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环境,深深影响了他们对自我我世界的认知。”
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到:“孩子需要尊重和肯定,这些需求的缺失,可能会成为自卑感滋生的温床。”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无论家境富裕还是拮据,父母的态度往往决定了孩子的性格和未来。
在陪伴、鼓励、自由、爱这四个方面,如果父母吝啬,孩子很可能从小滋生自卑感,甚至在成年后长期受其影响。
大方给予孩子“陪伴”,而非手机与冷漠
我有一个咨询育儿问题的客户,名叫李芳,是深圳一家外企的高管,年收入百万,生活富足。
但她10岁的儿子却被老师多次反映“社交退缩”,在学校不愿和同学交流,甚至连见到老师时也不敢主动问好。
为了弥补儿子在物质上的需求,李芳给他买了最新款平板电脑、智能玩具,还请了家教。
然而她的日常安排是这样的:早上7点出门开会,晚上10点才回家,周末还要参加各种商务活动,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孩子。
“我已经尽力给了他最好的东西,但他好像并不开心。”李芳在一次咨询中对我说道。
后来我通过详细和母子俩人沟通之后,发现李芳的儿子并不是需要更多的玩具,而是缺少妈妈“在场”的时间。
孩子对我说了一句戳心的话:“妈妈总是给我买东西,可是我觉得她根本不关心我。”
心理学研究表明,亲子关系的质量,不取决于物质丰盈,而在于是否拥有高质量的陪伴。
如果父母长期缺席,孩子很可能会形成“我不重要”的认知模式,这种感受会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甚至内心安全感。
面对孩子每天抽出30分钟,一起读一本书、吃一顿饭或聊聊天,专注倾听他们的想法。
周末安排一次全家的亲子活动,比如徒步、做手工,或者一起做一顿丰盛的家庭餐。对于亲子关系的质量提升,将会大有裨益。
大方给予孩子“鼓励”,而非苛责和冷嘲热讽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讲述了一个差生逆袭的故事。男孩皮埃尔调皮捣蛋,成绩糟糕,总被同学嘲笑为“废物”。
但新来的老师马修发现了皮埃尔独特的嗓音,于是温和地对他说:“你唱得很好,如果坚持练习,你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歌唱家。”
这句话像火种一样点燃了皮埃尔的信心。他开始认真练习唱歌,并且在一次校内音乐会上表现出色,最终成长为一名世界级歌唱家。
反观现实生活,很多父母却常用打击和讽刺代替鼓励,比如:“你怎么这么笨?”、“别人家孩子都比你好!”
心理学家卡耐基的研究表明,鼓励能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而冷嘲热讽只会让他们丧失对自己的信心。
改变语言习惯,用具体的方式鼓励孩子,例如“你这次努力写完了所有作业,真的很棒!”。
遇到孩子的失败时,肯定他们的努力过程,而不是只看结果,比如“虽然这次没考好,但你的准备过程很认真,下次一定会更好。”
大方给予孩子“探索的自由”,而非过度干涉和限制
心理学中的“心理自主性”理论指出,儿童需要通过探索和选择,来建立对世界的理解和掌控感。
如果父母过度干涉孩子的选择,会导致孩子失去兴趣,甚至产生长期的抗拒心理。
我的大学同学小芸从小热爱画画,甚至梦想成为一名插画师。
小学时,她的老师曾多次夸奖她的作品“非常有天赋”。
然而,她的父亲却一直坚决反对她学习美术。
他认为“画画没有出路,考不上好大学,也没法养活自己”。
即使小芸赢得了校内的绘画比赛,父亲也只是淡淡地说:“你还是多学点数学吧。”
这种否定和限制让小芸失去了对绘画的热情。到了高中,她变得叛逆,不仅厌学,还故意在考试中交白卷。
有次大学同学聚会时她对我说:“小时候太多事情都被限制了,我长大后就忍不住要反抗。”
作为父母,给孩子设定安全边界,但在此范围内,允许他们自主选择活动或兴趣爱好。
当孩子失败时,鼓励他们分析原因,而不是直接否定他们的选择,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
大方给予孩子“爱的表达”,而非沉默和责备
在综艺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中,一位年轻律师讲述了自己的童年经历。
她从小成绩优异,常年在班级排名前几。但她的父亲是个内向、传统的人,从不主动表达对她的爱。
每当她考了高分,父亲只会淡淡地说:“这很正常,下次继续努力。”
这种缺乏爱的表达让她从小陷入一种深深的不安感:“是不是因为我不够好,爸爸才不爱我?”
长大后,她很难接受别人的善意,也总是害怕被亲近的人否定。
如果父母吝啬于表达爱,孩子可能会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不信任甚至自卑。
正确的做法是:主动对孩子说“我爱你”,并用行动表达,比如拥抱、亲吻或牵手。
在孩子犯错时,用温和的方式引导,而不是直接责备,比如“这次的行为有点冒失,下次我们可以怎么做得更好?”
无论家庭是否富裕,父母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幸福感。
陪伴的时间、鼓励的话语、探索的空间、爱的表达,这些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需要的“大方”。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说:“孩子不需要完美的父母,他们需要的是愿意陪伴和爱他们的父母。”
今天起,不妨对孩子多一些“大方”,比如一个微笑、一句夸奖、一个拥抱。
你会发现,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举动,能让孩子更阳光、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