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s店到底有多黑?今天总算见识到了。
我一同事开车转弯时不小心撞到了车库柱子上,于是就变成了图片中的这个样子。
本来想找保险公司解决,后来又担心明年的保费上涨,所以决定到4s店中去维修,反正就是做个钣金的事情而已。
结果到了4s店,人家非要换整个车板子。问就是这东西没法修,必须要换一整套。
同事觉得非常愤怒,于是跑到了街边维修站。维修站小哥把一个皮老虎按在车上使劲往外拽,拽了几次之后居然拽出来了,连钣金都不用做。
同事问多少钱?维修站小哥来了句:最近没钱抽烟了,你给我去买包烟吧。
这事是不是挺令人惊讶的,但实际上这就是业内的常态。
20年前我因工作关系认识了一名4s店的管理人员,他说如果车主在我们这边正规保养修车,车坏了我们就好好给他修。但如果在别的地方保养再跑到我们这来修车,就使劲宰。
那时就觉得汗毛直竖,为什么4s店要这么做?
后来随着越来越了解这个行业,也总算发现了里面的一些黑幕。比如同事这次修车门,其实就是利益驱动的。
很明显,换件利润要比维修利润高的多。4s店更换车门涉及原厂件采购,还有30~50%的加价,还有工时费以及保险返点之类的,单件利润起码达到千元以上。而钣金修复只有人工成本,一般修车店也就是400块钱。
另外为了提高利润率,4s店也会将售后人员收入和配件销售额所绑定,以激励员工推荐高价值的维修项目。
但这也会导致一些员工根本就不管实际情况。在一些明显不需要更换配件的地方上要求客户更换,这就极大影响了4s店的声誉,导致了客户对4s店的不信任。
但现在的时代毕竟已经不是以前,以前4s店还有信息差的优势,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只要是传统燃油车,消费者都可找到较为低廉的维修方式,又何必死盯着4s店不放呢。
对消费者来说,我还是建议若在质保期之内的话,能去4s店就去跑4s店。但如果已经脱离了质保期,还是要多方报价才可以。比如4s店,连锁维修店和独立修车厂都试一试,看看哪一个更适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