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惠风文苑 惠风文苑
庞家堡·歌舞晚会火爆红石山
旧时光翻页日记
文/卜惠
溯回至八十年代中期,炸红的歌舞晚会走进红石山庞家堡,它以轰轰烈烈的姿态爆料,一时间,取代了传统的戏剧业,电影业,红遍祖国大江南北。
在记忆深处,位于庞家堡区市场街的工农影剧院,就像一座无法磨灭的文化地标,想必每一位红石山上的人都对它无比熟悉。尽管它在岁月的长河中仅仅存在了短短30几年,然而,它所散发的独特魅力,却恰似一个拥有强大吸引力的神秘磁场,牢牢地牵引着无数观众的目光,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在那段光辉岁月里,它承载着非凡的经历,拥有过轰轰烈烈的精彩过往,深深影响着红石山矿区一代又一代人们对于文化娱乐的不懈追求 。
时光流转,在那个特殊的年份,因影剧院业务主管岗位的招聘需要,我有幸被选中,调入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单位工作 。尽管当时我的身份只是借调人员,但这丝毫没有削减我对工作的热情。这段看似短暂的工作经历,仅仅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却镶嵌在我人生的记忆中,成为一生的回味与无穷的人生体验 。
那时的我,对于从事商业工作已是驾轻就熟了。然而,当命运的齿轮将我转向文化娱乐场所的服务工作领域时,我却真切地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同那大姑娘坐花轿,是人生头一回 。自己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毅然向上,而幸运的是,剧院同样也大胆地接纳了我的应聘。走马上任后,我正式成为庞家堡区工农影剧院的业务主管 。这个职位,在外人眼中看似风光无限,令人羡慕不已,只有我自己清楚,内心深处实则充满了挑战。毕竟,在文化娱乐领域,我没有什么阅历和经验,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摸索前行。人们常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可摆在我面前的难题是,这至关重要的三把火究竟该如何去烧,才能烧出成效,烧出特色,着实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
经过一番深思之后,我决定先点燃第一把基础之火。到张家口市电影发行公司排月片,这是我日常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我第一次踏入市公司,眼前的场景让我既紧张又兴奋。只见六区一县的业务主管经理们早已齐聚一堂 ,(这里的六区分别指张家口市桥东区、桥西区、茶坊区,宣化区、下花园区、庞家堡区,一县则是指宣化县)。
面对如此众多同行前辈们的目光,初来乍到的我难免感到紧张。然而,幸运的是龙烟铁矿工人俱乐部的田经理和矿八区工人俱乐部的大刘经理也到场了。这两位前辈的到来,仿佛给我注入了力量,瞬间,让我放下了内心的怯场之感。接下来我认真领会了这一个月上映影片的任务安排,电影公司为了进一步推动各地剧场影院业务进度,还特意为与会的主管人员放映了本月的两部主打影片 。我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用心学习排月片业务的每一个细节,虚心向前辈们请教工作中的要点和技巧,并将学到的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
都说是一回生两回熟,这第二把火,我可要拿出点本事了,于是,我开始寻找突破口主动出击。时间,就像那马拉松赛跑,又到去市电影发行公司排月片的日子。我领取了排月片的工作计划安排之后,就认真地向市公司黄经理请教指导。据黄经理介绍,张家口市里的各大剧场影院开始搞“电影大联放”,庞家堡片区也可以探索着引入运行。我领到了市公司引荐的第一桶金,回到单位后,与李经理汇报了电影大联放上映的新做法,开始运作。于是,电影大联放在红石山庞家堡地区面世,突破了一场电影只放映一个单片的传统运作,大联放一场至少有三、四个影片连续放映,这下子可为那些个电影迷们开了绿灯,深受热捧。随之,矿俱乐部、八区工人俱乐部纷纷紧随开放大联放电影。一时间,红火了红石山庞家堡矿区职工、家属、厂矿学校的文化娱乐生活,深受欢迎。
这第三把火,可就更热闹了。同时,也是本文的核心所在。随着频繁地与上级主管市文化局、市电影发行公司、市各大影剧院的深入接触,我的业务面得到了提升。一次到市电影公司排月片里,市文化局牵头带领六区一县的业务主管人员到市里的大众剧场观摩了流行的“哈尔滨歌舞演唱会”,我有幸与宣化县立体影院的翟经理同排而座,交谈间,他热情地邀请我到立体影院观摩正在该影院演出的郑州歌舞晚会。随后,我对翟经理表达了礼上往来的诚挚感谢与友谊。
我知道,我们影剧院的李金经理,他从骨子里就透着一种热衷,喜欢古装戏剧和连本戏。从工作的角度出发,我向领导汇报了这次到市里排月片及观摩歌舞晚会的情况,一提到歌舞演唱会的流行与火爆,他老人家的反应十分强烈,便反问道:“你是不是说的是那个坦胸露背的光屁股舞呀?”,遭啦,八字还没有一撇呢,观其的神色,一脸的反感。一肚子的设想我只好搁置在心,改日再议。
每月的业务碰头会按时召开,与会人员有放影部的吴荣薛师傅,票房部的曹玉花老师,宣传部的吴瑞芳老师,录像厅的兼职人王庆龙师傅,及业务主管参加,李经理布置了本月工作任务与重点事宜。在会上,我又重提了关于引进“歌舞演唱会”的想法,提议一出与会人员既觉新鲜,又有支持的绝大多数,我们的李经理虽有对歌舞的反感,少数服从多数嘛,但也同意了我的主张。次日,我与李经理从庞家堡火车站登上了去宣化的考察行程。来到宣化东二道巷的宣化县立体影院,翟经理热情地招待了我们,并观摩了正在演出的郑州歌舞团的演唱会实况,立体影院内外人流熙熙攘攘,热火朝天之景象,瞬间,打动了我们的李经理心潮。
忙录的时光,激发了人的奋发向上精神。说话进入了年岁更迭时分。说来也真是机缘巧合,张家口地区文化局的张主任给我们的李经理打来了电话,介绍说:张家口地区晋剧团为适应时代的步伐潮流,改编为“张家口地区歌舞团”,该团将首次出演意向定位在红石山庞家堡矿区,随即双方一拍即合,正合我意。具体演出的时间,双方敲定在年初六,分日夜场,演出为期三天六场意向协定。
为了让更多的人知晓这场即将到来的文化盛宴,随后,我们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通过广告快讯、节目广告介绍窗以及剧院正厅外景上方的月份演出栏目大画屏,全面发布了“歌舞演唱会”的预告消息 。消息一经发出,如同春风吹过大地,瞬间,整个红石山矿区引起了轰动 。尤其是红石山上的青年人,他们对这场充满时尚与活力的歌舞演唱会满怀期待,内心的热情被彻底点燃 。
<链接上篇叙述>
久逢甘霖的红石山人,满心都是对这个年节的喜悦与期待,翘首以盼一场文化盛宴的滋养。大年初三一到,剧院便开启了初六首场歌舞演唱会的预售票发售。消息一出,票房窗口前瞬间被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围得水泄不通,大家争先恐后地抢购入场票,队伍络绎不绝。仅仅一天时间,首场演出的预售票便销售一空,比预想的效果还要理想乐观。
尘封多年的演出模式,在这一刻被彻底打破。李经理眼见这场歌舞演唱会的上座率比以往的古装戏剧高得惊人,增长速度之快让他始料未及,两种演出形式的差别之大也让他大为感慨。他满脸笑意地看向我,问道:“卜主管,接下来的票房安排和演出场次,你打算怎么处理?”听到这话,我立刻领会了其中深意,这是李经理在权力下放,对我的工作能力给予认可。我赶忙回应:“经理,您看这样行不行?初四继续预售初七的日场和晚场演出票,以此类推,同时开放厂矿机关团体票的购买渠道,您觉得怎么样?”李经理没有立刻答复,他原地转了个圈,思索片刻后才回过头来,点头说道:“好,就按你说的安排。”说完,便轻松地走出了办公室。
首场歌舞晚会即将拉开帷幕,剧院门前的小广场灯火辉煌,人头攒动。高音大喇叭播放着动感的迪斯科舞曲,买到入场票的观众满心欢喜地前来观看演出,没买到票的人也赶来凑热闹。卖糖葫芦、卖糖果瓜子的小贩们在人群中穿梭叫卖,吆喝声此起彼伏。许久未见这般热闹繁华的景象,意气风发的红石山人,尤其是年轻人们,更是欣喜若狂,仿佛站在了时代进步的浪潮前端。
检票入场开始,剧场的四个检票口全部开放,人流如潮。服务人员全力维持入场秩序,好在有区治安大队协助,场面才没有失控,但仍有不少无票的人混了进去。这些人实在是因为买不到票,心情急切才出此下策。李经理见状想要清场,我赶忙阻拦,只要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不妨随他们去,当务之急是要营造出热烈的观看氛围。演出正式开始,舞台上灯光变幻莫测,趣味十足的小品、身着卓别林服饰的小丑、精彩绝伦的霹雳舞、激情澎湃的流行歌曲,轮番上演,引发了观众们的阵阵欢呼和打口哨声,现场气氛热烈非凡。首场演出大获成功,李经理喜笑颜开,而剧场的所有服务人员却忙得不可开交。
然而,三天六场的年节演出活动,远远满足不了红石山人的观看热情。在观众的强烈要求下,我们与歌舞团沟通协调,又加演了三场。但由于歌舞团下一站的演出时间早已确定,五天九场的歌舞演出,最终落下帷幕,却给红石山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为此,剧院内部召开了承接歌舞团工作总结会。会上,财务部的赵卫主管对这次承接歌舞团的收支和利润分成情况进行了详细核算说明,结果显示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票房部负责人曹玉花统计了歌舞团演出的售票率和票房收入情况,数据表明此次演出的效益和上座率均排名第一。业务部对这次接团演出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对今后业务拓展的渠道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最后,李经理作总结讲话,对这次接团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表扬和鼓励了业务部的出色表现,并表示今后会引进更多优秀的歌舞团队来庞家堡演出。工农影剧院迎来了经济增长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随着红石山矿区人民对文化娱乐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满足大家对歌舞演唱会的强烈渴望,工农影剧院又引进了当时极具影响力的“郑州歌舞团”前来演出。这场演唱会备受红石山人追捧,现场气氛火爆到几乎“炸场”,至今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
如今的工农影剧院,改变了只上演古装戏与单片电影的单一格局,电影大联放,新潮的歌舞演唱会,折子戏,话剧与相声,皮影戏,录像片等,多措并举百花齐放面貌一新。当然,影剧院也有下乡送文化,演电影前夕播放宣传片任务。总之,你给我一个舞台,我还你一个勃勃生机的文化剧场。
不知不觉,我已在这个地方度过了两个春秋。回首这两年的时光,我一刻也未曾停下前行的脚步,工作与生活的忙碌让我感慨万千。有时真想找个清静之处,沏上一壶清茶,抬头看看蓝天白云,夜晚与明月对饮,让疲惫的心灵得以片刻休憩。
你相信人的灵魂会有知觉吗?突然有一天,我原来的商业工作单位找我谈话,告知我的借调期即将结束,需要我回原单位接任甄老经理的领导职位继续工作。影剧院的李经理得知后,极力挽留,做了很多工作,但一切都是徒劳。我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思来想去,也只能顺其自然,听天由命了。
两年多的影剧院工作生涯就此画上句号,这段经历在我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今天我将这段记忆诉诸笔端,是为了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不再迷失方向。毕竟,错误的决定往往需要我们付出加倍的努力和拼搏才能弥补。
叙事文
作者:卜惠
完稿于2025年元月岁尾