑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采用免疫抑制的治疗方案很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3.带状疱疹:患有银屑病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会下降,患带状疱疹的概率则会大大提高。
4.代谢综合征:银屑病患者易患有代谢综合征,如高血压,高血糖等。
5.心血管疾病:银屑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同比增加,其中包括高血压,心肌梗死等。
四,银屑病患者的饮食建议
Q:银屑病病情加重与“饮酒,食辛辣刺激物,牛羊肉”等有关吗?需要忌口吗?
A:适可而止。经常忌口、饮食单一会导致体质差,营养不良,治疗效果差。正确的方式是不要“过度忌口”,饮食均衡多样,观察“自己吃了什么会加重”,并不是每个病人吃了牛羊肉都会加重,和食用的量、身体状况都有关联性。
Q:只吃豆制品和蔬菜,为什么银屑病还是发得厉害?
A:脱落皮屑(蛋白质)+完全不吃动物蛋白=营养不够→抵抗力低、患感冒→复发加重。
机体的蛋白质是抗感染的物质基础。正确的方式是不偏食,摄入各种营养,包括脂肪蛋白,但不可过于油腻。
Q:银屑病患者能吃鱼和海鲜吗?
A:应“辩证施食”。皮损面积少,病情稳定时,可适量进食海鲜,注意观察,避免发生过敏和过敏样症状,使银屑病加重。如果发现自己每次进食海鲜都会过敏,就避免食用。银屑病是一种免疫性疾病,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和脂质异常。海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血脂,血压和软化血管的作用;动物实验发现饮食中补充鱼肝油无论对心血管系统还是免疫系统都有益处。
五,不同严重程度的银屑病的治疗原则
1,轻症患者的诊疗
一般来说,「激素+卡泊三醇+润肤剂」局部外用是最常见方案。研究证实,两者联合的疗效显著好于单独用其中一种。一般先选用「卡泊三醇+润肤剂」外用,如未见效则改为联合糖皮质激素的「二丙酸倍他米松+卡泊三醇+润肤剂」。蒽林外用也是重要手段。但门诊治疗效果不如住院用。其原因是住院时病人更能耐受蒽林的刺激性等副反应,从而能真正坚持规范使用。
对于头皮区域的往往先用水杨酸清除鳞屑,然后使用上述方案。对于不适宜用激素的皮肤区域可以考虑使用他克莫司一类的药物外用。但一般来说,相比较他克莫司一类药物强效激素的疗效更好-----除非特定部位。
2,重症银屑病
重症银屑病诊疗时,各种系统药物都可以值得考虑。而光照疗法是全身治疗组合里的基本要素。但必须警惕一些病人并不适宜光照治疗,比如有皮肤癌高危情况的。联合的全身用药物里常见的有甲氨蝶呤、环孢素是最常见的选择之一。而新的各种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物,比如
针对TNF-a的 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单抗和阿达木单抗
针对IL-12和IL-23 的 优特克单抗
针对IL-17A 的 苏金单抗、艾克司单抗
针对JAK的 托法替尼
它们都有较好的疗效。可以说是银屑病治疗历史里的里程碑式进步!在过去,如何治疗重症银屑病也同样困扰着皮肤科专家。这些新药物出现让医生们几乎不再担心疗效不佳。当然,这些新药物使用的经验相对不足,相关副反应仍须警惕。就今天而言,轻症银屑病在一般全科医生里都可以有较好疗效,而重症银屑病应该寻求有经验的皮肤科专科医生诊疗。
注:版权声明,本网站平台所有注明来源”医有我伴”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有我伴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进行转载,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在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有我伴”,本平台所转载的文章目的是信息的传递,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涉及请与我网站联系,进行删除。
如果本文对你有帮助,请给个关注并赞一下,【医有我伴】将持续分享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